春风润桃李,硕果慰园丁。为庆祝全国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我校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向无私奉献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送去最诚挚的祝福。书记殷殷嘱托、校长专题报告,表彰先进典型、新教职工聆听第一课,送别荣休教师、看望慰问老教师,祝福点亮校园、学生感念师恩……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集中展现了我校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新形象新风貌,进一步弘扬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表彰先进,展现敬业奉献新风貌9月9日上午,我校隆重举行了2020年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全体在校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江志红、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出席大会。参加大会的还有今年荣休教师、离退休教师代表、新进教职工、受表彰教师,以及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单位的教职工代表。会议由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在观看纪录片“守望初心师道传承”、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后,校党委书记管兆勇首先在大会上致辞,向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管书记说,全校教职员工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奉献,堪称“学为
为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工作制度,完善联谊交友、参政议政、意见表达、作用发挥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外人士作用,9月8日,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隆重举办“日月同心•共叙发展”主题“同心沙龙”午餐联谊会。在宁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常委及所联系的30余名党外代表人士,党校办和党委统战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校长李北群主持。李北群校长指出,我校党外人士60年来与学校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共同促进了学校的融合发展,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离不开校党委的正确领导。我校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始终拥护校党委的领导并团结在校党委的周围,践行办学理念,共促办学目标实现。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党外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促进党外人士作用发挥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联谊会共分为11个组,分别由校领导、校党委常委与所联系的党外代表人士组成。与会人员通过共进工作午餐,加强交流、增进感情。联谊午餐会上,校领导、校党委常委亲切询问所联系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生活情况,校民盟委员会主委江志红、九三学社支社主委徐海明、农工党支部副主委段明铿、民进支部会员陆振宇、民革支部党员盖鑫磊、民
近日,2020年度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我校获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8项、青年项目4项,合计15项,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列全省第5名,位居理工类高校首位。其中,重点项目立项数列东南大学(5项)、南京大学(4项)、南京师范大学(4项)之后,位居全省第4名。近年来,我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为牵引,扎实做好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在内的一批重要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认真抓好政策解读、《申请书》模板示范、校内外专家辅导、校院两级评审、择优推荐等各重点环节,努力提高申报质量,各类项目立项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下阶段,社科处将进一步深化各类项目的过程管理,切实抓好结项组织工作,挖掘高层次项目的潜力立项群体,争取社科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在国际整体形势发生剧烈变革的大环境下,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机关与基层相结合、党建与业务相结合,探索疫情后国际化工作的创新开展,9月6日,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与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暨党建共建活动。省教育厅王成斌副厅长,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北群,校办负责人以及双方党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江志红副校长主持共建活动。 李北群校长首先致欢迎词,对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疫情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国际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李校长总结了我校改变传统模式、将资源引进来的战略在疫情期间取得的良好效果,设计了以国际合作平台、重大科研项目为基础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以产业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构建“全球校园”的特色创新方案。他希冀以此次党建共建为契机,我校国际化工作再迈新台阶,为全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贡献南信大力量。 王成斌副厅长表示本次党建共建活动非常有意义,并就活动的长期开展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建议。首先是在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环境下,应当根据疫情、国情和世界形势的变化调整工作重心和基本面,以应对下一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19年度)名单》,我校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此次全国共有33所高校的104个项目获批,我校是其中唯一一所省属高校,这是学校近年来高度重视、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性结果。据悉,2019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覆盖17个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含理论力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根据要求,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要把握“选、评、培”三个关键环节,探索选材鉴才机制,给天才鬼才留空间,给偏才怪才创机会,让异“才”脱颖而出;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的“三制”改革;加强育人成效评价,坚持长周期、过程性、科学性评价,完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申报遴选工作,制定了《“拔尖计划2.0”总体工作方案》及《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工作方案》等,确定了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措施及条件保障等,旨在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学校学科建设的优势,
9月6日,我校2020级研究生报到工作顺利完成。2020级研究生新生共计22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076人、博士研究生129人;本部研究生2051人,无锡研究生院154人。研究生报到工作在本部和无锡研究生院同时有序开展。为安全、有序、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新生入学工作,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疫情防控工作两位校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组成迎新工作组,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进行细致周密部署,制定完善迎新方案,为研究生新生提供了周到的迎新服务。新生来校报到前,学校要求新生做好每日体温检测,并于进校前3天内通过“进校审核系统”提出进校申请,守牢校门关,确保研究生入学工作安全平稳。同时,学校将接站服务前移至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方便新生首次入校。6日一大早,志愿者们便来到各志愿服务站,为研究生新生及家长提供热情的咨询服务,并给新生及家长发放地铁票,让新生及家长走出车站便感受到南信大的温暖。此外,学校根据学生入校大数据实时调动校园公交、就近增设校园公交停靠点等,为新生及家长提供免费服务。当天,学校开放东苑东门、东苑南门、东苑北门、西苑南门、西苑北门等,优化
8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创意组总决赛、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场预决赛在我校成功举办。8月27日,2020年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部比赛顺利完成,近日全国组委会公布了最终比赛结果。 全国智能车竞赛分创意组两个组别和基础组五个组别,各组别每校仅允许有一支队伍参加。我校参加了全部7个组别的竞赛,最终喜夺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三项。其中创意组全国总决赛中,“B-DAT”队荣获百度深度学习组一等奖第三名,“信大自动化”队荣获光电ROS组二等奖。基础组五个组别华东赛场的国赛决赛中,我校“真的不耗电”队勇夺直立节能组第一名的好成绩,“ATG”队获基础四轮组第二名,“四狼上警”队获双车接力组第二名,该三支队伍的决赛成绩经大赛组委会最终认定为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最高等级);此外,“MAS”队荣获声音信标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人工智障车”队荣获AI电磁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奖信息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三项
9月3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628召开学习研讨会,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习主题专题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章和第九章,并展开研讨。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韦忠平、刘宣飞,校党委常委金自康、陈涛、王苏春等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学习。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总会计师胡明保以“适应世界格局新变化 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道路”为题,从“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开放发展,更加开放的举措必将推动中国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高校在开放发展中承担的应有责任”等三方面进行了领学。他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再倒退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稳步实施国际化战略。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走开放发展道路,营造国际人才汇聚的良好生态、持续扩大国际合作的“朋友圈”,紧盯国际前沿科技技术发展方向,请进来走出去,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当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滨江学院院
9月2日下午,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国红率队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校工会、校团委、离退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管兆勇书记对苏国红副书记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表示,学校秉持“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理念,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改革、多方拓展办学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生态,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肯定。他说,我校与安徽工程大学地理位置相近,特色发展显著,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苏国红副书记介绍了安徽工程大学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破解发展机制阻碍,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方面的系列举措。她表示,此次调研交流收获丰硕,南信大各项改革思路清晰,措施高效落实,取得了突出的发展实效。她说,希望双方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开展深入交流合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与会人员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交流。会后,苏国红副书记一行实地考察了我校校园。
盘点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南信大人有着各种收获:“参加暑期干部培训班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深度打磨了博士点的申报材料”“新宿舍楼盖好了”“教室桌椅采购安装到位”“暴雨期间,保证校园没有积水”“参加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汇成了一幅色彩绚烂的奋斗画卷。强服务,重保障,让师生在校学习生活更舒适开学第一天,和煦的微风吹拂着校园,干净整洁的林荫道、清晰醒目的指示牌、新建成的宿舍楼……师生们惊喜地发现校园里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今年暑假虽然不足两个月,但是在这期间施工改造了8个项目。”基建处相关负责人说,文园23栋新建学生公寓完工,沁园29、30栋学生公寓维修改造完成,全校7000余间学生公寓热水转接施工结束……一批基建工作在开学前均已完工。“这其中,新建的23栋宿舍,共有房间262间,可容纳1048名学生入住,独立阳台和卫生间,采用冷暖热水三联供系统,同时配备智能门锁,又是一栋现代宿舍上线。”“我们的老宿舍在暑假也都改造完成了,一回来差点没认出来,这下住得更敞亮了,真舒坦!”开学第一天,不少返校的学生惊喜万分,对老宿舍出新改造竖起大拇指。师生有所呼,改革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