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获批立项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勇教授主持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研究 ”获批立项,这是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该课题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大板块为主线,以“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相关文献”以及附属、延伸文献为直接研究对象,围绕意义价值、主要思想、内容结构、实践原则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该课题拥有实力雄厚的马克思主义省重点学科研究团队,通过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研究,旨在实现对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理论化、系统化,并进一步阐明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对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治国理政的创新性理论贡献。该研究将有助于完善新时代的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据统计,2020年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立项52项,江苏共立项6项,分别是南京大学2项、南京师范大学2项、江南大学1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项。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高度重视人文社科重点研
9月27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628召开学习研讨会,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校党委常委金自康、陈涛、王苏春等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学习。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更加需要科学家。”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围绕“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三方面,专题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四个面向”的要求指明了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深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体现了创新的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市场维度与生命纬度,更加坚定了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信心。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副校长邓志良从加快科技创新要满足“四个需要”、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六
9月28日下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我校和江北新区公安分局为移建常欣妍警务室启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新区公安分局警校共建平安校园,隆重举行揭牌暨共建合作签约仪式。出席活动的有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李明杰;江北新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建军;省公安厅内保总队总队长薛魁;分局副书记、副局长朱志强;分局副局长吴慧银及市(分)局治安、人口、内保、出入境、行政审批部门主要领导和盘城派出所主要负责人。我校李北群校长、韦忠平副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和学生、志愿者及社区民警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仪式由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朱志强主持。在我校留学生代表发言中拉开活动序幕,接着是分局社区民警代表、警务室负责人盘城派出所常欣妍警官发言,在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慧银和我校副校长韦忠平分别致辞后,由我校校长李北群和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市局党委委员、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建军签署警校共建合作协议,并与李明杰副书记副局长、薛魁总队长四人共同为常欣妍警务室揭牌,掀起了本次活动激动人心的面纱。最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新建落成的常欣妍警务工作室并听取了各工作区的功能介绍。本次警务工作室更址改造,扩
为全面推进“智荟江北”人才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名城先导区与科教融合示范区,引进储备更多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进一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9月27日-28日,我校与南京江北新区联合举办“智荟江北”人才工程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面对面”之前沿双创活动。来自70多所全球知名高校的120名青年学者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共同参与了本次论坛活动。 27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我校图书馆一楼举行。校领导李北群、胡明保、张永宏,南京江北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朱效学、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尚振柏、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主任张泽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校长余传洋,特邀嘉宾、国家特聘专家马昕,联合培养双创博士后企业代表,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参与线下活动的青年才俊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校长张永宏主持。 校长李北群在致辞中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行业、服务地方,是一所硬核、温暖、有情怀的大学。南信大人是一个有理想、有担当、肯拼搏的集体,敢于拼搏,勇于超越。当前,南信大正在努力推进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同时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
“九月,风渐起。风是大气的运动,那大气所受到的力又有哪些呢?”9月初,我校《天气学原理》课程组在慕课平台发出新公告,预告新一节课将讲解大气运动的“幕后推手”们,公告刚推送不久,同学们就纷纷在朋友圈转发相告“新课程马上开始啦,小伙伴们赶紧mark住!”“慕课平台,只是我们线上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天气学原理》教学团队带头人、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王黎娟介绍,伴随着教学改革,“天原团队”在做好线下教学的同时,近年来建成了丰富的线上资源,其中包括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等,并申报了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今年暑假团队又开发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的相关资源。《天气学原理》是大气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核心必修课,课程一直由我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承担教学工作。2013年,王黎娟成为该教学团队的“新一代”带头人,目前团队成员有30人左右,既有徐海明、高庆九、姚素香、施春华等知识渊博的资深教授,也有中国气象局的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吴海英等业务高手,更有陈丹、蔡佳熙、马静、杨春等活力十足的年轻教师。团队坚持“教研相长、以研促教”,以科研促进教学,致力把科学研究中新成果新进展融入课程
9月23日,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朱洪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景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威受聘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涛出席聘任仪式,校工会、人事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参加了聘任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志江主持仪式。王尧副书记代表学校向三位劳模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他说,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南信大历来崇尚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把它们做为青年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素质教育。聘请劳模、工匠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授,充实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深厚劳动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王尧副书记表示,围绕怎样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校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落实各项“三全育人”措施,积极汇聚多方资源、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机制,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让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发展之中。他说,劳模精神是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
9月21日-22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认证专家组一行6人来我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现场认证考查。中国科技大学卫国教授任专家组组长,湘潭大学段斌教授、恩德斯豪斯(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王卓军副总经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顾华玺教授任专家,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李富兵老师和江苏师范大学刘娜老师任秘书。21日上午,认证专家组现场考查见面会在图书馆七楼报告厅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邓志良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邓志良主持。见面会上,管兆勇书记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对专家组到校考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学校总体情况做了介绍。管书记在致辞中提到,学校将以此次认证作为契机,通过成立校级层面的领导小组,强化部门联动,对标工程教育认真标准理念,积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工程教育认证,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总结办学理念特色,着力提升教育水平、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育新一轮的跨越发展。专家组成员对自评报告与补充报告中存疑的问题向学校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询问。相关人员就专家提出的培养目
今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9月18日,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专家组对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评估,对学校“双一流”整体建设以及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给予高度肯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戴永久教授,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谈哲敏教授,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陆涛教授,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耿新教授组成。全体在校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江志红、戴跃伟、闵锦忠、张永宏,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涛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张永宏主持。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对专家组莅临指导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表示感谢。他说,“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迈进,对整体提升教育水平、强化国家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南信大自2017年入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拓宽研究生教育工作路径,丰富校园生活,引导新生尽快融入学校,激发爱校荣校热情,我校于9月19日下午在教职工活动中心举行“信大研道”沙龙--“迎中秋、庆国庆”2020级硕博新生茶话会。校长李北群,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与39名硕博新生代表共同座谈,倾听同学们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展望,畅谈南信大人的使命与担当。党校办、研工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参加座谈会的39名硕博新生代表来自全校19个学院,他们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东南大学、澳门大学、伯明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座谈会伊始,新生代表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初入南信大校园的感受、畅谈对信大时光的美好期待和对于未来人生的思考。博士新生代表丁晗表示南信大是气象人才的摇篮,在这样的氛围下,她有了更强烈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这三年的研究和学习生活。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邱湘开是科技史专业的一名博士新生,他说,毕业后再回到校园学习,让他格外珍惜,南信大校园优美,学习气氛浓烈。针对专业培养和教学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就科学技
陈大可院士致辞雷丁大学校长罗伯特•范德诺特视频致辞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副院长蒋新致辞校长李北群致辞校训解读校党委书记管兆勇颁发新生奖学金及学科竞赛一等奖奖状教师代表盛济川发言校友代表徐康发言研究生在校生代表周天祺发言本科生新生代表史宏达发言留学生新生代表李娜发言开学典礼现场辅导员真情告白新生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