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管理学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UT/DALLAS 24)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发表了我校商学院王蒙蒙老师参与研究撰写的论文“EXPERIENCE BASE, STRATEGY‐BY‐DOING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这是我校首次在UTD 24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是我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质量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简称SMJ,是全球战略管理研究领域最顶级的学术期刊,也是美国商学院研究能力评估参考的24种顶级期刊(简称UT/DALLAS 24)之一,以及英国商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简称ABS)出版的四星期刊。该论文探讨了数字化时代突破product portfolio diversity困境,提升数字化产品的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主要路径。由于数字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延伸性、可重新编码性,design iteration,一种strategy-by-doing方法,能够将不断变化的市场与用户需求纳入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从而缓解
近日,中国气象局寄送了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和第二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的荣誉证书。我校银燕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称号,天气学原理教学团队荣获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全国气象教学名师评选于2018年启动,每两年开展一次,今年增加了全国气象教学团队评选,该评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气象师资队伍建设,选树气象教师优秀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气象教师进一步增强职业荣誉感,提升气象人才培养质量。今年,中国气象局首次进行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一步推动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建设,凝聚和打造一流气象教师队伍,推进新时代气象教育发展。我校大气物理学院银燕教授,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钟爱的教育教学中;在教学方面特别注意课堂教学内容和当前科技新成果、新方法相结合,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动把当前学科的最新发展和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努力实现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适应国际科技快速发展的需求。他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改革旧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
12月18-20日,“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年会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峰会”在南京顺利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专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骨干等来自全国28个高校、科研院所、气象业务部门以及我校师生等280余名科研人员齐聚一堂,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副校长江志红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校科技处王小曼副处长主持,管兆勇书记和王会军院士分别致辞。管兆勇书记表达了对与会专家们长期以来对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支持的感谢,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举措,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王会军院士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成绩,希望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凝练学术方向,整合队伍,联合优势资源,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重点实验室主任、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陈海山教授的工作汇报中介绍了实验室和协同中心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管兆勇书记致辞王会军院士致辞陈海山主任汇报工作随后,南京大
2020年12月21日,160余位省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我校教学与学风督导和新教师齐聚我校,参加由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六届江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评价机制改革”,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工作部署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推动新时代全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长足发展,了解最新的教师教学发展成果及学术研究趋势,分享和交流省内高校优秀研究案例。大会由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守仁主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致辞,代表学校对此次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南信大近些年来在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他希望本次会议的召开能为广大教师发展与评价工作者提供一个思维碰撞与经验分享的机会,同时表示南信大将与各位同道携手奋进,积极为推动江苏教师发展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邵进处长出席大会并致辞,从注重
12月19日,我校与腾讯公司在腾讯深圳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校校长李北群,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付曼青出席签约仪式。腾讯教育事业部、华东市场部、腾实学院,我校科技产业处、发展规划处(共建工作办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付曼青副总裁对学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腾讯公司的业务布局、特色优势和愿景使命,特别指出拓展深化教育领域合作是腾讯布局未来最重要战略之一,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开启腾讯与高校升级战略合作新篇章。李北群校长指出,腾讯是国内顶尖的互联网科技与文化企业,南信大的学科布局与腾讯业务版块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有着高度耦合性,他提出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动南信大-腾讯研究院、腾实学院、腾讯实验班等合作专项实施,将其打造成为腾讯在华东地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合作的样板。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腾讯教育行业商务总经理徐张良代表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和前沿技术研发,共建智慧校园,加强资源共享。在深圳期间,李北群校长应邀出席南方科技大学建校十周年庆祝大会。学校一行先
12月17日-18日,物联网工程专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线上考查见面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明德楼智慧教室N101举行。太原理工大学李海芳教授任专家组组长,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杨强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吴四九教授任专家,燕山大学宋俊杰老师任秘书。 17日上午,我校召开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见面视频会议。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邓志良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相关负责人及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线上考查见面会,会议由副校长邓志良主持。管书记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线上考查工作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本科专业建设,各专业在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贯彻OBE教育教学理念,以专业评估为抓手,全面推进双万计划建设。此次接受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既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拓展,更是找问题、提质量、助发展的重要机遇。希望专家们多提宝贵意见,学校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通过成立校级层面的领导小组,强化部门联动,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理念,积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工程教育认证,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总结办学理念特色,着
12月19日下午,202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庆杯”校园马拉松在东苑田径场拉开帷幕。此次比赛吸引了校内153名教师和969名学生参赛。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党委副书记王尧,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王尧副书记主持开幕式。管兆勇书记致开幕词辞。他表示,在我校共庆建校6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202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庆杯”校园马拉松比赛。他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本次比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本次比赛对于推动我校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工程,激发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全体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参赛观,重在参与,量力而行,体验乐趣,用力量和激情演绎青春和精彩,用奔跑和速度展示开放与活力。随后,管兆勇书记宣布202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庆杯”校园马拉松比赛开幕。管兆勇书记、王尧副书记共同鸣响发令枪。随着一声枪响,1122名身着彩色荧光运动衣的运动员以饱满的激情跑上学校主干道,动人的活力在校园内流动。此次比赛起点终点设置在东苑体育馆前主干道,路线途径三苑校园,将主要
12月19日,我校知名校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顾问朱云来回母校作报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小峰、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司二级巡视员邱成利、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孙健,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戴跃伟,以及来自相关学院的师生代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0年会暨第二届气象产业(中国气象谷)发展大会的参会代表参加报告会。朱云来以《经济气象,水日风生》为题,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数据详实、案例生动的报告。他从基本的金融体系出发,系统介绍了信贷、经济使用、经济循环等知识,同时结合碳中和、绿色能源等热点问题,思考气象资源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作用,给现场听众思考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讲座现场,朱云来还就内外循环、天气指数对于农业产值影响、气象资源的测算模式等与同学们进行了对话交流。他鼓励同学们开阔视野,勇于实践,为解决国家需求练就真本领。讲座后,朱云来在管兆勇书记和省气象局副局长任健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回到当年学习生活过的北辰楼、藕舫园,深情回忆在校学习时的难忘岁月。而后,朱云来参观了三苑校区,看到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了解到近年来学校在拔尖人才培养、科研创新、
12月18日,风云际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0年会暨第二届气象产业(中国气象谷)发展大会在我校召开。年会以“打造中国气象产业2.0”为主题,围绕打造气象产业升级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气象科技进展与展望等内容共话产业发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给年会发来贺信。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小峰、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张柱、省气象局党组书记翟武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孙健、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我校王会军院士,校领导管兆勇、戴跃伟、张永宏出席大会。孙健会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气象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分析了气象产业面临的新挑战。他表示,随着气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要素供给将更加稳定持续,产业主体素质将显著提升,产出效率和效益也将大幅提高。希望全体气象人共同努力,为气象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表示,近年来学校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重点,不断健全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表示,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结果的通报》(人社部函〔2020〕120号),我校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继2015年评估获优秀后,再次评为优秀等级。博士后综合评估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每5年开展一次,评估内容包括基础建设、招收选拔、培养使用、成果产出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评估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据悉,本次全国29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参加了本次评估,434个流动站被评为优秀等级,优秀率为14.5%。近年来,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博士后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9年,学校新增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优势学科引领带动、交叉工科创新联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互动”的学科建设布局。2020年,学校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管理体系,提升博士后待遇,加大博士后引进招收力度,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着力把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成为选拔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