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锋一行来校交流合作。我校校长陈海山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科产处处长王军主持。陈海山向中电互联对南信大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南信大高度重视产学研用一体化,近年来各学科呈蓬勃发展态势;中电互联是国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系统建设企业,双方前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度的交流合作。希望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双向赋能,特别是在科研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达成长期合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他要求各相关学院和企业紧密对接,提升科研成果对行业发展的服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为关键技术和产品提供支撑保障。朱立锋首先对我校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表示祝贺。他表示,中电互联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家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希望双方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搭建、行业赋能等重点环节,持续深化全方位务实合作,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尤
3月23日,江苏省高校生态学学科建设战略咨询会在我校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我校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马嫣主持。陈海山向出席咨询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感谢其长期以来对学校生态学的关心支持,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绩。他表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核心学科,是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双碳”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校高度重视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依托“一体两翼三维”的学科布局,充分推进生态与气象、环境、地理、农业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学科的深度与广度。希望专家们能为我校生态学科建设建言献策,共同探讨生态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会上,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的大学的专家,针对本校生态学学科概况、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学科建设汇报。随后,方精云及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的特邀专家对汇报进行深度点评指导。方精云在会上分享了生态学学科建设的体系和改革方案,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生态学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科学
3月20日上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简称“兰资环”)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文生(主持工作),副校长罗文翠一行来校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朱大梅出席会议。会议由朱大梅主持。陈海山代表学校对李文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办学历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办学成效。他表示,南信大与兰资环都以气象立校,合作空间巨大、合作前景广阔,学校一定扛起政治责任,推动对口支援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李文生感谢南信大对兰资环对口支援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并介绍了兰资环的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他表示,2024年12月双方签署对口支援办学协议之后,南信大已选派3名银龄教师到校任教,下一步,恳请南信大在兰资环治理能力提升、教师学历提升、教师教学团队共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兰资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会后,李文生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见山园。我校人事处、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科技处、研究生院、龙山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李文生讲话陈海山讲话朱大梅主持
3月22日上午,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气象楼报告厅举行。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桥、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伟、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副司长周国兵等领导出席,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校长华桂宏、副校长袁林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代表实验室共建单位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校党委书记尚洪波、校长陈海山、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出席推进会。会议由闵锦忠主持。 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莅临会议。 尚洪波致欢迎辞。他说,今天对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日子。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共建单位的齐心协力,兄弟单位相关领域院士专家的鼎力相助,使得南信大人梦想成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5年来扎根气象行业,服务气象强国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不动摇,始终聚焦学科内涵建设,坚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巡视整改要求,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3月19日下午,校党委召开巡视整改方案研讨会,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常委出席会议,(学校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尚洪波主持。 会议围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关于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逐条逐项讨论研究。与会人员结合分管领域和工作实际,对整改措施的可操作性、整改目标的科学性、整改时限的合理性等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确保整改方案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会议还对选人用人专项和意识形态专项的整改工作方案进行了讨论研究。 尚洪波强调,巡视整改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整改工作,切实在落实上能认真干较真,在问责上不怕硬敢碰硬,确保整改任务高质量完成。他要求,整改方案要紧密结合巡视反馈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清晰。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整改工作,确保整改措施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以高质量巡视整改推进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
3月18日,江苏海洋大学校长汤建、副校长马廷淮一行来我校就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尚洪波在行政楼会见了汤建一行。两校双方随后在529会议室进行座谈,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马嫣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马嫣主持。尚洪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回顾了两校间的历史渊源。他说,江苏海洋大学是省内唯一一所海洋类高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校在气象学、海洋科学等学科领域具有特色优势。希望双方进一步增进交流,共同推进海洋相关学科发展、涉海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主动谋划、科学布局,为促进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安全提供智力支持。陈海山对汤建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校地融合等方面的成绩。陈海山说,江苏海洋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都是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期待双方强化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在近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风能、海洋牧场等方面产出丰硕成果,推动更多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共同为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汤建对南信大近年来给予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南信大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座谈会现场3月14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劲松一行到我校调研交流。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赵强出席座谈会,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会。会议由赵强主持。双方围绕卫星气象领域的前沿技术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及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深化战略合作的共识。会前,我校党委书记尚洪波会见王劲松主任一行。尚洪波表示,卫星中心已在多个领域与我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他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全球气象治理等方面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双方领导会见会上,陈海山在致辞中回顾了我校的发展历程与学科优势,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方面的情况。他表示,我校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有扎实的合作基础,未来将以“更高质、更深入、更体系化”为目标,推动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高水平科研平台共建、国际培训项目协作等方面深度融合,并期待卫星中心在技术研发与数据共享上给予更多支持。王劲松高度肯定我校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学科实力。他提到,今年是卫星事业55周年,卫星中心已形成四大核心学科方向,并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团队等资源,
3月13日下午,宁波工程学院校长邵千钧,副校长陈志荣、张水潮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会议由金自康主持。陈海山代表学校对邵千钧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办学历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办学成效。他表示,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为主体、多学科支撑的良好发展态势,宁波工程学院工科教育特色鲜明,双方各有特色,希望整合双方资源加强校际工作交流,携手推动两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邵千钧介绍了宁波工程学院的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他表示,宁波工程学院正围绕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行,需要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工作经验。南信大学科特色鲜明,育人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雄厚,在学科建设、卓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校地合作等方面的举措和经验为宁波工程学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会前,钱千钧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大探基地、见山园等地。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科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参会。邵千钧讲话陈海山讲话金自康主持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最新一期ESI统计数据,我校“植物学与动物学”(Plant Animal Science)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标志着继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之后,学校又一学科迈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至此,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增至10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有三个,学校学科整体实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本期数据覆盖的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本周期,植物与动物科学全球共计1926所机构入围ESI全球前1%,该学科的前1%的阈值是3195次。覆盖时间段内,我校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共发表高水平论文303篇,总被引频次3292次,篇均被引频次达10.86,全球被引排名第1885位。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持续深化学科内涵建设,强优势、凸特色、促融合,学科建设成效显著,逐步构建了优势突出、规模适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特色学科建设体系,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带动高质量人才
根据省委巡视工作安排,2025年2月21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受省委第五巡视组组长游巳春委托,副组长刘正秀代表省委巡视组,分别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尚洪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情况。省委巡视办副主任周宏斌出席会议,对抓好整改工作提出要求。尚洪波主持反馈会议并作表态发言。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4年10月12日至12月12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进行了巡视。巡视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巡视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巡视工作方针,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按照“四个落实”要求,切实强化政治监督,深入发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存在的突出问题,顺利完成了巡视任务。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并向省委书记专题会、省委常委会会议报告了有关情况。 刘正秀指出,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综合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巡视中,省委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