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2025年4月19日至20日,应急管理本科专业高校联盟第五届年会暨第二届“赛孚杯”全国大学生青年应急使命模拟演练大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智慧应急·产教融合——AI赋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新范式”为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路径。来自全国48所高校400余名应急安全专业师生以及来自政府应急管理系统、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大会。本次大会由应急管理本科专业高校联盟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和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指导单位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国家减灾委员会原秘书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原国务院参事、原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原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驎,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李增波,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来兴董事长和夏剑文总裁,应急管理本科专业高校联盟、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等领导专家参会。
4月21日,张家港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炳龙一行来校调研深化校地合作。校长陈海山,副校长刘佳出席座谈会。陈海山致欢迎辞,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校地融合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办学成效。他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张家港市的合作由来已久,期待通过此次交流能进一步深化与张家港市的战略对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精准对接张家港产业需求,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同时,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张家港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李炳龙从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张家港市的地区现状与发展前景。他表示,南信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气象科学、环境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张家港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校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希望未来能在彼此的双向奔赴中,持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一同实现共赢发展再提升。随后,我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郭杨汇报了校地合作赋能人才招引十条举措成果;张家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庞涛推介了张家港市人才新政。会上还举行了张家港引才顾问聘任仪式、张家港校园使者聘任仪式和入职张家港
4月20日,2025年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论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此次论坛聚焦“应对气候变化、打造低碳经济”主题,汇聚了跨学科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人才及媒体代表,旨在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深入探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绿色低碳产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培育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有效路径。本次论坛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绿色专委会主办,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中国生产力学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提供学术支持,南京玄武·江苏GDC国际数碳谷、江北新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气候经济与低碳产业研究院、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协办。开幕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为论坛致辞。他说,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彰显了应对气候危机的决心与担当。本次论坛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陈海山表示,学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已构建起“一体两翼三维”的特色学科体系,拥有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
4月18日下午,由南京团市委主办,南京杰出青年协会与我校团委承办的“青年榜样说”优秀青年典型进校园集中宣讲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夜校”启动仪式在中国气象谷举行。会前,校党委书记尚洪波会见了南京团市委书记石磊、南京杰出青年协会会长刘伯敏一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佳出席活动。尚洪波会见石磊一行刘佳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我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团省委、团市委、杰青协会、地方团委、街道、企事业单位、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近况。她指出,此次活动既是我校大力推动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广大青年构筑全新成长和发展平台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信仰、担当和创新精神的薪火传承。她希望广大学子能借助青年榜样、朋辈英才的强大引领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她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汇聚优质资源,凝聚强大合力,依托“青年榜样说”与“青年夜校”这两大平台阵地,引得“活水”、滋养“沃土”、大放“光彩”,引导广大青年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勇挑重担、挺膺担当。刘佳致欢迎辞饶建从“为什么”办夜校、信大“青年夜校”打开方式、“青年邀约”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4月8日至15日,副校长金自康率团访问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先后走访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工程国立研究大学(TIIAME)、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和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推动国际联合办学、科研平台共建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国际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代表团出席TIIAME建校90周年庆典,并与该校共同为双方共建的“气候学院”揭牌。该学院将依托两校在气象学科方面的优势资源,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金自康代表学校签署共建协议,双方将率先启动“2+2”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4月10日,代表团拜访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介绍我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表达深化与乌方高校在联合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合作的意愿。使馆方面高度肯定我校国际化发展成效,并就进一步拓展合作内容与模式提出建议。在俄罗斯访问期间,代表团首先走访喀山联邦大学,与外事副校长阿利舍夫·铁木尔汗举行会谈,围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
4月16日至17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佳率队赴北京走访了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人事司、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探测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等部门和业务单位深化落实局校合作,走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落实两校联合培养。在气象部门走访中,学校一行汇报交流了关于积极响应中国气象局部署,推进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行动、加强气象人才源头培养等重点工作情况,并就气象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教学平台建设、青年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果转化应用、资源共建共享等提出了深化局校合作的建议和请求。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司长王志华、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周国兵、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朱小祥、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李集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朝林、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宏观等先后会见学校一行,并表示将持续深化局校合作,积极支持学校办学,希望学校在推进气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中发挥龙头高校作用,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在国科大中关村校区会见学校一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与国科大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所取得的成绩,刘佳代表学校
2025年4月17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UIST)与巴基斯坦COMSATS伊斯兰堡大学(CUI)成功举行了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COMSATS伊斯兰堡大学校长Sajid Qamar、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Khan Muhammad Wazir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科技处一等秘书尹盛鑫等人线上出席了仪式。会议由副校长马嫣主持,校长陈海山发表讲话并签约,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仪式。陈海山校长对出席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两校的合作源远流长,自2011年首次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在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我校作为中国领先的以大气科学和信息工程为基础的高等院校,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前沿科学研究。2024年,我校提出成立气候学院的倡议,目前已经在加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四个国家挂牌成立了5个气候学院。陈海山校长强调,此次续签备忘录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标志着两校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提出未来两校在气候学院建设、师生互访、联合科研等方面深化合作。陈海山校长还向中巴两国大使馆对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化与香港地区教育与科技交流合作,积极服务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建设,4月13日至16日,我校党委书记尚洪波率南信大代表团赴香港出席2025江苏—香港技术创新合作大会,并访问香港多所知名高校及机构,推动校地合作迈上新台阶。4月14日,2025江苏—香港创新合作大会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江苏省副省长赵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贸发局总裁方舜文、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波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见证揭牌及签约仪式。作为大会重要议程之一,尚洪波与香港浸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定发共同为“苏港澳高校灾害防御与应急管理专业联盟”揭牌。该专业联盟由我校联合苏港澳十余所高校发起,依托该平台,苏港澳三地将进一步深化灾害防御技术联合攻关、应急管理人才联合培养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共同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范式。同日,代表团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专场宣讲会。尚洪波从学科生态、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系统阐释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创新实践,着重讲解海外人才的引进支持政策,展现了学校“靶向引才、精准育才
4月15日下午,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在中国气象谷举行。中国驻爱尔兰大使赵希源、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David Murphy、爱尔兰中国科学技术交流协会主席Wen Chen、我校校长陈海山等出席仪式。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主持。陈海山首先致欢迎辞。他说,南信大自1960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宗旨。南信大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的合作始于2006年,如今联合实验室的启动,标志着双方合作正式迈入科研协同创新的新阶段。实验室将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打造国际化科研高地”,拓展中爱科研与科技产业合作;二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三是“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陈海山表示,希望依托双方优势资源,将联合实验室建成为中爱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持续推动两国教育科研事业创新发展。赵希源在视频致辞中对实验室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两年中爱两国高层的互动,为中爱互惠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也为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希望联合实验室为两国科研人员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在高水平联合科研、
4月1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重庆市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局校合作座谈会,进一步巩固战略合作关系,共谱局校合作新篇章。重庆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顾建峰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分别代表双方在座谈会上签署协议,副校长刘佳主持会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搭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建立气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联合开展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构建气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会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尚洪波会见顾建峰一行。座谈会上,陈海山对顾建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南信大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他指出,南信大秉承气象立校初心和开放办学理念,坚持和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局校合作,不断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气象人才培养,提高气象学科建设水平,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取得历史突破,气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结出累累硕果,大气科学一流学科世界影响力不断攀升。他表示,学校与重庆市气象局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期待以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局校双方的优势与特色,推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启全面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