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九天揽月,探索不止、创新不止。从2007年嫦娥一号实现绕月飞行,到嫦娥六号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中国人的探月之路不断向前,这是我国航天工作者不断增强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创新自信,是创新主体对自身能够完成创新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信心,是在创新活动中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一种攻坚精神。创新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科技领域追求卓越、敢于超越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增强创新自信,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自信是中国人素有的精神气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科技创新的不凡历程,体现着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1955年,归国不久的钱学森见到了陈赓。陈赓问他:“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不假思索地答道
来源:人民日报
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围绕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永远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党奉献,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古人讲:“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思想自觉,就要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自律。从焦裕禄不让孩子“看白戏”,建议县委作出“十不准”的规定;到谷文昌大半
来源:人民日报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就要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加强对党纪的学习是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党纪的前提。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让铁纪“长牙”、发威,首先要求党员、干部了解和敬畏党的纪律。不加强学习,不知道我们党有哪些纪律,不了解违反纪律的后果,就难以严格遵守、自觉执行纪律。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党的纪律要真正得到贯彻执行,成为全党的行为准则,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形成纪律自觉,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这是其出现违纪问题的重要原因。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熟知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养成自觉运用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补齐素质短板,提高履职能力,勇立时代潮头,争当事业尖兵”。“尖兵”是干事创业的先锋者,是勇往直前的奋进者,是不畏艰难的搏击者。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大批尖兵奋勇争先、实干苦干。党员、干部要时刻葆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增强干事创业的智慧本领,激发争当事业尖兵的精神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争当事业尖兵,首先要在思想上走在前列。中国式现代化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必然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只有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才能有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思想的进步要靠科学理论来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创立,随新时代伟大变革而发展,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
来源:人民日报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为年轻干部勇于担当作为、顽强拼搏进取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回望我们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党员干部牺牲奉献,他们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靠着不懈奋斗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恢宏史诗。何功伟为实现救国愿景慷慨就义,写就了“纵刀锯斧钺加诸头项”、献身真理之心“亦万不可动”的英勇;焦裕禄身患重疾仍带领干部群众治理“三害”,以“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铮铮誓言感召着无数后来者;廖俊波敢闯敢试、敢担风险,“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用惠民利民的苦干实干,留下“政和质量”“俊波速度”的佳话……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干部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就会有多大成就,勇于担当作为,才能守好初心、担好使命。能否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情怀,需要无我的境界
来源:人民日报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年轻干部唯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才能真正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是党员干部矢志为民造福的思想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年轻干部只有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充分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深深敬畏人民的力量,对人民怀有真挚的情感,才会有坚如磐石的信念、一往无前的勇气,才会有矢志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强大内驱动力。年轻干部要始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一枝一叶总关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为民造福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民生无小事,亿万人民的小事,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大事。从到社区看看“大家都吃些什么菜”,到走村入户询问“看病有没有保障”,从清洁
来源:人民日报
全新亮相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一开馆就吸引了八方来客,最新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报告》进一步完善了敦煌学研究体系,以马面裙等为代表的汉服销售火爆……今日之中国,中华文化生机勃勃,绽放新的时代风采。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让中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首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从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再到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
来源:人民日报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坚持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传导监督压力、聚集监督动力、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震慑力,确保党员干部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提供了重要保障。加强监督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径。对我们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强化自我监督。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是内在统一的,都是为了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都是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腐败等突出问题进行监督,都是在宪法和法律、规章制度下进行,
来源:人民日报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今年前两个月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发展质量不断改善……我国经济在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恢复发展,“成绩单”可圈可点,展现出强大韧性。韧性通常是指系统经历冲击或扰动后恢复、回弹的能力,经济韧性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体应对外部干扰、抵御风险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少数实现现代化、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那些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一些是因为经济缺乏韧性而未能有效抵御各种风险冲击,导致经济增长后续乏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一个国家发展前景是否光明,经济韧性是一个重要判断指标。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国家经济韧性的强弱,大致可从风险承受能力、恢复发展能力、适应变革能力三个层次来考察。经济韧性强,首先体现在面对风险挑战具有足够承受能力。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往往是增长与波动并存。面对一些内外部冲击,顶住短期压力,保持宏观经济总体稳定,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遭遇过多重冲击,既有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金融风险,也有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还有中美经贸摩擦
来源:人民日报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之一是“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领导14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项世所罕见的艰巨事业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了重大考验。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党找到了第二个答案,那就是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任何一个组织,随着持续发展时间的延长、规模的扩大,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就会影响整个组织的生命活力。我们党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集中力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