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厅发布“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我校“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这是我校自2014年获批教育部“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来,再次获批的省部级国际合作科研平台。“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江苏省大气海洋光电探测重点实验室以及我校一流学科大气科学高水平学科平台,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聚焦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及信息融合技术,充分发挥国内国外研究机构特长,面对气象光电技术领域,主要就气象光子学、光电探测技术与系统、光电信息传输与融合等方向开展联合研究工作。近年来,学校大力发展与大气科学紧密联系的环境科学和信息类学科。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不仅能实现以科技创新驱动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提高大气探测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和交叉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国家战略实施和江苏省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日,2021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揭晓,我校学生四六级首次考试通过率稳步提高,再创佳绩。我校2020级大学英语四级首次通过率为93.11%,较2019级提高5.01个百分点;六级首次通过率为58.28%,比2019级高8.2%;六级首考高分(600分以上)比例为6.07%,比2019级高1.11%。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我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年来,教务处和文学院等部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全力推进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积极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引进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增强教师教学自身内驱力、提高教师授课培训、加强学生课外学习要求、丰富学生和教师沟通渠道等多种举措,切实保障和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已从1.0版本升级到2.0阶段,公共英语教学部将以此为起点,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系统总结近三年的英语教学改革成果,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当前英语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首批立项建设重点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大气科学”专业成功入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是我省“十四五”期间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旨在引导支持高校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推动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加快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优秀外国留学生的招收和培养,提升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此次全省共50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首批立项建设重点项目。学校高度重视本项目申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组织大气科学学院等9个学院撰写申报材料,先后进行了三次专家评审会、一次预答辩,各专业负责人亲自参与答辩,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大气科学专业首批入选“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重点建设项目。为支持国际化品牌专业建设,继续推进十四五期间多批国际化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申报,学校特设校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培育项目,给与经费和政策支持,目前全校共有8个专业入选该培育项目。近年来,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趋于成熟。依托中外
9月29日,校纪委召开全校二级党组织纪检工作例会,传达学习上级文件会议精神,通报学校纪检工作情况。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监察专员周乃贵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纪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精神,传达学习了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对31所中管高校巡视反馈情况有关精神。会议强调,加强对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精神要义,充分发挥监督专责机关作用。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十九届中央巡视整改、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找差,举一反三,抓好我校巡视整改工作。校纪委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汇报了上半年监督检查、执纪审查工作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校纪委主要负责人就充分发挥校纪委委员和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作用,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持续“吹风”,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提醒,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二要当好“流动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三要督促
9月29日,校纪委召开第十九次全委会。校纪委委员及纪委机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周乃贵主持。会议研究了本学期纪检监察重点工作计划,审议了有关案件审理报告,调整了校纪委委员分工联系单位,对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会议强调,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和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新目标,学校纪检监察机构要更好发挥保障执行、促进完善作用。一要研大事、顾全局,把监督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纪检干部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骨头硬、有胆识”,严格要求自己,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要认真抓、扎实干,以监督工作为主线,扎实工作,以监督工作新成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落细。三要点带面、聚合力,通过监督执纪工作,找准小切口,以点带面,解决大问题,深化以案促改,强化警示教育,凝聚合力,加强协同,推动学校中心工作任务。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江苏高校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的通知》(苏教高函[2021]24号),认定首批20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培育周期为3年。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地球表层科学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江苏高校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自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发布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我校教务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推荐评审工作,经学院遴选推荐、教务处复核、专家评审,推荐姜彤教授牵头的“地球表层科学虚拟教研室”申报省级虚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项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我校将以地球表层科学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契机,以点带面,带动校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我校优势特色,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探索“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建设路径和运行模式,将
为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研究生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提高研究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9月28日,省教育厅在南京举办2021年江苏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活动。我校20名研究生代表受邀到教育厅主会场参加活动,50余名研究生代表于气象楼报告厅分会场视频参会,同时组织6000余名研究生通过网络视频同步在线收看。会上举办了江苏省首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颁奖仪式,我校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梦娜作为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代表上台领奖,2020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谢程坤作为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提名奖代表上台领奖。“开学第一课”上宣读了《科研诚信承诺书》,我校2020级信息与通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海峰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的研究生代表现场签署了《科研诚信承诺书》。科研诚信承诺书签署活动倡导全省研究生践行庄严承诺,坚守诚信底线,勇攀学术高峰。据悉,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从2021年
9月27日下午,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一行来校检查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江北新区管委会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江北新区公安分局,盘城街道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我校副校长韦忠平,党委校长办公室、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保卫处负责人参加。 在医务所,林其坤详细检查和询问了口罩、防护服、体温计、消杀用品等各类防疫物资储备情况,查看了物资登记领取台账,要求严格根据学校师生人数确定物资储备数量,明确标注限用日期,做好分类,确保储存环境良好。在东苑菜鸟驿站快递点,我校快递服务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快递送货、消毒、分拣、拿取的操作流程,展示了消毒物品和记录台账,林其坤询问了消毒操作中酒精擦拭的配比、工作人员疫苗接种情况、核酸检测频率、境外快递的消毒存放等问题。在东苑食堂,林其坤查看了食堂进出口、测温、手消、就餐间隔等情况。在东大门门卫处,检查了出入登记、消杀记录,就入校流程、是否出现过异常情况等进行了询问。检查人员一行还前往校内临时隔离观察点进行了检查。 检查过程中,韦忠平汇报了我校老生报到情况、新生报到安排、全校师生疫苗接种情况、核酸检测
9月2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我校文学院赵超副教授申报的“中国近现代宋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获批中国文学学科重点项目,是本年度江苏省中国文学学科唯一重点项目立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要资助学术分量厚重、创新性强、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金额为30至35万元。本年度重点项目立项全国共370项,其中中国文学学科立项共24项,江苏省高校立项1项。 赵超副教授长期致力于唐宋文学研究,尤其是宋代诗歌的阐释和传播研究,此前已经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气象软科学项目等,参与《中华大典·气象分典》编纂、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著整理《莫砺锋教你读古诗(初级版、中级版)》《唐宋诗醇·苏轼》《宋代气象灾害史料(诗卷)》等著作多种。多次荣获校教学优秀奖、优秀论文指导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21年度中国文学学科重点项目立项名单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凝聚人心共谋发展,9月18日,我校以“迎中秋•话同心”为主题召开部分党外人士代表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座谈会,校民革、民盟、民进、民建、农工、九三学社和侨联、欧美同学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组织代表,以及台湾籍教师近20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涛主持。王尧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各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和台湾籍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文化寓意是团聚、团圆、团结,与统战工作凝聚人心的内涵是一致的。召开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表达学校对党外教职工的关心、关怀,为大家送来节日祝贺、祝福。他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典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党外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表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和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多想办法、多展作为、多做贡献,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文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