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校与英国雷丁大学举行了线上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会。雷丁大学副校长保罗∙因曼 (Paul Inman)、我校副校长江志红出席。保罗∙因曼在致辞中介绍了雷丁大学目前开展工作概况,强调了两校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说,雷丁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之一是寻求和发展最卓越的合作伙伴,未来雷丁大学将致力于推动师生的国际交流,提高国际生比例,增加研究生数量。南信大是雷丁大学在全球众多合作伙伴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希望继续深化并拓展与南信大的合作与交流。江志红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近三年的国际化成果、发展策略以及与雷丁大学合作取得的成绩。她表示,南信大和雷丁大学共同的使命和责任都是为了更好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希望与雷丁大学能够充分发挥各自学校在大气科学学科方面的优势,强强联合,在现有本科生培养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合作范围,开展博士生层面的合作。同时,依托两校共同成立的南信大-雷丁联合研究院,围绕大气环境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会上,雷丁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雷丁大学的国际合作情况,吸引、招聘、考核和支持国际人才的政策,以及为落实国际化战略对国际学生提供语言支持、学生出国交流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2021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名单,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我校共计有24个项目在省级评优中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0篇,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2个,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获奖率为95.7%,在全省高校中位居第一,一等奖获奖数量在全省高校中位居第六。据悉,江苏省教育厅在各高校限额择优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审定,共评选出一等奖76篇,二等奖178篇,三等奖411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98个。近几年来,学校积极响应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严格遴选毕设选题、设置“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支持计划”、二辩论文校内外全部送审等一系列措施,“拎两头、促中间、保质量”,严把开题、中期检查、答辩汇报、评优遴选等环节质量关,压实学院、指导教师责任,对标找差,逐级细化落实推进,不断加强和完善全过程管理,使全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稳步提升。
近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了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立项名单,我校喜获立项资助项目16项,立项总数位列全省前列。其中,“青年项目”立项8项,占本次立项总数的一半,较往年有了大幅提升,充分说明了我校后备科研力量发展迅速。今年全省年度项目有效申报课题2656项,立项452项,立项率为17%。我校此次立项的16项课题,从学院分布上看,商学院获批4项,管理工程学院获批4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3项,文学院获批2项,法政学院、艺术学院、高教所分别获批1项,学院覆盖面广;从学科分布来看,经济学获批4项,马列·科社获批3项,管理学、艺术学分别获批2项,社会学、法学、语言学、教育学,图书情报分别获批1项,实现了较好的学科立项覆盖面。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人文社科工作,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社科处为发挥项目申报引领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提高我校人文社科项目申报质量,科学规划项目申报方案,积极发挥校院联动机制。在申报工作中,动态建立教师科研台账、精准帮扶,坚持做细做实项目申报中各个环节的组织工作和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助
6月24日,腾讯云创始团队成员之一、腾讯云副总裁黄炳琪为腾讯实验班学生作主题讲座。副校长戴跃伟出席。戴跃伟欢迎黄炳琪一行的到来。在介绍学校近年来从大气科学一枝独秀,到形成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等一专多强的局面后,他说,学校重视产教融合,致力于与优秀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资深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等企业优秀专家引入日常教学,培养满足行业需求,能够解决跨学科、高阶性、复杂性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希望更多腾讯的专家、工程师能够成为腾讯班学生的企业导师,将更多企业案例、开发经验带给学生。黄炳琪作题为《捅破计算机理论和业界落地实践之间的窗户纸》讲座。他表示,程序员成长之路,就是思维不断升级的过程,抽象思维、演化思维、分解思维是三个核心实战思维。分享中,黄炳琪不断从简单案例入手,结合自己从业多年的成长经历,启发同学们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之道,与此同时,他还传授了读源代码技巧,带领同学们完成了如何在十分钟内抓住核心,迅速读懂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代码。互动环节中,黄炳琪与大家探讨时下热门的区块链技术、分享腾讯招聘热点,鼓励同学们热爱计算机行业,专注一个领域,一定能青出于蓝而
6月25日,华为ICT大赛2021-2022全球总决赛闭幕及颁奖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我校参赛的两支队伍分别获行业赛一等奖、实践赛云赛道二等奖。华为ICT大赛2021-2022全球总决赛以“联接、荣耀、未来”为主题,是华为第六届ICT全球大赛。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所院校、15万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区域赛、国家赛层层选拔,最终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支队伍、390名学生参加了全球总决赛,参赛规模为历年之最,本届大赛共分为实践赛、创新赛和行业赛三个赛道。其中我校学生参加的是行业赛、实践赛云赛道两个赛道。行业赛主要考察学生对行业的理解力、运用各类技术解决行业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赛主要考察参赛学生的ICT理论知识储备、上机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受疫情影响,本次全球总决赛比赛环节于2022年6月18日-20日通过线上比赛形式进行,通过激励的比拼和角逐,我校景宇飞、薛业海、管达代表队获行业赛一等奖,陈杰、刘宇、姚雨旸代表队荣获实践赛云赛道二等奖。据悉,华为ICT大赛是华为公司面向全球大学生打造的ICT人才竞技交流赛事,旨在为全球高校学生提供国际化竞技与交
学生社会实践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深化实践育人,有效推动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学生校长助理团通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集中研讨等方式,形成了《关于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优化的相关建议》提案,并在近期校长办公会上进行汇报。近年来,在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的协同推进和密切配合下,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成效显著,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为纵深挖掘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全方面发展,学生校长助理团在立足校情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高校的优秀做法,围绕加强宣传、建立长效奖惩机制、明确评分细则、制定完善的预就业实习标准、完善社会实践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构建社会实践的整体框架等六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与会领导对提案的选题视角和所提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转化落实相关举措,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实践体系,真正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增强能力本领、强化本领担当,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效。
6月22日,江苏省技术经理人思享汇-知识产权专场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与投融资研讨会在我校长望楼报告厅举行。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李小春,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中国天使投资人联盟副理事长王巍,我校副校长江志红出席。会议由我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主持。江志红说,我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不断强化社会服务效能,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获批2020年度首批高等学校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0年被江苏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评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目前已建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研究院”三位一体的运营、服务和研究实体。运营中心设有技术经理人事务所,通过技术经理人事务所,促进我校专利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肖莺对南信大近年来成果转化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她说,南京信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南信大技术转移中心实体化企业运作机构,近年来技术转移工作成效显著。技术经理人思享汇旨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
6月21日,副校长江志红带队赴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淳中”)签约合作,并进行“教授进中学”科普讲座。省淳中全体领导班子出席,我校学工处、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江志红介绍了南信大近年来“双一流”建设相关情况,就学校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产学研特色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详细说明。她表示,希望通过签约加强双方全方位合作,携手共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期待省淳中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南信大的发展,为南信大继续输送优秀毕业生。省淳中党委书记、校长芮四保对南信大来校与省淳中签订合作协议表示诚挚欢迎。他从500年的学宫史、200年的书院史、100年的兴学史介绍了省淳中发展历程和杰出校友,并就近年来省淳中学生踊跃报考南信大情况作了交流。会上,两校签订《南信大-省淳中高校高中合作协议》,并举行自动气象站赠送仪式。芮四保还向江志红颁发了“科技副校长”聘书。江志红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为题,进行了“教授进中学”科普讲座,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呼吁更多的优秀学子加入气候研究之中。南信大和省淳中签约合作,将进一步密切我校与优质生源中学的
6月20日下午,由我校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物流教指委”)协办,首届长三角高校供应链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北京、山东等省市的近30所高校物流专业负责人参加。我校总会计师胡明保致欢迎词,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物流教指委主任委员、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教授作大会致辞。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院长、物流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张锦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物流教指委委员乔均教授主持研讨会。胡明保代表学校对物流教指委长期以来对我校及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与帮助表示感谢,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商学院通过此次研讨会,认真总结和学习兄弟院校专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方案,建设好供应链管理这个战略新兴专业,为学校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黄有方对南信大举办此次会议表示祝贺。他说,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会对我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他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专业设置的背景,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性、突变
近日,我校应用气象学院章炎麟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硝酸盐同位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论文形式在《Nature》杂志出版社旗下期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发表,题目为“A diurnal story of Δ17O(NO3-) in urban Nanjing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nitrate aerosol formation”。大气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Δ17O)值是示踪硝酸盐气溶胶形成机制的有力工具,对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大气氧化活性的正确认识以及大气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国际上已经有较多氧同位素的观测,但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极地、山脉和海洋边界层等背景区域。近年来,我国城市气溶胶中硝酸盐的比例不断增加,尤其在霾事件中大幅增长。硝酸盐颗粒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较长,但目前我国尚未有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高分辨率观测研究,这使我们对大气硝酸盐生成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在霾事件中的生-消机制缺乏充分的认识。针对这个缺口,本研究在南京冬季开展了高分辨率(3h)的硝酸盐Δ17O观测,发现冬季硝酸盐颗粒的生成以NO3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