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午,副校长金自康在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数统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赛区竞赛现场,看望慰问正在参赛的师生同学。金自康副校长逐一走访比赛机房,对竞赛的组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数学是做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对数统院通过“研究生数学建模课程”和“研究生数学建模培训体系”建设带动研究生数学建模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给予高度评价。走访中,金自康勉励参赛师生要坚定信心、坚持到底、团队协作、勇于创新、争创佳绩。同时,他要求有关部门要为参赛师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使参赛师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竞赛中去。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旨在通过竞赛激发研究生学术科研兴趣,培养与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成绩斐然,连续五年获国赛一等奖。据悉,今年学校共有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10月7日,我校召开新学期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座谈会,副校长朱大梅、刘博出席,党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由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主持。陈涛传达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对下一阶段组织集中收听收看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部署。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围绕会议精神落实、2022年上半年工作成效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从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品牌特色活动、建言献策、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各党派团体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会议精神,把会议精神融入党派团体建设和日常教学科研各项工作,落实到党派团体成员的思想行动中,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为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贡献力量。朱大梅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发言,对学校统战工作及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发展成效充分肯定。她说,学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高度重视,统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工作有思路、有办法、有特点,成效显著。她就加强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建设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政治基础,凝聚思想共识;二是进一步发挥自
10月5日下午,我校人文系列高端讲座“名师进课堂”在风云剧场正式拉开帷幕,第一讲“江苏现代化走在前列与关键举措”由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国研智库首席专家、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沈和教授主讲。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主持会议并致辞。金自康从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教融合,强化课程改革,推进新文科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学校开展人文系列高端讲座“名师进课堂”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系列讲座的设计思路和后续安排。沈和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并为贯彻二十大精神做好充分准备为开篇,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江苏现代化走在前列的主要任务、苏南现代化走在最前列的积极探索以及江苏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关键举措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凭借自己多年来的学术研究与考察经验,沈和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叙述了中国现代化创造世界奇迹的过程。最后,沈和对现场的同学们发出呼吁,只要坚定不移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江苏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在答疑交流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踊跃举手发言。一位同学对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表示忧虑时
10月5日下午,我校在气象楼报告厅举行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表彰大会。副校长马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体育部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参加本届省运会的全体教练员、运动员与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由体育部主任白洁主持。白洁在会上对本届省运会的参赛情况做了总结,并汇报了我校代表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她说,代表团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学校党委和行政正确领导、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团结一致、通力合作的结果,也是全体教练员勤奋敬业、勇于进取和运动员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结果。体育部党总支书记焦冶宣读了表彰决定,出席大会的全体领导为受到表彰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赛事工作人员进行了颁奖,随后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马嫣在大会上做了总结讲话。她首先代表学校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全体教练员、运动员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本次赛事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在面对新冠疫情、夏季高温等极端困难的严峻挑战下,全体教练员、运动员能够迎难而上、奋勇拼搏、攻坚克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展现出南信大人团结协作、奋勇争先、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全校师生员工都为之
2022年9月30日,我校应用气象学院肖薇教授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全球温室气体天空地立体化观测与反演”项目中期自查会顺利召开。项目中期自查会专家组由项目责任专家福建师范大学陈镜明院士、中国地质大学王力哲教授,特邀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宁研究员、刘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良云研究员、南京大学居为民教授、北京大学曾招城教授组成。我校副校长陈海山教授、科学技术处处长章炎麟教授、应用气象学院院长冯兆忠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项目参与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骨干等40余位成员在线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科技处章炎麟处长主持,副校长陈海山教授致开幕辞。开幕式上,陈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莅临项目自查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南信大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近年来以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带动相关学科,打造“气象+”“+信息”学科品牌,形成
金秋送岗进校园,聚力就业促发展。为积极推进研究生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搭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对接通道,9月29日下午,“中电熊猫2023研究生专场招聘宣讲”活动在气象楼报告厅成功举行。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易国富、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钱晋、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活动。金自康首先对南京中电熊猫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我校近年来不断优化自身学科体系,以学科优化作为“动力源”,不断增强自身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期待未来与南京中电熊猫创新合作模式和路径,拓展双方协作共赢途径,力争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协同实践育人等方面获得更多更好的合作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南京中电熊猫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钱晋代表中电熊猫致辞,他首先对来到活动现场的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对学校为本次招聘宣讲会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表达了感谢,并介绍了南京中电熊猫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方向、薪酬福利体系、职业发展通道、岗位需求以及针对性人才培养机制等。会上,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与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揭牌优质就业基地,进一步拓宽互动渠
近日,中国科协科普部公布了2022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获该资助项目3项,其中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类项目2项、科研成果科普化类项目1项。这是自2016年中国科协设立该项目以来,我校连续第6年成功获得资助。据悉,《关于申报中国科协2022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的通知》(科协普函信字〔2022〕24号)发布后,中国科协共收到全国320个高校及科研院所推荐的申报项目1636个。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入选资助项目共计100项。此次全国共有67个高校、科研院所获该项目资助。“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旨在搭建科普研究交流平台,促进科普专门人才成长,引导、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积极参与科普研究和实践,增强其对科普研究和实践的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
9月29日下午,陕西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毓龙一行来访我校,就气象产业发展开展调研座谈。我校副校长陈海山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郭杨主持。 陈海山对杜毓龙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近年来学校完善“一体两翼三维”的学科布局,发展成为以大气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大气科学学科世界排名不断提升,同时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围绕气象学科向信息工科、环境生态等领域辐射,着力打造“气象+”“+信息”的学科品牌,在气象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他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与陕西省气象局的合作,创造更多交流互访的机会。 杜毓龙说,自与南信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始,陕西省气象局得到了南信大专家学者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和技术支撑,双方实现了优势互补,带动了陕西气象事业的发展,共同推动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在气象产业发展方面,南信大展现了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布局,气象科技研发优势凸显,成果转化取得了丰硕成绩。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拓宽气象产业发展的思路,在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组织管理、优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得到南信大的支持。 与会人员就气象科学与社会科学跨学科
臭氧污染会使花的视觉信号和挥发物信号紊乱,并干扰传粉昆虫的学习、记忆和行为功能,从而破坏植物-传粉昆虫共生系统。近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冯兆忠教授团队在在Trends in Ecology Evolution (IF=20.589) 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Ozone pollution disrupts plant–pollinator systems,原文见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ree.2022.08.004。该研究探讨了臭氧污染对植物-传粉昆虫系统的潜在生态影响和进化影响。臭氧污染不仅会对植物造成可见伤害,还会改变叶片化学组成、影响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植物中不同次生代谢物是植食性昆虫的重要食物或有害物,生物源VOCs则是昆虫重要的化学交流信号,因此臭氧污染对此类化合物的影响会进一步改变食叶昆虫的群落组成和结构。臭氧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传粉昆虫行为。首先,臭氧会抑制花粉管的伸长,改变花粉和花蜜的数量以及其化学组成,降低花瓣大小并改变色素。花朵和花粉特性的这些改变会破坏昆虫近距离觅食行为,从而影响其授粉过程。其次,臭氧会影
9月27日下午,2022年淮安区“五方挂钩”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在南京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帮促工作的部署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进举措,确保淮安区“五方挂钩”帮促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颖娟,各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淮安市、淮安区相关领导及省委驻淮安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全体队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郭乃童主持。我校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并发言。作为省委驻淮安区“五方挂钩”帮促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我校高度重视帮促工作,将帮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建引领帮促工作,形成校党委书记亲自抓帮促、班子成员分工抓帮促、校党委组织部牵头抓帮促、相关部门协同抓帮促、驻村干部具体抓帮促、与帮促工作队和当地党委政府配合抓帮促的工作机制。学校多次被授予“全省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两年,学校坚持精准方略,突出结果导向,着力构建以结对共建为基础的党建、产业、民生、教育四位一体帮促体系,在加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