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涉外管理研究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新时代高等教育涉外管理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江苏镇江召开。我校作为该研究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参加了此前的常务理事会议和当天的大会。会议开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施蕴玉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分析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鼓励广大涉外管理战线的同仁踔厉奋发,为我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我校在会议上就近年来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创新和亮点工作进行了汇报,获得各会员单位的充分肯定,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2月24日下午,2023教育部央地融合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承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以及拓扑丝路科技有限公司的20余名教师和业界人士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扬子江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乔均教授主持。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对各位嘉宾和代表莅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会、共同研讨专业建设与发展表示欢迎。胡总介绍了南信大近年来在人才引进、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状况。他表示,大气科学、信息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商科)是学校发展的三大板块,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深入推进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刘志学教授致辞。刘教授阐释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初衷与目标,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是新时期数智化教育的重要抓手。刘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点成立
2月24日,我校召开新文科建设推进会。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年初学校新文科建设座谈会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我校新文科建设。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议,社会科学处处长尹才祥主持会议。 尹才祥在会上介绍了我校新文科建设的工作进展,并就具体推进落实事项做了现场梳理,建议各文科单位进一步围绕考核与评价体系优化、文科学术组织重组、文科类学科专业优化设置、专业负责人聘请、项目申报方案细化等方面深化工作落实,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进行全方位思考,从有利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角度做好调整和布局。 推进会上,各文科单位及职能部门参会代表针对专业设置与专业更名、学科方向优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实验室建设、承接国家教指委会议、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全面交流研讨,并在部分问题的解决和应对策略上形成共识。 马嫣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各文科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自新文科建设座谈会以来所做的工作,她指出,下一步,新文科建设要做到稳扎稳打,通力合作。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握好新文科发展契机,对照教育部专业名录,做好提前谋划,做好前瞻性思考,做好深入分析和统筹布局;要构建“大文科”的理念,社科处作为
2月28日上午,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马巍,学工部副部长汤娜,教务处副处长葛立新,教务处招办主任陈晋一行4人来访我校。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参加座谈会,学生工作处、教务处、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等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主持。胡明保对安徽建筑大学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就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事宜进行交流座谈。他说,希望两校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以更高站位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在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学生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使两校的联合培养能够弓开得胜,持续发展,开启两校合作新篇章。李健对我校基本情况及招生工作进行了介绍。他说,我校招生工作取得的进步得益于学校的发展、校领导的重视、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上级部门的支持以及招生队伍建设等方面。他强调,两校合作关乎人才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包括信息沟通、经验交流、互通有无等,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一定意义。郝咏梅分别从招生计划及录取情况、拔尖班设置、院校专业组分组情况、招生宣传工作等四个方面对我校招生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马巍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为取经而来、为合作而来、为友谊而来,主要目
2023年2月12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之《齐民要术》播出,反响热烈。该期节目以我校惠富平教授《齐民要术(解读本)》为蓝本,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对书作者贾思勰以及书中内容进行解读和阐释。节目播出后,央视1套视频公众号发布《历史上仅有10字记载的他,写出了造福后世千年的书》一文,再次向公众推荐惠富平教授解读本。惠富平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农业典籍研究,是国内著名农史学家、文献学家,2020年加盟我校并担任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院长。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下发《关于2022年度参加省委巡视工作表现优秀干部的通报》(苏巡办通报〔2023〕第2期),对2022年度参加省委巡视工作表现优秀的96名干部进行通报表扬。我校蒋元春、唐敏两位同志均荣获表彰。2022年3月至12月,我校推荐蒋元春、唐敏两位同志参加十四届省委第一轮及第二轮巡视工作。巡视期间,两位同志勇挑重担、担当作为,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省委巡视组高度肯定。这是继我校2021年度袁敏、耿小雷、杨怡敏三位同志被通报表扬后,我校又一次全员荣获表彰,充分体现了我校对省委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巡视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岗位是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校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干部选派工作,从严把关推荐人选,选派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参加巡视工作,使干部在巡视“熔炉”中得到进一步淬炼和成长,实现助力巡视和培养干部双促进、双提升。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才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推进实施国家部委和省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寒假期间坚持人事人才工作“不打烊”,持续开展人才引进,扎实实施人才培育,稳步做好人才服务,为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拓展多渠道,人才引进不断档近年来我校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寒假前,我校召开了第七届“智荟江北”人才工程暨青年学者龙山论坛。论坛以“云端+现场”的方式开展,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所知名高校的200多位优秀青年人才参会,境内外有3000余名人才在线观看会议直播。这是近年来我校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加强人才吸纳的重要举措。春节前,根据学校2023年海外引才工作部署,24个专业学院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定制并发布院级引才公告;各学院持续落实引才工作方案,主动物色、持续跟踪,广撒网、勤举荐,引才工作“不停滞”。春节刚过,2月8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首场“校长面对面”人才引进会在行政楼529举行。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美国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和积极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有效汇聚社会各方资源,拓展优质就业岗位,扎实做好2023届毕业生同学求职择业,搭建好广大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络的桥梁纽带。新春伊始,2月2-3日,副校长陈海山率学工处、研工部、科产处等相关负责人赴常州、无锡、镇江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校地人才对接、校企产学研合作、毕业生见习就业等方面,陈海山副校长一行逐个走访了三地的人社部门。镇江市人社局艾晓晖局长、常州市人社局王竹林局长、无锡市人才中心陈曦主任对陈海山一行表示欢迎,都希望校地双方能以此次走访调研为契机,加强交流联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供需对接,输送基础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陈海山代表学校对三地人社部门关心支持学校就业工作表达了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他希望,双方以此次对接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推动就业合作落细、落地;结合人才和专业需求,建立学院与企业“点对点”联系,不断提升毕业生社会适应度和需求度;以就业合作为立足点,发挥学校的
新年伊始,商务部援外培训主管单位下发了2023年援外培训项目实施批复,我校喜获12期援外培训项目,1期学位学历项目,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培训领域实现突破。此次获批项目主题涉及气候变化、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卫星遥感、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等领域,其中气象人工智能、医学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均为首次获批,进一步拓宽了我校“气象+信息”的综合培训体系。近年来,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作为学校援外培训短期培训及学历学位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始终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为导向,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我校优势学科资源申报援外培训项目,力求打造更宽领域、更高质量的援外培训教育品牌。2023年是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成立30周年。WMO培训中心将立足学校优势学科,继续服务国家外交倡议,服务世界气象行业人力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气象教育培训的国际影响力。
近日,全国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颁发了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荣誉证书,表彰在科技活动周中积极参与、热情服务、表现优异的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获此殊荣。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学校紧紧围绕“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主题,由科技处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协精心组织我校各科普基地和学院举行一系列科普宣传和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大学生和青少年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活动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结合民生关注热点,以“双碳”和防灾减灾为主题,进社区进学校,举办了“气象脱口秀线上直播”“固碳减排与气候变化科普海报展览与讲座”等科普宣传活动,线上线下精彩纷呈。为宣传科学家精神,举办科学家精神系列报告会,邀请我校王坚红教授讲述父亲王鹏飞的故事,邀请国际宇航院院士、遥测院院长童旭东教授以亲身经历讲述航天精神。共计5800余人次参与了此次活动。“科技活动周”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会同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组委会,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旨在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弘扬科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