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张家港市副市长张庆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副校长陈海山出席。陈海山对张家港一行到来表示欢迎,对张家港来校洽谈合作表示感谢。在介绍南信大近年来发展情况时,陈海山说,作为一所以气象为特色的知名高校,近年来,南信大加速大气科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开启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崭新发展阶段,谱写了南信大重塑核心竞争和合作优势的新篇章。在紧紧依托行业,服务地方谋发展中,我们与苏州的合作由来已久,前不久,春季校园苏州日校园引才专项活动在南信大启动,“苏州人才驿站”同时揭牌,这是在高校设立的首个“苏州人才驿站”。张家港市是苏州争当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先锋闯将,有着众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经验做法,南信大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张家港这样的优秀城市深化合作,助推学校深耕地方、服务地方。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研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谋划更多合作项目,携手实现共赢发展。张庆感谢南信大对张家港市发展的支持帮助,并介绍了张家港市战略发展情况。他说,多年来,张家港始终立于潮头,拼抢时代机遇,实现综合实力常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名和6次蝉联全国文
同学们经历一轮“阳康”后重返校园,在投身学业与科研的同时,也不忘通过体育锻炼以调整身体状况。而在众多的体育项目里,羽毛球向来是深受大家欢迎的。为缓解师生羽毛球场地需求较大,而室内羽毛球场地有限的现状,2023年寒假期间,学校在校园内新划了45片室外羽毛球场地,并采购了一批便携式羽毛球球网。同学们一走出宿舍就可以运动,很是方便,新运动场地的建设也唤起了同学们的运动热情。目前,便携式羽毛球网放置在东苑体育馆一楼器材室、风云赛场器材室、西苑滨江楼一楼器材室,以及硕4、 沁37、文17等部分宿舍,提供学生免费使用。近年来,体育部坚持“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深耕体育人才土壤,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索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体育场地在高校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体育场地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也缓解了体育场地的供需矛盾,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图1:黄色五角星标注为校园室外羽毛球场地位置
2月27日,我校召开基础教育集团2023年度工作研讨推进会。副校长朱大梅,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科长刘一峰、张明,党群办科长任贵州出席会议。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南信大附属中学、南信大附属实验小学、南信大附属高新实验小学、南信大附属幼儿园、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南京江北新区六一小学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基础教育集团、党委校长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由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蒋明敏主持。朱大梅感谢江北新区一直以来对学校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并介绍了学校近期发展情况及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发展历程。她指出,南信大近年来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对外拓展办学资源,开拓校地融合发展新路径,与江北新区建立起多方面、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朱大梅表示,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与江北新区共建基础教育集团有关工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深入开展调研,高起点推进工作。自签约共建以来,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制度设计持续完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她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接沟通、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分类指导,推动高
2月25日,副校长陈海山及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线上参加伊宁市州级重点研发项目启动暨海外专家聘任会议。南京援疆工作组牵头召开会议,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相关部门领导,伊犁师范大学、联创集团领导,南京长三角课题组负责人及数位海外专家共同参加会议。会议由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院长刘敏主持。 会上,伊犁师范大学副校长张维致欢迎辞,南京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课题组进行课题汇报,海外专家张建祺教授、董启荣博士被聘任为伊宁市“高层次专家顾问”和伊宁市联创集团特聘专家。伊宁市委副书记、南京援疆指挥组组长郑晓明对我校表示感谢,他指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直致力于科技援疆工作,有力促进了伊宁市在科技创新研发领域取得进步。近年来,我校与南京援疆工作组、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第一家主动签约援疆的南京高校;与伊犁师范大学结对共建,两校人员在科技交流、资源共享、科研立项、平台建设等方面广泛交流合作。我校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同成立的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帮助伊宁市解决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漫溢污染问题,开发了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水务系统,在新疆处于领先地位,有效提升了伊宁市的环境污染治理能力。陈海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省教育厅关于202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情况的通报》(苏教学函〔2023〕2号),我校获评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这是自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实施量化考核以来,连续第三年获评该项荣誉。2022年,我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决策部署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面对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我校始终聚焦毕业生求职就业需求,立足于行业特色发展,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校领导先后率队赴先后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淮安、扬州、盐城等多地围绕校地人才对接、校企产学研合作、毕业生见习就业等方面开展校地战略合作,先后走访企业百余家,签约优质就业基地单位近千家,举办线下线上招聘会40场、校园宣讲会近1000场,网络发布三千余条招聘信息,到校招聘单位近五千余家,提供10余万就业岗位。2023年就业工作已全面启动,值此春季招聘黄金期、关键期,我校将继续整体布局精准施策,校企合作力促就业,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多方施
2月24日,无锡人社携2000余岗位走进我校,举办今年春季校园招聘的首场活动。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质量就业战略合作活动暨“智汇无锡”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顺利举行。无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余仁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金自康,双方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活动。金自康首先致欢迎辞。他就历史发展、学科专业、师资力量、毕业生质量等做了详细介绍,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无锡人社部门协同配合,开展校地企对接活动,组织无锡人才专场、校友企业专场、学院专场等多种形式的市校共建系列校园招聘活动,力促人才供需两端实现“无缝对接”,积极鼓励毕业生选择无锡、扎根无锡。他说,无锡是我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重要城市,非常荣幸能共建“无锡人才驿站”,无锡为信大学子提供名企优岗,信大学子也将为无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余仁昌在致辞中表示,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千里马”畅意驰骋,他从落户、安居、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详细推介了无锡市的引才政策,并指出,本次活动既是校地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更是面向未来、合作共赢的重要开端,希望通过共建“无锡人才
2月25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涉外管理研究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新时代高等教育涉外管理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江苏镇江召开。我校作为该研究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参加了此前的常务理事会议和当天的大会。会议开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施蕴玉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分析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鼓励广大涉外管理战线的同仁踔厉奋发,为我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我校在会议上就近年来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创新和亮点工作进行了汇报,获得各会员单位的充分肯定,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2月24日下午,2023教育部央地融合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承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以及拓扑丝路科技有限公司的20余名教师和业界人士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扬子江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乔均教授主持。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对各位嘉宾和代表莅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会、共同研讨专业建设与发展表示欢迎。胡总介绍了南信大近年来在人才引进、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发展状况。他表示,大气科学、信息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商科)是学校发展的三大板块,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深入推进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物流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刘志学教授致辞。刘教授阐释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初衷与目标,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是新时期数智化教育的重要抓手。刘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是虚拟教研室建设点成立
2月24日,我校召开新文科建设推进会。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年初学校新文科建设座谈会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我校新文科建设。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议,社会科学处处长尹才祥主持会议。 尹才祥在会上介绍了我校新文科建设的工作进展,并就具体推进落实事项做了现场梳理,建议各文科单位进一步围绕考核与评价体系优化、文科学术组织重组、文科类学科专业优化设置、专业负责人聘请、项目申报方案细化等方面深化工作落实,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进行全方位思考,从有利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角度做好调整和布局。 推进会上,各文科单位及职能部门参会代表针对专业设置与专业更名、学科方向优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实验室建设、承接国家教指委会议、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全面交流研讨,并在部分问题的解决和应对策略上形成共识。 马嫣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各文科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自新文科建设座谈会以来所做的工作,她指出,下一步,新文科建设要做到稳扎稳打,通力合作。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握好新文科发展契机,对照教育部专业名录,做好提前谋划,做好前瞻性思考,做好深入分析和统筹布局;要构建“大文科”的理念,社科处作为
2月28日上午,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马巍,学工部副部长汤娜,教务处副处长葛立新,教务处招办主任陈晋一行4人来访我校。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参加座谈会,学生工作处、教务处、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等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主持。胡明保对安徽建筑大学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就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事宜进行交流座谈。他说,希望两校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以更高站位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在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学生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使两校的联合培养能够弓开得胜,持续发展,开启两校合作新篇章。李健对我校基本情况及招生工作进行了介绍。他说,我校招生工作取得的进步得益于学校的发展、校领导的重视、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上级部门的支持以及招生队伍建设等方面。他强调,两校合作关乎人才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包括信息沟通、经验交流、互通有无等,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一定意义。郝咏梅分别从招生计划及录取情况、拔尖班设置、院校专业组分组情况、招生宣传工作等四个方面对我校招生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马巍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为取经而来、为合作而来、为友谊而来,主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