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在学科一号楼S307会议室召开“瑞雪沁甜开新篇”主题班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作为班主任出席会议。环科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许敏、学办辅导员及2022级环境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参加了主题班会。 班长林冠杰首先进行班级情况介绍。他介绍了专业班级一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剖析了班级未来的努力方向,并着重分享了同学们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随后,20级环工专业鲁伊文从大学规划、导师双选、专业课学习、科研竞赛等方面,给同学们做个人经验分享。 之后,朱大梅以班主任身份给大家讲授了一场精彩的思政课。她首先对班级和同学们一年来的收获与成长表示肯定与赞赏,针对同学们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建议。她希望同学们能以优秀学长学姐为榜样,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凝聚力强、学风优、氛围融洽的先进班集体。她围绕“瑞雪、沁甜、开新篇”三个关键词,通古贯今、旁征博引地和同学们分享回忆关于雪的名人名句并与大家谈心交流。她希望同学要学习“瑞雪”的品格,珍惜大学美好时光,一心向学,做洁白无暇、品行高尚的新时代好青年。她还以物理学家钱伟长“弃文从理”的事迹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12月26日下午,由江苏省防雷减灾协会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江苏省防雷行业高质量发展研修班在我校开班。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严明良、政策与法规处处长韩正国、副处长李宁,我校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胡明保、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巩在武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江苏省防雷减灾协会会长姜翠宏主持。胡明保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教融合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他指出,防雷减灾工作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推动防雷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企业管理。他强调,学校积极汇聚各方育人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在教学安排、培训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希望各位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以学促干,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和和防雷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严明良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此次研修班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为推动高校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12月21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矿山监察局监察专员张文杰,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陈少云等一行来校开展调研交流,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以及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成芳、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海波、副院长顾湘、院长助理王金虎、各系主任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成芳主持。首先,胡明保介绍了南信大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后快速发展的情况。他表示,学校秉承服务国家战略、气象行业、地方发展不动摇,着力构建打造“气象+”“+信息”的学科品牌。应急管理学院是国内首家立足气象灾害领域的独立运行学院, 2020年进入教育部应急管理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首批试点院校名单,致力于研究气象领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助力提升应急管理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需求,在不断接受指导和探索中前进。他期待双方深化合作,助力推动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胡明保致欢迎辞薛勇从学院成立背景、建设现状、科研成果、未来展望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他强调,学院旨在培养具有灾害应急安全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学科组协办,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牵头承办的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企业运营仿真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落下帷幕。我校管理工程学院参赛队伍“少年先疯”队(队员:储丹、孙志扬、蔡嘉麒、上官加伟)荣获国家级金奖。本项赛事历时超过三个月,在教务处(藕舫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管理工程学院积极响应,组织学生参赛。我校“少年先疯”队由2022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储丹、孙志扬、蔡嘉麒和2022级经济统计专业上官加伟组成,在魏娟、曹玲两位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团结一心,刻苦训练,参加了高密度的两百多场训练赛。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个环节选拔,在全国424所高校、5351个团队、26770多名师生激烈角逐后,最终,来自全国165所高校、202支参赛队伍1000余名师生晋级参加全国总决赛,储丹同学带领队员成功晋级决赛,最终斩获金奖。据了解,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全国工程创新实践类别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竞赛,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三项赛事之一。其坚
12月22日下午,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杨文新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省科协人才(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主任张驰、省科协办公室副主任叶芃、省科协人才(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顾弘彦、省科协学会学术部一级主任科员陈君陪同调研。副校长陈海山,校科技处和校科协负责同志参加活动。会上,陈海山代表学校对杨文新一行表示欢迎,感谢其对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近年来学校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我校科协工作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学校将依托特色学科与行业优势,本着“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加强自身建设”的职能定位,继续积极推动各项科协工作。杨文新对我校科协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我校科协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他指出,科协工作进行指导时强调,高校是科技人才、科技工作者聚集场所,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扩大高校、科协服务的覆盖面,团结和凝聚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进一步促进科技经济相结合,为全省科技经济、产教融合发展做更多更大贡献。校科协常务副秘书
近期,江苏省红十字会、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发文公布了“第八批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名单,我校成功入选。自创建“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多次关心申报进程并予以指导。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联合校团委,依托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完善规章制度等工作,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了红十字精神宣传教育、应急救护培训、健康教育、志愿服务等工作,推进了我校红十字工作高质量发展,践行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初衷。获批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是省红十字会、省教育厅对学校红十字事业的肯定和激励,也是对我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高度认可。学校将以此为动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江苏省红十字会条例》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文件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以“走在前、做示范”的实干担当,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生命安全教育深度融入到学校的德育、素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促进广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
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扬帆启新程我校召开工会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12月25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会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在教工活动中心多功能厅顺利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工会主席徐萍,工会委员会全体委员、分工会主席、教工协会会长和获奖代表以及校工会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校工会副主席叶芬梅主持。徐萍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作了2023年工会工作报告,她从突出政治引领,打造服务发展的职工之家;突出民主管理,打造团结奋进的职工之家;突出精准服务,打造值得信赖的职工之家;突出活动品牌,打造健康快乐的职工之家;突出自身建设,打造充满活力的职工之家五个方面全面系统总结了2023年度全校工会工作,部署了2024年工会工作重点,并针对分工会和教职工协会工作开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和详细指导。闵锦忠在讲话中肯定了过去一年工会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向获奖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工会在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满足教职工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提供了一流服务,工作亮点突出,成绩可圈可点。就如何做好新一年
近日,江苏省科协公布了2023年度 “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王哲飞,化学与材料学院邵高峰入选。江苏省 “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是江苏省科协实施的人才支持项目,每年评选确定100名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人资助3万元,实施时间为2年,旨在拓展培养举荐青年科技人才渠道,扶持有学术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我校科协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工作理念,积极做好青年人才培育工作,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拓渠道等举措,为学校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与保障。今后,校科协将继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和重点学会的沟通,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深入发掘有基础、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激励青年人才成长成才,进一步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入选人才简介:王哲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微波成像、无线能量传输与收集、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天线分析与设计、光学超材料、超宽频带技术、无线电波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被引次数3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1项,累计经费160万余元。邵高峰,
为深入推进院企院地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12月20日,扬州泰州国际机场董事长张贵联、江苏省气象台副台长王啸华、扬州市气象局局长秦铭荣、扬州泰州国际机场航务管理部副部长蒋启进等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交流。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以及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成芳、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海波、副院长顾湘、院长助理王金虎和各系主任参加了座谈交流,会议由成芳主持。会议伊始,胡明保对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江苏省气象台、扬州市气象局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多年来,南信大一直发挥气象专业、技术、人才优势,聚焦防汛抗旱、雨雪冰冻和暴雨山洪灾害防范、预警信息发布等方面,助力提升应急管理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应急管理学院是响应国家应急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气象学科优势,大力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和服务能力的新学院,他希望此次交流能就科研工作、工程项目以及学生实习就业、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具体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南信大力量。张贵联通过分享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视频,展示了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未来发展的前
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3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及优秀活动荣誉,我校获2023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我校作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大气科学一流科教资源,面向大学生、中小学生和普通民众积极开展气象科普“五进”活动。在科学技术处、校科协的组织下,今年5月下旬气象科技活动周期间,我校紧扣活动主题、紧贴中心工作、紧盯师生需求,联合校内外有关平台、部门、学院,举行了一系列科普宣传和科学家精神教育活动。承办“气象万千 强国有我”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技知识竞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3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6支队伍参加,队伍成员涵盖了气象专业和非气象专业,为全国气象学科的高校师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气象科技成就和科学知识交流平台。同时开设以“乐享科普盛宴,体验气象万千”为主题的科普集市,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气象科技的奇妙。活动内容新颖、规模空前、成效显著,并通过光明日报APP、光明网、科普中国、知乎、哔哩哔哩网站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方微信平台等媒体进行报道直播,观看人数达403万人次,活动经验刊发在《全国科普工作动态》2023年第4期。学校充分发挥主流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