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伊犁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热玛扎·依斯玛尔一行来校调研学校物业、餐饮等后勤服务管理。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处长(总经理)沈伟峰主持。韦忠平对热玛扎·依斯玛尔一行来校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和近年来办学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学校以大气科学特色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优势日益彰显,学科建设不断实现新跃升。近年来,学校围绕“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持续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办学活力,优化办学空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三全育人路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他还介绍了我校总务后勤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相关经验做法。热玛扎·依斯玛尔从历史沿革、校园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伊犁师范大学的发展现状。他说,近年来伊犁师范大学重点突出建设新工科,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他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学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后勤管理方面的创新经验与做法,并期待双方进一步建立合作机制,为共建带来全新的思路和视野。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简要介绍了我校学生食堂运
2024年4月17日–4月21日,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本次展会共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100项发明项目参展,中国代表团共参展397个(线上200个,线下197个)发明项目。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智协飞教授团队和无锡学院张永宏教授团队合作的创新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极端降水和城市内涝的预报技术”线上参展并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基于人工智能的极端降水和城市内涝的预报技术”项目面向极端降水和城市内涝预报的难题,基于多种改进的深度学习技术、定制化的损失函数以及先验的大气科学知识,实现了多时间尺度的高质量、精细化的极端降水和城市内涝预报,为政府和社会防灾减灾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此次参展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极端降水和城市内涝的预报技术”创新成果包括8项中国发明专利、3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部分成果曾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并已成功在北京、宁波、无锡、台州等十多个城市业务化运行,在极端降水和城市内涝的预报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智协飞教授团队代表我校首次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参展并获得金奖,这项金奖也是我国气象界首次获得的气象预报技术国际发明展
7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例会,副校长吴攀出席并主持会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首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杜景林通报了2024年上半年我校网络安全情况,同时汇报了数据中台、融合门户、混合云等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展,以及我校目前算力发展面临的问题。随后,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统战部、校团委、人事处、发规处、科技处、科产处、研究生院、学工处、教务处、国教院、财务处、设备处、总务处(后勤)、资产处、保卫处、基建处、图书馆(档案馆)、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负责人紧密围绕我校信息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解决思路和工作举措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主要就网络安全、数据共享、整合数据信息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听取各部门的交流发言后,吴攀对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各部门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做好全方面的安全防护。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必须深入研究,采取常态化措施,为校园网络安全织密防护网。二是以数据为抓手,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实现提质增效。三是各部门要加强合作,理顺数据共享机制,打通业务数据壁垒,推动跨部门业务协同,加快校园数字化建设,
6月27日下午,由商务部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和产品应用研修班”在WMO区域培训中心开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并致辞,WMO区域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方主持,来自缅甸、斐济、尼日利亚、埃及、萨摩亚、古巴等六个国家的32名学员参加本次开幕式。培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出席活动。马嫣在致辞中对学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多年来的发展成就以及培训中心对促进世界各地气象学发展的积极贡献,她提到20世纪末,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通信、交通、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系统时间同步、电力调度、减灾救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惠及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她相信通过本次研修班,各学员所属国能更好地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及产品应用。来自埃及航天署的Mohamed Elhady Keshk博士,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他表示很荣幸能够受到中国商务部和南京信息工程
6月26日,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北群会见了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院长Elena Beleska-Spasova教授。李北群对Elena Beleska-Spasova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我校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重视信息工科、管理科学和大理科等学科门类的发展,办学层次突出。我校与雷丁大学的合作历史悠久、领域广阔、关系密切。他期待亨利商学院与我校管理工程学院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师资互访等方面开展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积极探索未来共建南信大-亨利金融研究院的可能性。Elena Beleska-Spasova教授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详细介绍了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的历史、国际合作经验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等,表示期待双方开展多元化深度合作。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副校长马嫣、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及管理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
6月29日,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招标采购管理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招专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暨高校后勤招标采购发展论坛在我校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陈忠斌到会致辞,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在宇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各高校分管后勤校领导、后勤部门主要负责人、委员代表1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招专会秘书长、我校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处长(总经理)沈伟峰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对各级部门领导、各兄弟院校长期以来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韦忠平指出,高校后勤工作不是中心,但保障中心、服务中心,后勤高质量发展才能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才能让广大师生满意。陈忠斌在讲话中指出,招标采购工作对高校后勤至关重要,要不断探索如何依法依规依政策把招标采购工作做好,还必须充分重视后勤领域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他希望招专会能够尽快转变职能,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在后勤招标采购工作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协会作用,促进省内高校后勤领域招标采购工作“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提
为喜迎七一建党节,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6月26日,我校举办“大手拉小手、‘铸牢’齐步走”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启动仪式暨“籽籽同心、爱我中华”民族艺术展演。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副处长黎伟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处副处长郭震、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张海斌、南京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一级调研员方强、六合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方绪贵莅校指导,我校副校长朱大梅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我校主办,南京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六合区委统战部和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协办。朱大梅在致辞中对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对省民宗委、市民宗局、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六合区委统战部长期以来指导、关心、支持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表示感谢。她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全过程,有形有感有效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线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于引导大中小学生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学校党委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高度重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
6月25日,我校在临江楼报告厅召开国旗护卫队表彰大会,对在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爱我国防”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活动中荣获 “金牌”的国旗护卫队成员进行表彰,我校副校长韦忠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保卫处副处长白光志主持。韦忠平对国旗护卫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荣获大满贯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国旗护卫队为国防教育的付出肯定,对国旗护卫队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提高军事技能水平,展示出南信大良好的精神面貌表示赞许。他指出,加强国防教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国旗护卫队是我校开展国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是展示我校学生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重要窗口,是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更是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平台之一。他强调,作为学校国旗护卫队的一员,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以国旗为荣、以国家为荣,要牢固树立以升旗为责任、以护旗为使命的意识。他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秉承“国护”精神,继续发扬迎难而上的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做新时代品学兼优的青年楷模。会上,学校对国旗护卫队成员进行了表彰,并进行颁奖仪式。保卫处处长付兆锋从国旗护卫队概况、工作成效、日常管理等方面作了工作
6月21日,保加利亚驻沪总领事弗拉迪斯拉夫·斯帕索夫(Vladislav Spasov)一行来校访问。副校长马嫣会见了斯帕索夫一行。我校“‘一带一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研修班”四位保加利亚高级别代表受邀出席。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马嫣欢迎斯帕索夫总领事到访南信大。她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和国际化工作情况,重点回顾了近年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介绍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和三十余年国际培训规模和培训领域不断拓宽的历程。马嫣表示,2024年是中保建立外交关系75周年,总领事的来访体现了保方对双边在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合作的关注和支持,期待和保加利亚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长短期学生研修和交换项目、气候及可持续领域人才联合培养、科学人文交流、来华留学等领域开展切实互动与合作。斯帕索夫总领事说保加利亚是世界上第二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两国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他说初到南信大就领略到其在气象和信息等学科领域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非常期待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务实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他重点介绍了保加利亚
6月17日上午,由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学会、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泸定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六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举行。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黄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星,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副主任、副社长侯彦斌,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张柱,四川省气象局二级巡视员冯志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沈火明,以及来自兰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代表、新闻媒体以及志愿者代表们参加了启动仪式。会议对上一年度“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我校再次荣获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优秀组织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风化雨”气象科普小分队荣获二等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雷锋足迹立青年志气”小分队荣获优秀奖。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于2007年发起,经过17年的实践与探索,已成为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百姓应对气象灾害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