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根据科技部专项管理要求,我校管兆勇教授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气象灾害致灾条件、影响评估及风险防范技术”项目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现场项目责任专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严登华研究员,同行专家北京大学刘树华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复旦大学温之平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江苏省气象局严明良研究员作为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出席会议,对课题绩效进行评价。项目首席管兆勇教授,课题组长国家气候中心王国复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国杰教授、国家气象中心张立生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福民研究员以及所有参与单位课题骨干等研究人员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副校长陈海山教授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主管领导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会议开幕式由我校科技处处长章炎麟教授主持。陈海山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科技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三年来为课题研究付出巨大努力、做出重要贡献的课题组成员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表示,管兆
3月19日,“2023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论坛暨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学术年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级巡视员徐之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兼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南昌大学副校长刘耀彬,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彤等出席开幕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2023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论坛暨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是对我校推进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信任与支持。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十四五”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窗口期和重要机遇期,必须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才能积极精准应对“双碳”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以及江苏省生产力学会长期以来聚焦人才技术力量、社会公共资源和智库服务功能,为全国区域经济和绿色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希
3月18日,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在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电互联学院”。中国电子总经理助理、中电互联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北群出席签约仪式。李北群首先向中电互联各位领导、专家对南信大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十四五”以来,南信大开启了“双一流”建设新征程,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气象+”“+信息”的学科品牌,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着力提升服务行业、服务区域、服务产业的能力,中电互联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系统建设企业,能够与中电互联战略合作将为学校信息工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注入强劲的动力,他期待双方以此为新的起点,全方位深化合作,努力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典范。朱立锋表示,中电互联依托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坚持技术策源、联合攻关、应用推广一体化项目推进模式,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布局,着力突破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产品“卡脖子”问题。南信大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双一流建
2023年3月18日,由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江苏省生产力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楼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换届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人员共计480余人。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罗一民同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程彩霞,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进才,上海生产力学会秘书长顾其南,副会长李元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立锋,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名誉会长李北群在大会致欢迎辞。他指出,江苏生产力学会依托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也推动了南信大的开放包容,涵养了南信大的学科融合精神。学校坚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探索走出规模提升与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与学科融合的发展之路。学校将学科特色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拓展高水平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培养路径,推动“中国气象谷”项目蓝图落地。学会聚焦生产力领域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在气候与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等领域处在全省领先水平
芳菲三月,春意盎然。3月18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届“百花·双创节”开幕式在图书馆南广场举行。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潺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兴来,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栾剑,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马嫣出席开幕式。省教育厅、江北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中电互联在宁企业负责人,江北新区企业家代表,校友代表,校内各部门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由马嫣主持。 学生社团一段悦耳动听的民乐合奏,拉开开幕式的序幕。在《茉莉花》和《我的祖国》的乐曲声中,大屏幕同步滚动播放我校优秀师生双创成果,创新创业与文化艺术交融呈现。随后,首届“百花双创接”形象片《信大之春》正式发布,将南信大春日的绚烂与活力尽情展现。 李北群首先致欢迎辞。他说,此次活动以“百花”和“双创”命名,是为了彰显南信大向上成长、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今天南信大展现出的美,既是人与自然交融的美,更是大学与社会的美美与共。近年来,南信大积极推动办学体制创新,实现与国家多
3月17日,我校与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涛,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出席。李北群对岳涛一行来南信大推动深化合作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有关情况。他说,南信大是一所以气象学科为特色的行业性高校,历经六十多年改革发展,南信大大气科学已发展成国内最顶尖的学科之一。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大气科学与我校海洋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学科逐步交叉融合,形成南信大崭新的发展局面。当前,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信大加快了与业界一流企业的对接合作,联合打造了“课赛创战”一体人才培养新范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创新能力。中国四维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展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的专业公司,有着众多测绘方面的领先技术优势,希望中国四维扩大与南信大深化合作的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互补性、互利性强特点,携手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岳涛感谢南信大对中国四维发展的支持帮助,并介绍了中国四维发展情况。他表示,中国四维积极践行航天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未来,公司计划发射多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商业遥感卫星
3月15日下午,无锡市锡山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葛敏,区科技局局长郭明州,锡山区委机关工委副书记袁岱来校调研校地合作。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陈海山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陈海山主持。管兆勇首先对锡山区人民政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以及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他说,办学60多年来,南信大始终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由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带动海洋、环境、遥感以及信息等多学科共同成长。近年来,学校学生、教师发展空间丰富多元,科研项目与到账经费翻倍增长,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校地合作不断升级。他期待与锡山区进一步加强校地交流合作,找准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与锡山重点产业的契合点,提升教师工程化水平与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走向深入、走到实处。郭明州介绍了锡山与南信大此前合作的相关情况,特别是南信大-无锡研究院的成立为锡山聚集了一批高端人才,承接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高端项目及工程,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葛敏表示,锡山与南信大开展对接合作,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之举。希望以这次调研交流为契机,推进锡山与南信大在双方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在加强人才引育
3月15日下午,全省教育系统传达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召开。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主持会议,并对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两会精神进行部署。我校在气象楼报告厅设立分会场,全体在校校领导,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二级党组织书记、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院长,学生党员代表及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团成员参加视频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报告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作传达学习,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成斌对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精神作传达学习,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传达学习。 会议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首次两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3月13日下午,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赴学校合作共建单位——南京(大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为近600名师生作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讲座。讲前,育英二外校长文俊代表全体师生对王会军院士前来作报告表示热烈欢迎,全体师生给予以热烈的掌声。王会军的讲座题为《气候变化问题漫谈》。他从2022年夏季以来部分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谈起,先后讲了什么是气候变化、导致了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的后果及未来气候变化怎样预测四个问题,用大量的事例和详实的数据,以及大家熟悉且关注的生活现象、现实故事,科学、严谨而又简明准确地为大家普及了气候及气候变化知识。报告结束后,进入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提问,王会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称赞大家的问题有热度、有深度,同时给予了科学准确的解答,满足了同学们的求知欲。王会军心系基础教育,关心年轻一代的科普教育。报告会最后,他还向育英二外捐赠了由他主笔的科普作品《天有可测风云》100本,学生可到学校读书馆借阅。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激动地上台与他合影留恋并索要签名,王会军亲切地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王会军长期从事气候模拟与气候变化、东亚季风气候变异及
开班现场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李立信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