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扎实推进学风建设,雷丁学院于3月26日19:00在风云剧场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书记公开课暨学风建设推进会。本次公开课由雷丁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栋主讲,副院长(主持工作)盖鑫磊、党委副书记王海君、辅导员、全院在校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大会,王海君主持会议。盖鑫磊作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动员。他指出,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全局,更关系到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学生。他还结合自己海外求学的经历,勉励同学们:学习的苦是你吃过最甜的苦;相信你走过的路是对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去看看。郭栋主讲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公开课。他从“评估对同学的价值、评估的过程与沿革、同学如何主动迎评”三个方面,详述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在评估导向、评估内涵、评估类型、评估方法、评估功能等五个方面的新变化。他强调,全院师生要高度重视审核评估工作,同学们要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审核评估相关要求应知尽知,熟悉院情校情,重视课堂教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参与迎评工作。同时,他分析了我院学生在课程学
来源:雷丁学院
为使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学院以及大气环境科研团队的师资力量、学术前沿及实验仪器设备,强化学生科研视野和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培养质量,3月30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2024年大气环境科研团队开放日,大气科学类30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本次开放日活动分为“科研团队见面会”与“实验室参观交流”两个环节。在大活小礼堂的见面会上,院长廖宏首先代表学院对前来参加开放日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大家在充分的了解后加入环科院大家庭。随后,她从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科研成果、升学就业等方面为在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学院情况,并向大家讲述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傲人成绩以及她本人所在的“大气复合污染与气候团队”科研团队基本情况。之后,16个大气环境领域的科研团队依次亮相,科研团队的导师们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团队成员、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与实验室等情况,并积极与同学们展开互动。最后,优秀学生代表钟璇慧与焦冠杰分享了自己在加入环科院大家庭后在人生规划、学习科研、文体活动等方面获得的巨大收获,并表达了对各位同学加入环科院的期待。在参观交流中,同学们在志愿者的热情引导下分别来到学科楼的教师办公室、实验室、研究生机房,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增强学校与生源基地中学的交流合作,提高生源质量,大气物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马超俊带领辅导员李旭于3月30日至31日赴徐州市矿大实验学校开展招生政策宣讲活动,并受邀参加“2024年徐州市高校择校咨询服务展”活动。在徐州市矿大实验学校,马超俊面向高三年级学生和家长全方位介绍了南信大校园历史、学科优势、专业构成、校企合作、文化建设、校园风光等基本情况,并详细解读了我校在2023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并针对现场学生与家长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在择校咨询服务展活动现场,马超俊分别从“信大成就”、“信大高招”、“信大特色”三个方面展开介绍,向到场的同学和家长展示了“自信、温度、硬核”的南信大精神风貌。随后,马超俊和李旭向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发放宣传手册,热情、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鼓励更多优秀学子积极踊跃报考我校。此次招生宣传活动加强了我校与生源基地中学的交流合作,为即将开始的2024年招生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咨询现场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
3月29日下午,应大气物理学院邀请,西安理工大学狄慧鸽教授做客243期大物名师讲座,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多遥感仪器联合探测云层宏微观特征参数研究》 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卜令兵教授主持。狄慧鸽为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首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及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的主要骨干成员。主要从事激光遥感技术研发及科学应用研究。报告介绍,激光雷达和毫米波云雷达是探测云垂直结构特征的重要手段,西安理工大学激光雷达遥感研究中心研发了综合遥感激光雷达系统,在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云底温度、湿度及垂直气流速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层状云中可凝结水量的探测。利用研发的地基综合遥感激光雷达、毫米波云雷达及微波辐射计等主被动遥感仪器对云垂直结构上的宏微观参数进行观测,提出了基于主被动遥感多源数据反演云层温度、粒子相态、垂直气流速度及粒子下落末速度等的方法,实现了这些参数的反演和提取。对西安地区的云层垂直结构进行了长期观测,观测到了发生在双层层状云之间的“播种-受播”现象,并对该云层内的宏微观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
3月29日上午,应大气物理学院邀请,天津市气象局吴彬贵研究员做客242期大物名师讲座,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环渤海大雾观测分析和数值预报技术研究》 的精彩报告,报告由陆春松教授主持。吴彬贵为二级研究员,现任天津市气象局“北方海洋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从事预报技术开发工作,围绕雾边界层观测分析、数值模式改进以及数值预报释用技术研发等,完成多项重大建设项目任务,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和天津市自然基金5项,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40余篇,带领团队获得过两届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度入选中国气象局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获得“首席气象专家”称号。大雾低能见度是影响环渤海地区海陆空交通经济的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大雾预报存在巨大的挑战,剖析雾天气生消机理提高雾数值预报能力,对于规避雾天交通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主要汇报了吴彬贵研究员团队近年来围绕提高该地区大雾天气预报准确率,在环渤海大雾低能见度分布规律、不同尺度天气系统以及“海效应”对雾生消的影响、边界层统计特征及雾中微物理特征,大雾数值预报技术改进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 报告吸引了六十多人参加,会后专家与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
3月29日上午,应大气物理学院邀请,北京大学杨邱助理教授做客大物名师讲座,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全球变暖对美国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基于简单拉格朗日气块模型》 的精彩报告,报告由陈璟怡教授主持。杨邱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与大气动力学相关的理论工作,长期聚焦中纬度和热带对流组织,以建立基础理论为研究特色,在多尺度相互作用、中尺度对流系统、大尺度对流组织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美国暖季主要的降水来源,会引发严重自然灾害,而全球气候模型在预测未来降水变化中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报告中,首先介绍利用一个拉格朗日气块模型来研究全球变暖对MCS的触发和发展的影响。其中,单柱模型预测了未来美国中部的降水减少,东部增加,这与CMIP5一致,该模型还指出了未来弱对流减少、强对流增加的变化趋势;接着介绍了该工作基于云解析模拟提出新的阵风锋传播速度和下沉强度的参数化方案,发展了一个多柱模型,预测了全球变暖下美国中部中尺度对流系统会变小,并解释了背后的物理机制。 报告吸引了线上线下六十多人参加,会后大家与杨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受益匪浅,也增加了大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学生朋辈引领作用,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班主任工作实施办法》(学发〔2024〕1号)的文件精神,教师教育学院于近日举行本科副班主任工作培训会。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平出席会议,陈晨等4位辅导员和28位本科副班主任参加会议。会议中,王平副书记对拟聘任的副班主任提出几点期望。一是要重视副班主任工作,将其作为自身历练和服务同学的出口。二是强调正能量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身为副班主任面对班级各项事务,要敢于亮剑,正面引导。三是要审视自我从自身做起,努力完善自我。四是要认真负责,谨言慎行。从而实现班级和个人的双向促进、全面提升。辅导员陈晨老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班主任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副班主任考核标准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从具体工作,学风建设,成长成才,学业预警这四个方面阐释了副班主任的工作细则其他辅导员对副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行为规范等作了补充。副班主任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学院将继续做好副班主任的培训指导,以更好促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学风建设,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注入新动能。会议现场
来源:教师教育学院
为提高学生关于结核病的认知,增强校园结核病防控意识,3月24日我院全体生活委员参加了由南京市二院传染病防治专家高卫卫老师主讲题为“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的结核病防控知识讲座,讲座后一周内组织班级同学开展结核病防治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围绕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科普教育。会上,各班级生活委员均强调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事关每一位同学,督促班级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保障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结核病的风险。提醒班级同学如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结核病的排查和治疗。班会结束后,各班生活委员发放结核病防治宣传资料,供班级同学学习参考。本次主题班会,让我院学生了解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呼吁大家关注结核病,积极参与到结核病的防控工作中。进一步促进我院学生关注身体健康,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为帮助2021级跨院校考研同学缓解备考压力、解答备考疑惑,“大气·研途”第七小组研究生志愿者与2021级本科生于3月28日晚19时开展线上考研经验分享会。此次交流会特别邀请我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23级硕士研究生袁梦,为有志于跨院校考研的同学们分享宝贵备考经验。分享会始,袁梦学姐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展现了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随后,她就初试和复试的流程、国家线和院校线的划定、考研报名注意事项、调剂相关准备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着重强调了备考期间心态调整和日常作息稳定的重要性,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小组研究生志愿者与21级本科生就现阶段备考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志愿者们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和心得,交流会气氛热烈融洽。此次云端考研经验分享会为跨院校考研学子搭建了宝贵学习交流平台,加深了同学们对跨院校备考的认识和理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发挥了朋辈互助的优良传统,助力我院优良学风建。小组成员线上参会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为帮助考研同学更好地熟悉复试调剂流程,掌握调剂技巧,3月28日,大气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在明德楼N301召开“一‘研’为定,全力以‘复’”考研调剂指导会,支部书记刘伟同志主讲,30多位同学参加本次活动。刘伟同志结合自己多年调剂指导工作经验,从“到底要不要调剂?”和“该如何进行调剂?”两个问题出发,为同学详细分析和介绍了考研调剂的重要性和基本流程、调剂信息的获取、简历书写、自我介绍、联系导师、沟通技巧等一系列常见问题,鼓励同学们背水一战、全力以赴,积极、趁早地准备复试调剂,打好“信息战”。会后,刘伟同志还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悉心给出建议,并预祝同学们取得满意结果。本次考研调剂指导会的召开,为需要调剂的同学提供了明确、实用的方法和思路,有效解决了学生在调剂工作中的困惑。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践行了“我为群众做实事”,积极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会议现场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