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激励挺膺担当,笃志奋进精神,4月4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九期青马班学员在学院青协和学生党支部组织下来到了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共同寻访见证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文物史料,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初心。上午,同学们怀着崇敬和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参观渡江战役主题展览的征程。一进入展览厅,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将渡江战役的全貌呈现在他们眼前。同学们仔细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渡江战役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他们为解放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也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在参观过程中,大家积极提问、互相交流,不断加深对渡江战役的理解和认识。他们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更领悟到了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将牢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参观,环科院的学生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责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了进一步保障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顺利进行,扎实推进学院学风建设,2024年3月29日晚,地科院于滨江楼报告厅举行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书记公开课暨学风建设大会。学院党委书记殷跃峰,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涂皛星,各系支部书记,全体本科生辅导员,以及大一、大二、大三全体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学办副主任谷雪主持。会议分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书记公开课”和“学风建设大会”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殷跃峰以“以评为镜,深化认知;以评为机,全面提升”为题给全体与会学生上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公开课。他首先介绍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内涵和意义。接着解读了本科教育教学的评估机制、评估内容、评估对象等,详细对照学生学习体验相关内容,要求同学们找差距、知不足,明方向、立改进。最后强调一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是全院的大事,全体学生要和学院一道,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二要迎评有我,主动担当。“人人是评估的主体,人人是评估的对象,事事是评估的内容”,同学们在迎接和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中发挥主人翁作用。三要强化落实,以评促强。在学校学院全面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同学们要笃行、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
春光“筝”好,风和日丽,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外国友人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3月29日下午,雷丁学院组织了一场风筝主题活动——“鸢舞龙腾筝春色”,雷丁学子和留学生们,一起享受春天户外活动的乐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参与风筝的具体制作和放飞过程。 风筝DIY之旅 阳光斜洒在窗户上,为教室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活力。雷丁学子们兴奋地围坐在一起,他们手中的画笔和彩色颜料都昭示着即将到来的创意之旅——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教室的一角,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未涂色的白色风筝,风筝骨架以及各式各样的画笔。活动负责人首先向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风筝的制作原理和历史,让他们对这项古老的手艺有了更深的了解。随后,学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风筝模版,用画笔轻轻勾勒出风筝图案的轮廓。有的学子选择了传统的纸鸢图案,有的则尝试了更加独特有想象力的图案,如蝴蝶、星星等。外国友人画的熊猫图案风筝栩栩如生,十分可爱。轮廓画好后,他们小心翼翼地为风筝上色。接下来是风筝骨架的搭建。学子们将按照设计好的形状将骨架弯曲固定,然后用丝线将纸张与骨架紧密地穿在一起。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但
来源:雷丁学院
为丰富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生活,激发多语种学习兴趣,提升沟通交际能力,3月27日晚,“英语角•四季中国”主题活动在雷丁楼N410举行。雷丁大学Andy Turner教授、Hong Yang教授,雷丁大学来校交流学生,我校雷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学生共同参加本次英语角活动。春•细水煎茶,花倚东风 伴着春环节彩灯点缀,春季背景音乐缓缓流入教室。随之,讲解员用英文介绍春季的六个节气和这期间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接着,同学们在学习部同学的讲解和演示下,品茗、插花。茶,汲取山川之精华,融天地之灵气,沉淀岁月之静好;花,绽放自然之美丽,展露生命之芬芳,点缀生活之雅致。品完茶后,大家纷纷拿起分发的“扭扭棒”,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制作出自己独一份的芬芳。夏•凉风迎扇,藕脆丝长 夏环节彩灯亮起,夏季敲锣打鼓地闯入教室。与此同时,夏季六个节气和传统活动在讲解员的英文介绍下跳入眼帘。同学们体验画扇子,品尝桂花糯米藕。作为一道起源于明朝的传统美食,香甜软糯的桂花糯米藕可以称作颜值与口感的完美结合。 享受味蕾的满足过后,讲解员递上空白的宣纸扇子和水彩颜料。笔尖流转之间,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画在不同形状的扇子上呈现出来。流
来源:雷丁学院
4月1日清晨,雷丁学院在滨江楼南广场举行“挺膺担当,向新而行”主题升国旗仪式。雷丁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栋、副书记王海君、辅导员聂熙以及2023级全体本科生参加升旗仪式。 上午7时整,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国旗护卫队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着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学院师生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奏唱国歌。 雷丁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栋做国旗下讲话。他说,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之际,我们以这种方式致敬伟大祖国,祝福南信大,具有特别的意义。他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期望。一是要挺膺担当,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二是要挺膺担当,厚植“国之大者”情怀,将信仰、信念、信心的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力量,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三是要挺膺担当,淬炼真才实学本领,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在该奋斗的年纪全力以赴、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他希望同学们以理想者、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这场充满考验与挑战、光
来源:雷丁学院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学习与实践的好时机。3月30日,自动化学院研究生会前往不老村,深入体会不老村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全体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一同参观了不老村的党史宣传墙。这面墙不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发展的辉煌历程,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艰难困苦中走来,逐渐走向壮大、成熟的壮丽篇章。通过阅读宣传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导向以及不老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奋斗历程和显著成就,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发展的巨大变化。 紧接着,成员们步行游走在不老村,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无限生机与活力。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不老村仿佛迎来了全新的生命。万物复苏,绿意盎然,花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学生漫步在田野之间,脚下是松软的泥土,眼前是嫩绿的新芽,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成员们徒步踏青,沿着小径前行,探寻春天的足迹。每一处风景都让大家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同时,成员们也采取了多种方式,记录下春天的美好瞬间,让那份春日的韵味能够长久地留存于大家心间。有的同伴选择拿起纸笔,写下一张张
来源:自动化学院
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我院教学团队“未来网络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成功入选。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旨在推进数字技术与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建设和创新应用水平,共吸引了全国173所高等学校的325个教学团队申报。我院历来对虚拟仿真教学工作高度重视,组建稳定的虚拟仿真教学管理队伍和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以及虚拟仿真教学的资源、装备、平台等教学环境,积极申报,最终通过审核。 此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入选是学院在教学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成绩,今后,学院会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与本专业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院教师的教学和研发水平,组织学生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实践,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领域的相关学术研究,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软件学院
4月3日,海康威视实验班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友记”主题班会。班会邀请了海康威视HR钱彧分享求职技能,海康威视开发经理王凯青、开发工程师张锦路作为我校优秀校友代表进行职业规划经验交流。班会上,钱彧以“如何制作一份让HR眼前一亮的简历?”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简历制作的技巧。她指出,简历的十大要素,包括个人信息、求职意向、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项目经验等,是HR在筛选简历时非常关注的内容。接着,她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来展示求职者与所应聘岗位的高度匹配性,让HR能够快速捕捉到求职者的核心优势。她还强调,在简历中要适度包装自己,多使用专业术语,能够显著提升简历的专业度和吸引力。在谈及面试准备时,钱彧给出了几个实用的建议,包括提前了解公司文化、熟悉岗位职责、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际案例来支撑自我介绍等,她鼓励同学们要自信、冷静地应对面试,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随后,王凯青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和职业规划,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从一个学生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强调了技术能力、团队合作和竞争压力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到了在软件开发领域,技术和业
来源:软件学院
4月2日,软件学院特邀精细化区域地球模拟和信息中心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院长刘玉宝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基于精细化四维资料融合和AI/DL的智慧气象技术及应用”。院长助理刘文杰、专任教师代表和部分研究生听取了报告,报告由学院党委书记巨传友主持。报告伊始,刘玉宝简要介绍了智慧气象技术及其应用背景,并就他的团队在新能源资源评估与功率预测、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拟、国家电网特高压输电线路气象安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享。在讲述过程中,刘玉宝着重阐释了其团队关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结合气象技术在天气预测领域的前沿性研究。针对区域和局部地区的气象特殊需求,他和团队研发了中小尺度数值天气预报和相关AI技术,为气象数字孪生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刘文杰带领研究生们围绕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与气象科学的交融提出了各种问题,并就此刘玉宝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交流和讨论。报告会为研究生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气象科学领域的契机,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启发了新的方向。 本次学术报告会为交叉领域科研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为我院研究生提供了深入了解气象科学领域的契机,也为未来的科
来源:软件学院
4月3日下午,应大气物理学院邀请,香港科技大学陆萌茜副教授做客大物名师讲座,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在东亚季风新型次季节框架下探讨:极端天气、大气河及其未来》 的精彩报告,报告由杨元建教授主持。陆萌茜为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气候,天气与水资源研讨年会”创办人和香港气候适应与应对大会核心技术组织委员会成员。2024年9月将履职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香港分会主席。主要从事气象水文科学与人工智能分析结合研究,已发表SCI学术论文38篇,其中7篇被选为期刊精选文章、美国地球物理协会研究亮点或者主流周刊报道。2023年作为女性发明家获得亚洲国际创新发明金奖。对大气中水汽输送机制的深入理解在预测水文气象极端事件和确保水资源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强水汽输送现象(例如大气河)以及水汽传输网络与多种极端天气事件紧密相关。 在报告中,陆教授从三个方面深入讨论了东亚地区水文气象特征:首先,基于环流特征提出一种新型的东亚季风次季节及年循环的划分方法;在这一新框架下,探讨了季风次季节特征及其变异性,以及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与强水汽输送(如大气河)之间的联系;最后,揭示了在气候变化趋势
来源:大气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