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组织纪律性,化学与材料学院于2024年11月8日组织全体教工党员赴安徽省蚌埠市小岗村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杨春艳、院长耿东生、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奚桂华、副院长李敬发参加活动。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见证了中国农村从贫困到振兴的历史性跨越。在实地考察中,党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显著成效:曾经的泥泞小道已变为宽阔整洁的柏油路;昔日的低矮土坯房已被现代化建筑所取代;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活动伊始,全体党员在沈浩纪念馆前举行了一场庄重的宣誓活动。他们面向党旗,齐声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这一仪式强化了党员们的初心意识和使命感,激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履行党员职责。随后,全体党员参观了沈浩纪念馆,通过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党员们深入了解了原小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沈浩同志以“公、正、忠、廉”的优秀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为推动乡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4年11月7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青年志愿者协会30余名志愿者,共同前往银杏树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场以“关爱老人,温暖寒冬”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清洁环境和分发保暖用品,为老人们营造一个清新整洁的居住空间,并送去冬日的温暖。志愿者们分工明确,迅速投入到清洁工作中,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使得老年活动中心焕然一新。同时,他们还向老人们分发了手套和帽子,老人们对同学们的到来和无私付出表示了深深的谢意。活动中,志愿者们还与老人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现场气氛温馨和谐。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恰逢活动中心一位老人的生日,志愿者们为其举办了一个简单而温馨的庆祝仪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爱老人的重要性,并承诺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党员也表达了同样的决心,作为党员,更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也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
为加强党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11月9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硕第一党支部联合通信网络与测试技术研究生党支部在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回望革命历史 追寻红色记忆”主题党日活动。纪念馆内的文字描述、影像图像资料展示、历史物件展示,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完整再现了渡江战役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军民团结的情景,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战士英勇善战、信念坚定的奋斗英容,大家体会到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路上坚定信念革命到底的决心。此外,场馆里还珍藏着一些渡江战役的历史物件,包括人民解放军穿过的衣物、使用过的枪支,旧书籍以及一些信件……老物件承载着渡江勇士的精神,传承至今。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书写的伟大革命的恢弘篇章,其蕴含的革命精神意义非凡,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对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的感怀与纪念,必将成为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发扬传统、弘扬精神、迎接挑战、促进新的历史飞跃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参观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对于宣传党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每一幅照片、每一件文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2024年11月6日,电信实验室与院办联合教工党支部开展了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的主题党日活动。影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国家和平与安全付出的巨大牺牲。影片中的英雄人物让人深受感动,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了在场党员的心弦,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此次观影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员们纷纷表示,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心中,成为激励自己前行的力量源泉。全体党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活动合影
11月11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临江楼会议室开展了导师(班主任)面对面活动。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硅基片上光学调控技术与集成光子器件研究,主讲人为24电信类3班班主任陈禹飞,辅导员张为东和班级全体同学参加讲座,讲座由班长程致惟主持。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讲座中,陈禹飞阐述了芯片的工业流程和光调控的过程及结果。他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芯片为由,引入芯片的概念和重要性,他还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简单介绍了芯片生成的全过程——从硅氧化为二氧化硅到光刻胶再到光刻、离子注入最后到离子沉积,让大家对芯片工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他还将这些工业流程与同学们的课程一一对应,从而启迪同学们从大一开始就认真学习大学专业课程。讲座最后,陈禹飞简单而相对全面地分析了光子和电子的前景和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光学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同学们的专业分流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且更一步激发同学们对抓专业学习探索的热情。此次讲座不仅拉近了师生关系,更加深了同学们对芯片和光调控相关技术的理解,为同学们后期的选
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学习目标,丰富大学生活,11月11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电子信息类2班在临江楼会议室开展了导师(班主任)面对面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学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班主任马悦为主讲人,辅导员张为东和全班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谷明轩主持本次活动。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活动开始前,马悦用轻松诙谐的开场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学习生活经历。活动中,马悦从大学学业重要性、学习方法、竞赛科研三个方面分享大学学习经验,特别强调了参与大学丰富活动的同时应牢记学习是第一位的,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参加学科竞赛、阅读或撰写学术论文、积极与导师交流互动等各种方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马悦还从“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反诈意识”两个方面分享大学生活经验,强调了大学生活应该广交友,遇到困难时多与同学、导师或辅导员交流谈心,保持身心健康。本次活动不仅再次拉近了老师、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为同学们今后的大学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为同学们明确日后学习目标、优化学习方法提供了极大帮助。活动现场活
为进一步激励书院气象学子扎根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深耕于学科前沿的拓展与实践,鼓励青年学子感悟气象精神,深化专业认识,筑牢创新攻坚的时代追求,11月9日下午,龙山书院于风云剧场举行“以青春之名,绘气象万千”信仰公开课。本次活动出席的嘉宾有:龙山书院党委书记文亚平、龙山书院副院长朱建、龙山书院副院长裴世鑫、龙山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皓、龙山书院全体辅导员老师、2013届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段中夏与2013届校友东方航空女飞行员张照。龙山书院2024级全体同学和2023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信仰公开课。活动伊始,一段以“气象梦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主题的视频为全体师生拉开了这场气象梦的帷幕,它揭示了当下地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系列环境灾难,展现了瓦里关本底站在气候监测方面的重要意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一名基层气象人的角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天气预报竞赛个人全能第一、2013届校友段中夏携同学们紧随她的践行之路,以“绝知风雨要躬行”为主题,结合自身在2021年7月河南郑州特大暴雨中新乡前线的工作经历,让同学们看见了气象人在天灾面前不为风雨所破,始终坚守一线的临危不乱,段中夏以践行诠
为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鼓励深入学习领悟党的精神内涵,培养出一支信仰坚定、作风过硬的青年学生队伍,龙山书院于10月30日至11月6日于明德楼N001面向书院第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中级党课集体观影活动。活动中,全体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纪录片,纪录片分为《人民至上》《农为邦本》《以工立国》《国之重器》《绿水青山》《赓续文脉》六篇,从民生、农业、工业、科技、生态、文化六个方面,通过代表性的中国故事,生动展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75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从经济的高速发展到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从社会民生的持续改善到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全方位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观影现场,入党积极分子们聚精会神,被影片中所展现的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巨大变革和辉煌成就所震撼。影片中应用细致生动的事例,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学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认识到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
为顺应当今全球化时代浪潮,增进学生对国际化学习交流活动的了解,教师教育学院于2024年11月5日开展教师教育学院国际化交流月启动仪式。教师教育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文学院英语及翻译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立足当前国际化趋势,旨在促进学生对于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了解,激发其对于国际化学习交流的兴趣,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本次活动特邀雷丁大学Rodney.H.Jones教授为学生们做关于数字媒体与语言学的相关讲座。教授用贴近日常生活的例子,风趣幽默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数字媒体时代对人们语言交流的影响,在亲切互动中,学生们体会到Jones教授独特的教学风格,对语言的“弦外之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随后来自雷丁大学的Emma老师,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雷丁大学的相关信息以及MA TESOL项目。校国际处邢倩老师从我校海外学习育人体系、国际组织实习、国际胜任能力、培养国际化氛围、语言奖政策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地国际化与海外留学双驱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及国际化学习交流项目获取渠道和咨询方式。本次活动还请到了各留学机构的老师,分别为学生们介绍了昆士兰大学及香港大学的2025年寒假交流项目,并
11月2日下午,由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的“存下落日,记忆青春”活动在揽江楼C201教室举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创意手工与自然美景的结合,让参与者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设计流沙瓶,珍藏珍贵的青春记忆。活动伊始,教室里就聚集了众多满怀期待的同学。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大家有序签到,并领取了制作流沙瓶所需的丰富材料,包括色彩斑斓的细沙、透明玻璃瓶、水宝宝、透明的胶水以及各种闪亮的装饰片。随着活动的正式开始,现场瞬间被一股温馨而充满创意的氛围所包围。参与者们或独自沉思,或三五成群,共同探讨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故事融入这小小的流沙瓶中。在每一位参与者的默契协作与创意发挥下,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流沙瓶逐渐成形。有的流沙瓶中融入了代表梦想的蓝色细沙,寓意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的则点缀着金色的亮片,象征着青春岁月中的闪耀时刻;还有的流沙瓶里加入了透明的胶水与闪亮的装饰片,它们随着瓶子的晃动而翩翩起舞,宛如星空中的繁星,闪烁着希望与梦想的光芒。更有一些创意十足的参与者,巧妙地将胶水与细沙相结合,或是用胶水打造出独特的纹理效果,使得每个流沙瓶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记录着每个人的心声与愿景。此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