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学院主持举办海洋牧场发展与建设交流研讨会2024年11月7日至9日,海洋牧场发展与建设研讨会在江苏南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专业委员会、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协办。会议吸引了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海洋规划与经济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三十余家单位的广泛参与,参会人员包括南通市的当地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及研究生等100余人。与会者围绕海洋牧场的前沿技术、管理策略及可持续发展等关键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为海洋牧场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与支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带领学院多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成员包括郑红教授、王晓春教授、孙德勇教授,副教授张海龙、张琪,以及郭怀海博士、杨刚博士、胡一丁博士、陆晓婕博士和张秦榴老师等,同时人工智能学院的张红春副教授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院多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报告,聚焦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前沿问题。郑红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沿海声层析技术在海洋牧场业务化监测中的创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支部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使命感,11月8日,计算机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走进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开展了一场以“观百年沧桑,悟今日使命”为主题的实境课堂主题党日活动。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载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厚重历史。陈列馆以“从屈辱到自强”为主线,分为“千年变局,国门始破”、“百年耻辱,城下之盟”、“百年枷锁,民族劫难”、“百年抗争,救亡图强”和“百年梦圆,香港回归”五个篇章,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全面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历程。在前三个展厅的参观中,同学们深刻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其中,1182个中外旧约章组成的“条约墙”令人震撼,它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的屈辱。在“条约墙”前,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从历史维度剖析不平等条约的根源和影响,同时探讨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角色。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继续参观了后两个展厅,领略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以及香港回归的历史进程。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段历史
为弘扬我校“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11月7日下午,计算机学院于明德楼N315召开以计风领航启新程,学业帮扶助成长为主题的学风建设大会暨“计风课堂”学业帮扶启动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全体辅导员,各班级学习委员、学生代表以及“计风学堂”帮扶团队成员参加此次大会。会议由辅导员杨敏敏主持。会上,朱文镇副深情寄语,他强调,“计风学堂”帮扶活动的开展,旨在为后进学生提供支持,提振信心,助力成长,激发学习热情,营造勤奋好学、乐于探究、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他叮嘱同学们,面对学业挑战,要坚定信念,摒弃懒惰,付诸实践,勇攀知识高峰。学术实践部夏一凡同学详细解读了学风建设月的活动方案,包括“班内互帮互助学风会议”“‘计风课堂’学业帮扶活动”和“优秀学习笔记评选”等内容,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通过活动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共同营造计算机学院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卢朱奕同学分享了在“计风学堂”助力下的成长历程,强调了心态、执行力、计划优化和专注课堂的重要性。帮扶活动学生导师袁浩钦和张馨钥分享了学习心得和帮扶
11月9日晚上,自动化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西苑红色驿站开展了以“党员标准与青年成长的发展”为主题的入党积极分子讨论交流会。主讲人为学生党员代表徐西洋,共34人参加会议。 徐西洋同志从“党员标准的核心内涵”“当前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党员标准对青年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几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一名优秀大学生党员的标准。他讲述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即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严守纪律和规矩,要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提到,每位青年学生都要牢记党员标准,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锤炼自己,致力成为一名“四讲四有”新时代学生党员,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讨论环节中,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庄洪榜讲到:“党员标准是青年成长的灯塔,它指引着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砥砺前行。通过此次交流,我加深了对党员标准的认识,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会严格遵循党员标准,对党忠贞不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交流结束,全体同志一起观看红色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同学们从志愿军们的英勇事迹中体会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党员标
为深入加强我校与优质生源基地中学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指导与服务高中学生,吸引更多优质生源,11月4日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姜峰,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秦书乐,辅导员吴小泉和吉薛白宁一行走访昆山市第一中学和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姜峰一行先后与昆山市第一中学和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学校领导进行座谈,详细介绍我校的办学历程、专业特色、学生培养情况以及2024年招录情况,感谢两所中学对我校招宣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向两所中学的师生发出邀请,欢迎大家走进南信大,近距离了解南信大。恰逢昆山市第一中学百年校庆,姜峰一行受邀参与该校百年校庆系列活动,在昆山市第一中学校长还胜元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深入了解该校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办学成绩和特色亮点。姜峰为昆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作题为《群体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科普讲座。他从人工智能的演化、人工智能在无人机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和科研成果,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人工智能的热情。他还详细解读了我校的高考招生
为加强与优质生源基地中学间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更好指导与服务高中学生,吸引更多优质生源,11月12日人工智能学院杨强教授、付龙海一行前往江苏省太仓沙溪高级中学开展常态化招生宣传暨“教授进中学”科普讲座活动。杨强以“AI探险家:解密人工智能的秘密世界与人类的未来之旅”为题,给沙溪高级中学高二年级800余位同学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人工智能报告。他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发展动力、广泛应用、社会伦理、发展前景和我们怎么做”等几个方面入手,以用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精彩的视频,向参会的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科技感满满却又贴近生活的人工智能世界,使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兴趣。杨强还鼓励同学们未来积极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并投身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之中。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讲座让更多高中生了解了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接触了科技前沿知识。太仓沙溪高级中学是我校的优质生源基地,近年来为我校输送了一批优秀学子。此次科普讲座拉近了学校与生源中学之间的距离,加强两校的交流与合作,也让中学学子切实感受到大学科研精神和科技的魅力,为他们进一步了解、认可和加入南信大提供了契机,同时还为今后的招生宣传
11月8日下午,应急管理学院召开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推进会,邀请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深教授陈敏东和青年教师王辰宇作报告,学院申报基金的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副院长汪俊峰教授主持。 两位特邀嘉宾毫无保留地从两个不同高维度,深入浅出地给应急管理学院的老师们介绍了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各项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会评专家,陈敏东教授指出,撰写申报书时需要考虑清楚四个问题:你想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做?你如何去做?你以前做过什么?申报书的整体布局就是要把这四个问题想清楚并表达清楚。他从评审专家的角度提醒大家项目选题的重要性。他说,评审人看申报书的顺序为先看题目,再看摘要,最后看内容。因此,题目就是灵魂,是给专家的第一印象。题目一定要吸引人,要让评审专家感觉到有新意和研究价值,同时选题不能过大、太泛、太细、太难,而应充分体现前沿、交叉、精练、醒目的方针。在申报方法上,陈教授从研究内容如何构思、如何撰写提纲和摘要、怎样突出项目的特色和创新点等各方面进行讲解,并为大家分享了撰写基金申报书方方面面的技巧和窍门。最后,他为大家总结了获得资助的决定因素。 王辰宇老师
传承英烈精神,筑牢信念之基。教师教育学院于11月3日开展“青马工程”第二次培训,党校学联宣讲队徐梓杰受邀主讲,院青马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培训由院学生会组织发展部副部长顾德丰主持。徐梓杰以“赓续红色精神,锤炼钢铁意志”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关于袁咨桐、许包野、成贻宾三位雨花台烈士的红色事迹。通过生动的宣讲,他带领学员们回溯历史,了解革命之路道阻且长,体悟雨花英烈的革命意志和牺牲精神。学员们与革命先烈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为革命先烈的坚定无畏深深动容。在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中,同学们学到了大无畏的革命意志、乐观进取的革命态度和为国为民的革命品格。通过本次培训,教师院青马学员对雨花英烈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广大青年学生将汲取奋斗精神,赓续红色传统,带着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继续前行。教师教育学院将以“‘青马工程’培训班”为抓手,持续开展好思想引领工作,以学促思,以学促干。培训现场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精神,加强支部党员党性修养,深化青年学子爱国主义情怀。11月10日上午,国防科大六十三所联培研究生党支部全体党员赴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雨花英烈 赓续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全体党员先后参观了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地、雨花台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场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深入了解了雨花台作为中国革命历史重要见证地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在烈士纪念碑前,大家瞻仰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在最后的座谈环节中,支部党员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表示要将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在民族危难之际英勇斗争、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参观雨花台革命历史陈列馆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2024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4周年纪念日,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11月7日,电子信息工程系本科生第二、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赴南钢影剧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志愿军》三部曲系列电影第二部,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面对近5万“联合国军”的进攻时,2.5万将士浴血奋战,坚守阵地12个昼夜,最终成功粉碎敌人阴谋,稳住了朝鲜战场局势的英勇事迹。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节,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激昂、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雄场景,深刻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以及志愿军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小我”融入“大我”,扛起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使命担当。观影过程中,大家共同回顾了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以心系祖国、保卫和平、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捍卫祖国的坚定信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