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为了帮助2024级新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11月4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组织开展“从心出发 沐光而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本次活动主讲人为校心理中心老师李文浩,电信院全体新生及辅导员老师参加本次活动。李文浩围绕压力管理、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处理等不同方面具体分析了问题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提供了很多缓解压力与内耗的实用小技巧。他通过小游戏帮助同学们关注“压力”,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他详细给大家介绍了压力的来源、表现以及压力与情绪的关系。同时,他鼓励在座的新生们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大学生活刚刚拉开序幕,不同个体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他希望同学们学会自我调节,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最后,他祝全体电信院新生们拥有一个难忘充实的大学生活。同学们会后纷纷表示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及时沟通,自我调节,多参加体育锻炼,丰富课余生活。本次讲座成功举
为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认识就业环境,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11月10日下午,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开展了“繁星引航”研究生就业经验分享会。本次会议邀请到三位2024届优秀毕业生:张广星、崔汪安寅和杨访问进行经验分享,研究生辅导员郭亚林和学院研究生参加活动。活动伊始,三位学长分别从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路径的角度出发,与研究生们深入交流了求职和深造的经历和在校期间的学术和实践准备等。崔汪安寅就职于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他从企业就业的视角,重点讲述了如何在科技创新领域寻找机会;张广星就职于安徽科技学院,他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高校入职和职业发展的心得,详细分析了高校就业的特点与职业成长路径;杨访问升学北京师范大学,他从学术深造的角度介绍了升博过程中的要点及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的心得。三位优秀毕业生不同的职业选择,为研究生们开拓了多样化职业选择的思路。在互动问答环节,研究生们围绕职业选择、考博备考、职场发展等问题与优秀毕业生展开深入交流。同学们关注的问题涉及如何规划学术与实践活动以增强竞争力、如何平衡个人兴趣与市场需求、如何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中保持优势等。三位优秀毕业生结合自身的切
为增进班级凝聚力,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情操,11月11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露月拾秋,叶语寄情”心理拼贴画活动,24级新生班级参与此次活动。活动前期,各班精心挑选散落在南信大校园里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落叶。24级给排水1班的同学们四五分成一个小组,共同合作,让秋天在一张张画中显露;24级环境生态工程1班同学们分享各自构思贴画的内容与主题,并进行贴画的模版展示;24级环境类1班用自己摘取的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树叶,创作属于自己的拼贴画;24环境类2班用创作自己的树叶拼贴画,展示自己的巧思与丰富的内心世界;24环境类3班通过“你画我猜”和“谁是卧底”两个破冰小游戏活跃团体氛围,将树叶拼凑出一幅幅靓丽的艺术作品。此次活动共完52幅作品,其中名为《在自由中追寻温暖》的作品以剪碎的树叶拼凑而成的英文单词“autumn”和一半剪碎的梧桐叶记录它们从枝头飘落的轨迹。右上角的小熊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仿伴能够洞察人的心田,用无声的语言给予最真挚的安慰和鼓励。画面下方则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英文缩写“NUIST”,代表南信大是温暖的归宿,大家自由地翱翔其中。此次心理拼贴画活动以一种新颖有
为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11月6日至7日,自动化学院2024年下半年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及部分学生党员分两批前往六合区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志愿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与孩子们亲切地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用关爱驱散他们孤独与不安,为原本枯燥的康复训练增添了乐趣。活动进行中,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表达心中所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五彩斑斓的色彩在纸上跳跃,一幅幅充满童趣和创意的画作跃然纸上,每一幅画都见证了孩子们在康复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也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纯真与梦想。活动结束后,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学生曾双怡表示:“看到孩子们这么高兴,我们深深体会到这次志愿服务的价值。我们希望能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爱和陪伴。”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康复中的孩子带来了难忘的快乐时光,也体现了青年大学生党员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决心。在日后的党员学习教育中,自动化学院将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提高党员志愿服务意识,引领党员担当作为、回馈社会,有效发挥党员一面旗先锋模范作用。
11月5日上午,自动化学院智控研学社在学科3号楼N301会议室举办第二十四期研究生自慧沙龙,本次活动邀请到我院参与第二届中国自动化学会博士学术交流会的博士生陈城、陈佳昕、陈晨和曹益畅等四位同学分享研究成果与参会心得。本次沙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学子参与。活动由院研会学术科创部李蒙主持。 2022级环境感知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生陈城为大家作了题为“复合全局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的无人机抗干扰及无传感控制”的成果报告,提出了针对微型无人机任务中多源干扰问题的创新控制方案,展示了在系统建模、状态观测和控制器设计方面的进展及方案的干扰抑制效果。 2023级环境感知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生陈佳昕分享了“多智能体有限时域H∞一致性控制:处理AF中继网络”的成果报告。他研究了基于放大转发(AF)中继协议的时变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控制问题,结合数学建模和先进算法,提升了系统在噪声干扰下的鲁棒性。 2022级博士研究生陈晨通过线上方式分享了“智能控制飞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成果。此外,他还向参会学生分享了自己参加第二届中国自动化学会博士学术交流会的心得,并详细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背景、
11月4日至5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刘骥平教授应我校海洋科学学院极地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所的邀请访问海洋学院。刘骥平教授在短短两天的访问期间,与我院的多名老师及研究生针对科研选题、目前极地研究、全球变化、海洋经圈环流方向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一对一讨论。在访问期间,陈海山校长及王会军院士和刘骥平教授也进行了交流。从2018年开始,刘骥平教授就和我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海洋学院及大气学院的部分老师参加了刘骥平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高分辨率海冰模式的研发”,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11月5日下午,刘教授在文德楼S519作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 new sea ice model adapting to rapid polar changes”的报告。报告由海洋科学学院王晓春教授主持。报告中,刘骥平教授对海冰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过去五年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所做的工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北极海冰的减少是当前极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的气候模式模拟的北极海冰状况与观测有较大差距。刘骥平教授将海冰模式中的物理学过程分为多尺度变化的热力学过程和动力
中国海洋大学陈显尧教授于2024年11月4日下午15:30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文德楼S519成功举办了一场题为“气候系统的临界点与AMOC变异”的百川学术海洋前沿讲座。本次讲座由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积极参与。陈显尧教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物理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减缓”、大洋热盐环流(AMOC)、北极快速变暖机理、全球海平面变化与海洋年代际变异机制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他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并多次入选中国高校和中国海洋的十大科技进展。在本次讲座中,陈显尧教授深入探讨了气候系统中的临界点问题,特别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的变异。AMOC作为全球热盐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系统的能量收支平衡起着关键作用。陈教授的报告不仅揭示了AMOC变异的机制,还讨论了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为理解AMOC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讲座结束后,陈显尧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类双创竞赛的热情,鼓励同学们探索未知、挑战极限,11月4日,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科学与技术协会在揽江楼N303教室举办“重明守万象,漫缘护千网”CTF竞赛经验分享会。分享会邀请校重明安全协会张景源同学主讲,来自不同专业的百余位同学参加活动。张景源是我校CTF集训队WEB方向学生负责人,曾获网络安全方向CISP-PTE认证(渗透测试工程师),在CTF竞赛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历和深厚的知识储备。他从CTF竞赛简介与大赛背景出发,向同学们详细介绍CTF竞赛的筹备、报名、参赛的各个流程以及其具体的三种竞赛模式,同时对与CTF相关的诸多赛事与知名团队进行拓展补充。张景源以实际项目为例,联系WEB3.0技术,向同学们一一讲解“逆向、加密、杂项、PWN、WEB”等方向,并举例“对应数据的调用和支付漏洞中对数据包的拦截修改”向同学们展示其具体实践。最后,张景源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CTF竞赛中,以赛促学,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对CTF竞赛以及网络安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参与竞赛的热情,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将继续以“计风讲堂”
为进一步加强对优质生源的培养,帮助优质生源基地学子更好适应校园生活,11月上旬,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陆续召开了泰州姜堰、靖江等地优质生源基地中学学子座谈会,相关地区招生宣传主要负责辅导员和40余位优质生源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会上,高年级优秀学子从大学规划、课业学习、科研论文、社会实践、“母校行”活动经验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感悟,鼓励大家锐意进取,勇敢书写属于自己的信大篇章。优质生源代表们从专业课程、文体活动、学生工作等方面畅谈入校以来的感受,就遇到的困难困惑与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们认真倾听,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与温暖,增强了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座谈会最后,老师们勉励新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学涯规划;要提高综合能力,多参与各类双创竞赛;要保持健康体魄,养成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把个人命运融入时代发展大局,争当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的信大青年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始终对泰州生源地学生予以高度关心关爱和持续教育引导,始终与生源地中学保持密切联系。后续招生工作中,学院将进一步优化招生宣传流程,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切实助力学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有效结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共融提升,11月6日下午,雷丁学院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第一党支部和第二党支部在雷丁楼N314会议室召开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联学交流会暨“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专题党课。雷丁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栋、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海君出席会议,雷丁学院在校师生党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王海君主持。郭栋以“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为题讲授专题党课。郭栋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找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明确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方向;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谋划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激发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战略动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将建成教育强国摆在首要位置,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使命责任。他指出,学院师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