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3月19日,大气院于南气园开展了大气相“愈”心理健康集市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参与性强,针对性强,吸引众多同学参与。活动设置“解忧风铃 ”“爱意流动”和“心语漂流”等环节。同学们在风铃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并悬挂在活动现场,寓意着烦恼随风飘散。此外大家蘸取彩色印泥,在勇气展示板上留下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指纹印记,充分表达自我、传递情感,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学们还将记录心愿梦想、温暖语句、美好祝福的纸条放入漂流瓶中,进行交换和传递。小小的心语漂流瓶承载着满满的希望,为大家提供了倾诉心声、传递温暖的平台。本次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缓解了同学们学习生活压力,增进了同学们的情谊。未来,大气院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心理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心理育人质量,以互动式、体验式、浸润式教育方式,持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活动现场
3月21日,南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卢志勇、财务处处长王夏强、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海军、继续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陈媛一行代表团莅临我校,进行调研交流。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财务处副处长方荣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玉生主持。施威对南通大学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历史发展进程,阐述了继续教育学院在成人教育、同等学历申硕、自考助学、出国留学、教育培训等五大业务板块的布局与成就,分享了2+2国际本科项目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学生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卢志勇对我校继续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南通大学与我校在继续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共同的发展目标。南通大学计划在出国留学培训、校际合作办学等领域持续深化发展。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方荣重点介绍了学校收支分类管理及继续教育全成本核算体系,强调通过动态监控资金效益,构建业务适配的财务保障机制,既严格防控办学风险,又为学历教育、留学培训等业务拓展提供精准资金保障。在交流环节中,双方就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同等学历申硕的政策导向、自考助学的市场
2025年3月20日,上海万一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万一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主任陈峰、市场部刘杰、培训部符佳骏、校企共建实习生代表王梓、聂子栋,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学院党委书记成芳、副院长顾湘、院长助理袁成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顾湘主持。会议现场会议伊始,薛勇代表学院对上海万一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学院的成立背景、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学科布局、校企合作、本硕博培养体系、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他强调,学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应急管理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他期望通过与上海万一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共同推动应急管理领域的发展。薛勇介绍学院情况随后,陈峰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业务领域,他指出,公司专注于应急管理综合服务、应急安全科普实训、应急装备研发生产、应急场馆规划建设及应急救援服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优势。他强调,公司在应急安全科普实训和应急救援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希望通过与学院的合作,推动应急管理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
3月23日下午,软件学院在文园社区109举办捐书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展开,以“集书绘梦,墨香流传”为主题,旨在通过书籍捐赠的方式,传递知识与爱心,为社会图书资源注入新的活力。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活动当天,软件学院学生会同学早早布置好了现场,摆放在桌上的各种精美礼品,吸引了许多路过的学生。活动开始后,同学们纷纷带来了自己闲置的书籍。这些书籍种类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既有经典名著,也有畅销读物。捐赠者还在明信片或书籍扉页上留言,并将明信片夹入书本之中,希望给予后来的读者以启发与温暖。随后,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登记相关信息。学院为每一位捐赠的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精美礼品,以表达感谢之情。 本次活动共收到捐赠图书40余本,这些书籍将被整理归类后捐赠给软件学院的校外合作实践基地,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此次捐书活动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图书资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高校的社会责任,也让闲置的书籍重新焕发生机,实现资源共享与循环利用。 “集书绘梦,墨香流传”捐书活动不仅是一次书籍的传递,更是一次爱心与梦想的接力。通过此次活动,南信大软
3月19日,海洋科学学院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举办了“职海扬帆·智领未来”专题就业指导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国电南自人力资源部主任李维为主讲嘉宾,学院党委书记陈相勤、副书记水泱、研究生辅导员任尤楠、全体2024级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参加此次活动。李维首先以“中国电力自动化产业的摇篮”为切入点,介绍了国电南自的历史沿革与行业地位,并且以招聘者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当下就业形势,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李维强调,国企与高校需在“需求端”与“供给端”间找准交叉点。他以海上风电为例,指出该领域亟需兼具海洋工程背景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海上风电涉及海洋环境建模、装备防腐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多学科交叉,高校可依托科研项目与企业联合攻关,定向培养适配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作为拥有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资深专家,李维以多年的招聘经验,向在场同学总结了多个宝贵的建议,他还对学生的现场提问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解答。陈相勤对活动进行总结,他高度评价国电南自的技术水平与人才培养理念,并鼓励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次活
3月22日下午,软件学院在西苑操场举办“以风为墨,绘就春日浪漫”风筝创新绘活动,旨在通过放风筝的方式,让同学们亲近自然、感受春天气息,增强彼此友谊合作,享受春日乐趣。活动吸引了来自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同学的积极参与。学院早早准备好的自制风筝材料包,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活动开始后,大家领取风筝材料包后,发挥创意,绘制自己的个性化风筝,许下春日愿望与祝福。学院学生会同学在一旁提供指导与帮助,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顺利完成风筝制作。随后,同学们转移到西苑操场,享受放飞风筝的快乐。在自由放飞的过程中,同学们交流经验、分享乐趣,气氛融洽而愉快。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学工处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不仅让大家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学习压力,也通过风筝制作与放飞的互动,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了集体友谊。此外,活动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制风筝展现活泼个性、寄予春日祝福。DIY绘制放飞梦想
3月19日上午,应急管理学院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心支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参加此次签约仪式的有平安财险南京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朱晓明 、平安财险江苏分公司风控负责人李志远、平安财险南京安责险项目负责人、业务经理林玉鲁、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法人代表兼秘书长杨小刚、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执行秘书长宋裕祥、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江北新区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朱兆华、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虞汉华、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江北新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纪建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薛勇、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海波、副院长顾湘、院长助理王金虎、院长助理袁成。共建签约仪式由徐海波主持。会议伊始,顾湘从建设背景、管理机制、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行业贡献和合作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她表示学院依托学校“大气科学”A+学科优势,聚焦气象灾害链生复合灾害研究,2022年获批省级重点应急管理学院,现正以“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高端人才集聚地”为目标加速发展,积极相应国家应急战略需求,与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共建“国家气象减灾实践平台”,参与制定气象灾害预警标准。研发成果应
3月19日,海洋科学学院举办“海洋之声·海韵讲堂”第1期,本次讲座邀请海洋技术系潘亦鹏老师做主题为“智能海洋航行器”讲座。讲座伊始,潘亦鹏通过一艘印有“Rolls-Royce”标识的集装箱船图片,引出智能海洋航行器的主题。他依据CCS《智能船舶规范》,详细解释了智能船舶的定义,通过各种图片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智能海洋航行器,让同学们对智能海洋航行器有了直观认识。在谈及船舶智能化的意义时,潘亦鹏指出基于先进感知技术、数据处理分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船舶智能化能够实现辅助决策、远程遥控和无人自主控制功能,使得船舶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更加安全、经济、高效。最后,潘亦鹏分享了实际应用案例,如2023年亚运会亚帆赛安保工作中应用的无人艇/无人机协同巡检系统,同学们通过视频切实感受到智能海洋航行器在实际场景中的重要作用。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海洋学子对智能海洋航行器领域的认知,领略到了海洋科技的魅力,也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海洋科学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海洋科学学院将依托“海洋之声·海韵讲堂”搭建师生学术交流平台,打破知识壁垒,激发同学们的学术兴趣
3月19日,雷丁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南信大附属幼儿园给小朋友们做了关于24节气的系列宣讲,与小朋友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首先,志愿者顾旭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春分节气。她用竖蛋的故事引出了春分,之后又详细介绍了春分的习俗如:立蛋、吃春菜,放风筝等等。最后,她和小朋友们分享了《村居》《春分日》两首诗词。小朋友们积极配合,课堂氛围其乐融融。志愿者徐敏给小朋友详细介绍了清明的由来、传说、三候、农事、习俗等。最后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一起朗诵诗词《清明》,小朋友稚嫩的童声响彻整个教室。这场充满童趣的节气宣讲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小朋友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心中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陪伴小朋友们茁壮成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3月18日,2025年第3期全球视野与学术素养提升讲堂特别邀请到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孙艳做学术报告,与雷丁学院大气科学专业学子一同探索气象服务的无限可能。雷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锦主持报告会。孙艳老师作为全国十大气象科普创客成员,深耕于气象科普领域,从事公众气象服务已有17余年,其主持作品获省部级奖项已达20余项,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气象传播运营策划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次报告会,孙艳老师围绕“全媒体时代下气象公众服务运营策划及创作技巧”的主题,分享在全媒体时代下如何创新气象服务形式,展示大气科学专业在公众服务赛道上的新风采。报告会伊始,孙艳老师介绍了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并指出专业气象服务作为具有引领作用的前瞻性领域,不仅涵盖交通、能源、铁塔铁路、森林火险等传统服务范围,在全媒体时代还能为生态牧场、文物保护等特殊行业保驾护航,这样的新变化也极大激发了社会对气象人才的需求。在孙艳老师专攻的公众气象服务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则更为多元,通过气象、大数据等不同学科的交叉协同,公众服务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并得到公众的认可,做到有料、有效、有趣、有温度。如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