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北京设技桥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泰国格乐大学国际艺术学院副院长、建筑设计正高级工程师侯立斌博士应邀来艺术学院开展《新时代 新思维——设计师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纯成、设计艺术系的部分教师和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到场聆听讲座,讲座由设计艺术系副主任(主持工作)高原主持。合影高原主持讲座讲座中,侯立斌博士基于个性化、共生性、社群经济、绿色发展的新时代特征,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社会等“新物种”的出现,结合当今城市从规模到质量、从功能到人文、从经济到文化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成功的设计师应该快速完成从模仿到创新、从设计项目的配角到主角、从设计的物质功能满足到文化精神回归三大思维的改变。为满足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侯博士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来提升具有“大师的手”“哲人的脑”“演员的脸”“警察的眼”“律师的嘴”“快递的腿”的综合职业素质。同时,侯博士分享了设计师成长四部曲——助理设计师、深化设计师、主案设计师到设计总监的成长历程和工作职责规范。答疑环节讲座结束后的答疑环节,同学们就未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职场规则、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等热点问题进行提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支部党员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2024年3月19日下午,长望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了“厉害了,我的国”主题党日观影活动。本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展示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在观影的过程中,学生党员们被眼前的一幕幕场景所感动:一座座跨海大桥如巨龙般腾跃于碧波之上,一艘艘国产航母劈波斩浪驶向深蓝,一颗颗北斗卫星编织成网闪耀苍穹。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不仅记录着这个时代的伟大成就,更折射出亿万普通劳动者用双手托举起的中国梦。每一个宏大的工程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平凡人的汗水与智慧;每一项惊人的突破之中,都镌刻着普通建设者的坚守与执着。那些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为了国家建设而日夜奋战的工人,在基层默默付出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都有着一颗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心,都是这个时代的英
近日,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报告厅内气氛热烈,一场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冯彦教授带来的地球磁场科普讲座在这里精彩上演。讲座开篇,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地球磁场来源的三维剖面图,深入浅出地讲解地球磁场源于地球液态外核的发电机过程,强调其作为“生命盾牌”的关键作用,“若缺失磁层保护,大气层将被剥离,地球恐如火星般荒芜”。为了让同学们对空间天气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冯教授借助科学动画、历史数据,向同学们演示了地磁场1600年至2000年的变迁,用动画重现“地球保卫时刻”以及地磁导航千年的跨越。在冯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深入探索了地球磁场的奥秘,揭示了这一“隐形护盾”背后的科学奥秘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讲座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们也积极参与互动,“很久很久以后地球磁场会不会消失?”、“地球板块运动与磁场有关系吗?”,化身“地球科学家”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空间天气团队历年来致力于空间天气知识的科普活动,团队在吕建永老师的带领下多次走进南京市田家炳中学、南京29中等中学,揭秘空间天气那些事,让“高冷的”空间天气知识亲切有趣,也在中学生心里播下探求宇宙星空的
3月19日,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袁凯强、书记韦胜军、河南大中专就业促进会秘书长刘俊生、河南省三融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东亚、主任宁惠恩等一行五人莅临我校,进行调研交流。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主持座谈会。施威对河南大学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国际教育、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工作。他指出,尽管我校继续教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业务范围涵盖成人教育、自考助学、出国留学、教育培训、同等学历申硕等,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已跃居省内前列。他重点介绍了2+2国际本科项目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学生培养方面的举措。袁凯强对我校的热情接待和经验分享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业务开展情况。他指出,河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拥有70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职业认证“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办学体系,并在“河大特色、中原风格”的继续教育品牌矩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强调,河南大学将继续在出国留学培训等领域深化发展,期望与我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进步。双方代表就项目招生、学生管理、师资配备、学位认证、项目合作等议题进行了
为加强学院学生心理委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学院心理服务体系,3月19日下午,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在北辰楼314开展了“星语润心”心理委员培训会,学院辅导员、心理委员参加会议。会议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心理辅导员郭亚林详细介绍了春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心理危机的预警对象特点、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和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强调春季学期学生可能遇到的现实困境和季节性因素对人的情绪产生的影响,引导全体心理委员加强对心理危机症状的了解和识别,及时发现班级需要关注的同学并及时向辅导员反馈。随后,郭老师就学院的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向同学们说明,引导心理委员联合副班主任、宿舍心理气象员、研究生机房负责人共同做好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本科生年级辅导员石婧、王玄芝分别就学院目前学生的心理工作的现状、心理委员的自我关怀、心理委员如何下沉学生群体、心理委员建立班级同学心理画像等具体问题、方法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本次“星语润心”心理委员培训会,进一步增强了心理委员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当好班级心理“守门员”。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建设,积极构建“发展型-预防型-干预型-康复型”四维服务体系。
3月13日下午雷丁学院举办本期全球视野与学术素养提升讲堂,特别邀请到雷丁大学Aaron Woodcock老师做学术报告,讲述沟通的力量,帮助雷丁学子提升语言和沟通技巧。雷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锦主持报告会。Aaron Woodcock作为雷丁大学讲师,专门从事ESAP英语教学,拥有超过10年与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一起工作的经验。本次报告中,Aaron Woodcock以统计学先驱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和数学家汉娜·弗莱为例,生动展现了有效的沟通如何在历史和现代人物的成功中发挥关键作用,引出沟通能力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讨论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分享在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思在沟通中的不足,同时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Aaron Woodcock讲述了提升有效沟通的实用技巧,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学术及职业生涯中通过交流技巧提高沟通效率。报告最后,Aaron Woodcock指出,提升沟通交流水平对学术和职业成功至关重要,他鼓励同学们在语言课上勇于表达自我,锻炼沟通能力。周锦副院长也寄语在座同学,打好语言基础,提升沟通技能。最后,同学们通过扫描二维码,积极填写对此次讲座的反馈以
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办公软件实战能力,助力计算机二级考试备考,自动化院科协于3月8日在学科三号楼S302启动本学期首次双创实践班课程。本次课程聚焦MS Office高级功能与二级考试指导,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结合,帮助学员掌握职场与竞赛中的核心技能。 本次的主讲人自动化学院科协助教朱旭同学首先介绍了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MS Office高级应用)的考试结构、题型分值及评分标准,强调操作题占比80%的重要性。备考流程建议分为三阶段:基础功能巩固、真题专项突破、模拟考试查漏,并推荐了官方教材与模拟考试平台的使用方法。接着课程着手于Excel的进阶函数。主要是四大核心函数:SUM:多区域智能求和与快捷键应用,IFERROR:数据清洗中错误值屏蔽处理,VLOOKUP:跨表数据精准匹配(强调绝对引用$符号),MID:身份证号提取生日、性别等字段解析。朱旭通过员工绩效表案例,帮助学员实操了函数嵌套(如VLOOKUP+MID组合应用),掌握数据透视表快速汇总技巧。朱旭还讲解了word如何高效排版,包括三大核心操作:多级列表与样式批量管理,分节符控制页眉页脚差异化,题注/交叉引用实现
为积极搭建我院副班主任成长交流平台,夯实副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进协同育人,3月19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临江楼A104会议室举行学院副班主任工作培训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学工处学生管理科副科长张伟作为培训嘉宾,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大一、大二辅导员老师和全体副班主任参会。会议由学办副主任张学会主持。朱文镇在讲话中指出,副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补充,是学院学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他希望从研究生群体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副班主任们能利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投身学生工作的热忱,深入所带班级,关注学生需求,使用新融媒体工具创新班级管理。朱文镇特别提醒副班主任们在工作中要把握适度原则,强化“红线”意识,畅通反馈渠道,配合辅导员、班主任更好地履行班级管理职责,提升自身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张伟以《角色与责任:学生副班主任的自我定位与价值实现》为主题,给在场的副班主任深刻诠释了副班主任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生成长的同行者,也是思政育人的先锋队。张伟指出,副班主任要有情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利用同龄人的有利身份,更好地读懂学生,关注学生需求;工作中要有“一线”意识,经常深
为深入落实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要求,培育创新型实践人才,3月19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临江楼A101-102会议室举办双创工作会。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辅导员相晨、米新月,院科协全体成员及各班科创委员参会,会议由相晨主持。朱文镇以江苏创新生态为切入点,通过“为什么南京没有‘六小龙’”这一现实命题,向同学们讲解了创新创业对个人发展、学科建设、区域经济的复合价值。朱文镇强调,创新创业活动是锻炼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同学们要学以致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和各类学科竞赛,抓住一切机会,磨炼自身本领。会上,院科协主席团成员张翰尧在会上汇报了本学期科协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竞赛科普、科研指导等多个方面,并表示院科协将全力协助学院的双创工作。院科协部长团成员朱明天向大家介绍了计算机专业较为热门的12个学科竞赛,并以时间线为序,介绍了各项赛事的开展时间,让大家对这些赛事有了基本的了解。最后,相晨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针对推免加分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和学科竞赛的重要性。本次会议明确了学院接下来关于双创工作的部署,激发了同学们投身创新创业活动的热
为深入贯彻学校关于落实服务江苏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推动校地融合发展,3月17日至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教授、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耿东生教授率跨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自动化学院六学院的十人教授学者代表团,赴南通市开展考察交流。在如东县副县长戴峰、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副书记严频等地方领导及校友南通市气象局局长严迎春的陪同下,代表团深入走访九家涉海企业及吕泗国家基准气候站。随后,在南通市海洋发展局、南通市气象局等单位参加四次专题座谈会,为校地合作注入新动能。代表团紧扣南通海洋经济发展脉搏,先后调研中石油LNG接收站、桐昆聚酯一体化基地、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华能南通煤电清洁转型工程等海洋经济与新能源领域标杆企业,详细了解南通市在港口经济、氢能开发、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实践成果。走进江苏卫华海洋重工、南通通洋港口及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实地考察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智能制造场景,为产学研合作夯实基础。在南通市海洋发展局、气象局、东南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及南信大南通研究院,围绕学校在海洋气象、海洋能源、智能装备等优势学科领域召开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