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世界气象日的到来,让校园学子们了解气象知识,感受气象魅力,龙山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预热活动,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积极参与。在线上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提交了展现气象之美的照片等作品。这些作品或捕捉到了绚丽的彩虹,或记录下了壮观的云海,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中气象的魅力。线下活动同样精彩纷呈。3月16日下午在尚贤楼前的草坪设置了活动摊位,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参与知识答题,通过回答有关气象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气象知识的了解。此外,还有激动人心的抽奖环节,参与抽奖就可以获得精美奖品。制作晴雨花和写明信片活动也广获好评,同学们亲手制作晴雨花,见证花瓣随空气湿度变换色彩,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气象的奇妙变化,并用明信片写下对美好气象的祝福与期待,工作人员将这些明信片挂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次世界气象日预热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大家对气象的关注和认识,也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气象日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相信通过这次的活动,同学们会更加关注气象变化,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年3月13日晚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学相关政策,搭建学生与海外院校及海外校友的交流平台,教师教育学院在滨江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留学政策宣讲与咨询会。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政策宣讲环节,活动特邀新东方的马老师深入分析了当前留学趋势、政策变化、申请要求及热门留学国家的教育优势,分享了不同专业的成功案例,为教师教育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此外,学业规划师项老师介绍了雅思和托福的“隐藏功能”及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提升考研保研竞争力。二是校友分享环节,2023级英语(师范)庄一雯同学,结合自身的学习获奖经验和海外的交流经历,鼓励教师院激励在场学子勇敢追梦,体验人生,同时也提供了实用的海外学习和生活建议。活动结束后,有留学意向的学生与留学顾问有序进行一对一交流,同学们更加明确了申学目标。此次留学咨询会的成功举办,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留学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了学院国际化升学,持续推进高质量就业。
为帮助学生明晰教师编制考试方向,提升备考能力,3月12日晚,教师教育学院在滨江楼报告厅举办“教师考编政策解析与备考策略”专题讲座。学院2022级本科生及2023级研究生共同参与学习,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薛艳受邀担任主讲嘉宾。讲座中,薛艳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围绕教师编制考试的政策趋势、报考流程、笔试面试技巧及心理调适策略展开系统讲解。她指出,考编不仅是专业能力的检验,更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建议学生立足学科知识积累,同步关注教育热点和政策动态,同时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实战能力。针对备考压力问题,薛艳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目标拆解”“积极心理暗示”等科学方法,鼓励学生建立合理规划,保持平稳心态。互动环节,学生就“跨地区考编政策差异”“面试试讲评分要点”等踊跃提问,薛艳逐一解答并结合案例给出针对性建议。讲座内容详实,不仅让学生对考编流程有了清晰认识,更学到了化解焦虑的方法,增添了未来备考信心。教师教育学院始终重视学生职业发展指导,通过常态化举办考编、考研、公考等专题活动,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助力学子提升就业竞争力。学院后续将持续整合资源,为学生职业成长和规划发展保驾护航。讲座现场
用今日之规划,启航明日之成长。为了鼓励学生明确学期目标,提升学习规划能力,长望学院于近期举办了以“时光之约——以信为舟”为主题的时光胶囊活动。同学们在领取信封后,认真思考,将自己的期末目标书写在信纸上,并亲手投递入信箱。学院将把同学们这份对自己的希冀留存至学期末,通过对照反馈来增强同学们执行计划的行动力与责任感,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记录学期成长轨迹,传递“时间见证努力”的观点。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将会抽取“时光彩蛋”,赢取惊喜奖品。在一封封承载着同学们期末目标的信封中,长望学子们的规划路径清晰可见。据活动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0%的信件聚焦学业精进目标,涵盖高等数学突破90分英语四级600+冲刺等量化指标;约30%的同学将目光投向技能拓展领域,写下较为熟练掌握C语言完成气象观测设备实操训练等实践性规划;另有部分信件承载着成长愿景,如加入老师的科创团队坚持每日晨跑打卡精读10本专业经典著作等多元化目标。这些既包含短期突破又着眼长期发展的规划蓝图,既体现专业深耕的学术追求,又彰显了同学们全面发展的成长智慧。参加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有了更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学院财务报销与招标采购流程,提升教职工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沃特福德学院于3月14日上午举办财务政策专题宣讲培训会。培训会特邀学校财务处副处长丁妮、招标科副科长罗玉作专题讲解。培训会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丁媛媛主持。会上,丁妮围绕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展开系统讲解。她从学校财务整体架构、预算编制、经费使用、报销流程、内控要求等方面切入,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常见问题,重点解读了事业经费管理、差旅费报销标准、财务信息化平台操作等教职工关切的内容。丁妮强调,全体人员应树牢“红线意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高效透明。罗玉结合学校招标采购管理工作,详细介绍了货物服务采购、工程招标等业务流程的调整方向。她通过流程图与实例对比,解析了采购方式选择、合同签订规范、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罗玉表示,招标科将持续优化招标管理服务,为学校和学院的事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在交流环节,与会教职工就招生宣传相关招标、差旅报销、劳务发放等具体问题积极提问请教,财务处工作人员都逐一详细解答。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宣讲内容详实、贴近实际,对今后规范开展财务和采购工
为加强基层班级自治,强化协同育人机制,3月12日下午,龙山书院于理政楼404室举办“龙山有约”专项座谈活动——班长座谈会。龙山书院党委书记文亚平、学办主任汪瑶出席会议,2023级、2024级共30余名班长参加座谈。座谈会以问题为导向,文亚平向班长们提出几个问题,“怎么看待分数和全面发展”以及“班级在推动班级建设方面是否存在困难”等问题,各班班长立足实际,积极发言,分享班级管理与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场的老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逐一给出意见与建议,并表示书院将从丰富团学活动形式、优化课程安排流程、组织学习互助小组、邀请专业老师定期开展辅导讲座等方面改进工作,力争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本次座谈会充分展现了龙山书院对学生需求的重视,为未来解决实际问题、优化教学与管理提供了方向。书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落实改进措施,助力同学们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
3月17日7时00分,文学院于滨江楼南广场庄严举行“青春向国旗 文化铸初心”主题升旗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盛蔷,学办副主任冯国昌和2024级新生200余人齐聚现场。仪式由分团委书记张潇潇主持。仪式在铿锵的出旗步伐中拉开序幕,全体师生高唱国歌,注视国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高书记在致辞中强调,希望同学们以“紧扣时代脉搏”的自觉,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守护文明根脉”的担当,回应全球文明对话的深层命题;以“铭记历史镜鉴”的清醒,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王佳豪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他勉励学弟学妹们将“小我”的奋斗刻度对准“大我”的坐标轴,将备考的“文墨”链接教育强国的“脉搏”。随后,文学院朗诵队深情演绎诗歌《可爱的中国》。此次升旗仪式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同学们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科技创新素养,激发同学们对机器人研究、开发的兴趣,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于3月14日晚19点在文园社区红色驿站举办科创素养提升训练营第三期活动——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特邀2021级信息工程专业优秀学生徐建霞担任主讲嘉宾,以实践为舟,以创新为棹,引领同学们在竞赛之路上启航。徐建霞凭借荣获2023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一等奖的实战经验,从赛事核心要点剖析入手,系统解析备赛策略。通过其获奖项目的实例演示,她横向对比近三年赛题演变趋势,纵向解读省赛与国赛评分标准的差异,构建起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备赛框架,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精彩分享。在技术方面,徐建霞通过平面图与3D图,生动清晰地模拟了赛中城市场景里机器人的行动路线,展现了机器人在视觉识别巡线以及激光雷达检测的方式下自动形式的路径全貌。此外,在科普了赛事报名、成员分工和比赛流程后,她还分享了一些个人经验,她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利用赛前的现场测试环节,勘测现场是否存在不可抗力因素,假设各类突发状况并做好预案,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此次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
3月16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趣未来”科普志愿服务队赴盘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AI创想嘉年华,童年科技奇妙日”志愿服务,志愿者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互动、趣味展示和人工智能知识讲解,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学习氛围。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也展现了南信大学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课堂上,主讲老师庄瀚以亲切的话语介绍活动主题和流程,巧妙运用趣味提问,如“什么是AI?”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他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幽默风趣的讲解,使孩子们迅速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并积极融入互动环节。志愿者介绍“什么是AI?”在AI作诗环节,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纸上写下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如“春天”“梦想”“星空”等,为AI创作古诗提供灵感。志愿者们耐心引导孩子们使用人工智能APP,将这些关键词输入系统,见证人工智能如何快速生成一首首富有韵律和意境的诗作。当屏幕上出现AI生成的诗句时,孩子们惊喜不已,纷纷朗读并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这个过程让他们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
3月12日,2025年第1期全球视野与学术素养提升讲堂如期举行。本期特别邀请到雷丁大学教授David Ferreira向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作学术报告,雷丁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周锦主持本次报告会。David教授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曾在巴黎索邦大学完成博士学业,毕业后于2002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John Marshall团队,2013年正式加入雷丁大学气象系。他长期深耕于海洋动力学及海洋对地球气候调节机制研究,拥有丰富的耦合气候建模经验,并先后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在本次学术报告中,David教授围绕“海洋对极地气候的多重影响”的主题,详细解读了雷丁大学气象系的前沿领域研究。报告中,David教授以现代耦合气候模拟系统的应用为主线,讲述在气候研究中大气与海洋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明确指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激增是影响极地冰雪加速融化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这一趋势的模拟,不仅需要CMIP6等全球性气候比较项目的数据支撑,更需要借助世界各国的模拟系统的支持,从而综合得出准确的结果。此外,David教授指出南北极的气候预测影响因素不同,模拟的偏差也大不相同,现有气候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亟需加强,这为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