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学院财务报销与招标采购流程,大气物理学院于3月26日下午举办财务报销及招标采购业务解读会。解读会特邀财务处秦天宇老师、傅玲燕老师、罗玉老师作专题讲解。培训会由院办主任何蓓蓓主持。会上,秦天宇深入介绍了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智能报账模块和商旅出行模块的应用。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常见问题,并重点解读了经费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报销流程中常见的退单原因,目的是帮助老师们更规范地执行报销流程。傅玲燕围绕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使用细则以及科研经费管理风险点展开系统讲解。她阐释了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的核心目标,即优化报销流程、放宽预算科目控制,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经费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罗玉对学校招标采购的组织管理、政策执行以及招标采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她通过流程图与实例对比,解析了采购方式选择、合同签订规范、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罗玉表示,招标科将持续优化招标管理服务,为学校和学院的事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与会教职工就差旅报销、智能报账平台使用、异地办会等具体问题积极提问,三位老师都给予了详尽的解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导书院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全方位提高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月23日,龙山书院组织师生党员开展“仰先辈风骨,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今年是“巾帼英雄”秋瑾诞辰150周年,秋瑾为了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毅然投身革命事业,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名垂青史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书院党员和学生代表在绍兴市“古轩亭口”的秋瑾烈士纪念碑前,向“巾帼英雄”秋瑾的雕像敬献鲜花,缅怀英烈。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第二站大家走进鲁迅故里。鲁迅故里是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公布为国家级红色经典旅游景区,是鲁迅出生地及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处,由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祖居三部分组成。书院师生通过参观从“旁观者”“审视者”“俯瞰者”的外在视野,走向“与我有关”地深入学习。通过走进鲁迅当年生活的真实场景,更加直观地了解鲁迅先生的高尚情操,感受鲁迅先生站稳人民立场的浩然正气和唤醒民族觉醒的决绝勇气,厚植了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让鲁迅的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书院师生深入
为助力大学生成长,激发社会责任感,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于3月19日下午在晖园社区举办社区轮值系列活动--“风云志·青年行”气象精神读书会。学院郭建茂、刘洁、余璠老师出席活动,24级部分学生代表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在经典共读环节,同学们聚焦于气象科学家、杰出校友以及优秀气象工作者的生平事迹,精心挑选并共读了竺可桢、叶笃正等科学家“将一生献给祖国风云”的感人故事。有的同学分享了老一辈气象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凭借着对气象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不断探索气象规律,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故事;有的则讲述了杰出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运用所学气象知识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防灾减灾的经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气象人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紧接着,郭建茂老师分享了杰出校友陈镜明先生的事迹和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郭老师以“气象精神的时代表达”为主线,解读陈镜明院士的科研工作经历,并结合自身丰富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具象化呈现气象报国精神的发展脉络与时代价值,鼓励学生继承好、发扬好新时代气象报国精神。随后,余璠老师通过冯秀藻和欧阳海两位农业气象系创始人的故事,激励学生赓续气象
为丰富校园文体生活,促进师生互动交流,3月22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于教职工活动中心举办2024-2025学年“计宇轩昂”师生羽毛球交流赛。本次赛事吸引了学院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展现了计算机学子的青春风采。赛前,院学生会文体部严格遵循学校相关规定,在活动报备、赛程编排、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精细化部署。本次赛事涵盖男单、女单、男双、混双等项目,采用21分单局淘汰规则,赛前通过抽签确定对阵顺序。比赛中,选手们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育竞技水平。单打赛场高潮迭起,选手们灵活运用扣杀、吊球、高远球等技术,展现出精湛的控球技巧与敏捷的反应能力;双打赛场队员们密切配合,通过快速移动、精准传球和凌厉扣杀展开攻防对决。经过激烈角逐,姚羽佳、蔡治诚、刘广鑫、颜志雄、陈天正获得冠军,邢裕婷、陈晨、刘付旭、盛天宇、冯伟杰、田泽旭获得亚军,臧一丹、韩铭佳、李靖、秦洋、孙涛、储子翔获得季军。本次交流赛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宗旨,注重参与性与趣味性,让参赛者在轻松氛围中体验运动乐趣,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比赛全程洋溢着青春活力与欢声笑语,选手们在挥洒汗水中收获成长,在相互鼓励中深化友谊。计算机学院、网络空
2025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科普基地和实验室结合学院特色,围绕主题,向广大市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气象日当天,我院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的科普志愿团队在中国气象局开展了一场科普展示,这是实验室连续三年参加中国气象局举办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现场展示了实验室最新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太湖中尺度涡度通量网、官渡大气环境观测实验基地、新型温室气体监测仪器、温室气体天空地立体化多尺度观测体系、基于观测和模型方法的城镇化多尺度气候效应研究。互动环节中,观众们积极参与答题活动,学习聆听志愿者对于温室气体观测基地、监测仪器等方面知识的讲解。科普活动现场3月2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茶亭第一党支部和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科普基地联合南京市建邺北圩路社区党委,在南京市金基广场共同举办“绿色低碳生活,你我共同努力”主题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向市民传递气象防灾减灾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助力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全民网络。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许多市民针对天气、气候、节能减排等问题踊跃提问。科
3月21日,文学院院长赵霞、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雨、副院长杜玉生一行赴中国气象局调研交流,分别与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气象出版社就国际交流、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翻译服务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午,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相华、综合处处长张继文、双边处处长钱鑫接待我院来访。双方重点就国际会议与高端论坛服务、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气象术语国际标准化和跨文化传播研究进行了磋商。并在外事礼仪培训、会议文件翻译、海外气象机构实习、共建多语种气象术语联合实验室、联合申报国家级课题等方面的合作进行研讨,初步达成共识,共谋发展新篇章。 下午,气象出版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张斌、数字出版中心主任胡育峰、总编室高级主管郑乐乡接待我院来访。双方围绕国际气象出版、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洽谈了联合翻译《中国气象白皮书》《气象科技前沿丛书》等权威文献,合作编译《中国古代气象典籍精选》以及共建“全球气象知识共享平台”等相关事宜,并讨论设立“气象人文研究院”的可行性。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气象出版社各位领导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予以充分肯定,双方共同表示以后加大合作交流力度,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为了培养同学们对电子编程和硬件控制的兴趣,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3月15号的双创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子探索之旅悄然开启。自动化学院科协助教李泰带领同学们踏入了Arduino软件的奇妙世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电子技术的魅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电子领域深入探索的热情。课程开始,李泰从简单的蓝牙串口配置讲起,一步步拆解复杂原理,在黑板上绘制出清晰的线路图,又在电脑上实时演示操作步骤,让大家轻松理解通信奥秘。在李泰的指导下,同学们动手实践,随着代码输入完成,串口成功配置,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为后续实践操作筑牢根基。紧接着,制作亮灭小灯的环节开启,这是大家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初体验。李泰手持电路板,细致讲解线路连接与代码逻辑。同学们亲手见证小灯的亮起与熄灭,感受到电子编程带来的成就感。随后模拟信号控制小灯亮度实验,难度升级。大家围坐,热烈讨论调光思路,不断修改代码、调整参数。看着小灯从微亮逐渐变得耀眼,探索电子技术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眼中满是对未知的渴望 。最后登场的红黄绿流水灯项目,直接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随着程序运行,红、黄、绿三种色彩依次流动,宛
为促进大学生将焊接理论用于实践,加深对原理、材料、工艺的理解,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强化专业技能。自动化学院于3月15日至16日在学科三号楼举办了焊接技能与创新大赛。培训课程由科协技术部负责,他们将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简洁明了的示意图,从基础的焊接原理、焊材介绍、焊接设备操作以及焊接技巧四个方面开展。演示过程中,指导人员现场演示了焊接设备地启动调试以及焊锡流程,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元器件焊接的技术,为后续实操打下坚实基础。实训练习时,每一位成员使用电烙铁对全贴片焊接练习板进行焊锡。每一个步骤都按照标准严格执行,逐步由生涩走向熟练。实操过程中,指导人员会时刻关注同学们的操作,及时纠正问题,确保大家掌握正确的焊接手法和技巧。3月17日,比赛正式拉开序幕。此次焊接技能与创新大赛以“LED光控温控时钟”为赛题。现场气氛热烈紧张,选手手持焊枪,屏息凝神,在电路板上勾勒出错综复杂的线路。焊锡在350℃的高温下熔化,赛场弥漫着金属熔融的松香气息,焊枪尖端跃动着蓝紫色的电弧。时钟焊接元件灵活多变,极考验选手对不同元器件焊接操作的熟练程度,电阻、电容、灯
为增强书院学子对大气科学专业的认知,丰富实践经历并拓宽视野,龙山书院组织学院教工和20名学生代表于3月22日至23日赴绍兴开展“立足专业 躬身实践 淬炼青春”主题实践活动。3月22日,龙山书院一行来到了绍兴市气象局参观学习。首先,师生们来到气象观测场,近距离观察各类气象观测设备。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风速仪、风向标、雨量传感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数据采集方式,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随后,师生们参观了气象演播室,了解气象预报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流程。从气象数据的分析处理,到气象主播的台前播报,每一个环节都让大家感受到气象工作的严谨和细致。最后,师生们来到了气象台,沈晓玲高工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天气预报预警平台的运行情况以及日常预报业务工作流程,展示了如何通过气象雷达等观测仪器生成的图像数据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活动不仅让龙山书院的师生们收获了丰富的气象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气象科学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活动,深入探索气象科学的奥秘,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同学们明确未来目标,龙山书院于2025年3月20日在理政楼204举办了第七十四期龙山师说——“就业升学不迷茫,未来为你们而来”,本次师说由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副教授曹青主讲。活动开始后,曹青结合自身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分享了从武汉大学本科到河海大学直博,再到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学习过程,讲述了最后留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任职的心路历程,通过自身在求学经历上的选择引起同学们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接着,对于如何找到未来目标,曹青引导同学们从多维度思考,如工作薪资、稳定性、挑战程度等相关因素。针对水文气象专业的就业情况,曹青为同学们介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涵盖气象部门、水利机构、科研院所等,还列举了部分优秀毕业生的就业实例,让同学们对未来职业情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曹青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业规划建议,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时间安排,帮助同学们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本次师说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与优秀教师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面对就业和升学的选择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相信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能更好地规划未来,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