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协同育人,凝聚育人合力,夯实学生副班主任队伍建设,4月2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在阅江楼350召开副班主任培训暨交流分享会,提升副班主任工作能力,分享交流成功经验,集中讨论改善不足。本次培训邀请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优秀副班主任刘一舟分享,管理工程学院辅导员王致远主持,学班主任方迪、全体学生副班主任和对应班级辅导员参加。刘一舟从学生副班主任的角色认知入手,分享了自身如何成为一名宽领域的多面手和耕耘者的经验。他指出学生副班主任要注重党建引领,争当知行合一的“实干家”;要无私奉献,争当青年学子的“引路人”;要砥志砺行,争当校园动态的“宣传员”;要奋发有为,争当勤学奋进的“新青年”,并结合自身组织参与过的班级学生活动,详细分析了如何带领学生开展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如何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未来规划、开展学业帮扶,如何发挥自身学生身份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关心班级学生心理动态,如何发挥自身模范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提升专业能力。学院全体学生副班主任分享汇报了任职以来开展的活动以及和本班学生的交流情况,自我剖析了目前副班主任工作上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方案。通过本次学生副班主任培训暨交流分享会,我院凝练了副
为帮助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月28日晚,应急管理学院在学科4号楼S427报告厅顺利开展以“筑梦支教行 青春正当行”为主题的青马工程培训第二讲。本次培训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曹馨悦主讲,学院分团委指导老师李潇潇主持,全体青马工程学员参加。曹馨悦围绕本次主题“筑梦支教行,青春正当行”进行了分享,她从“克己奉献,志存高远”、“魅力瑶山,来者都安”、“瑶客匠心,情系志愿”3个角度将支教经历娓娓道来,诉说一路的艰辛与感动。最后,她就支教政策作了详细介绍,鼓励大家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衷心支持支教事业,在支教路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应急管理学院青马工程第二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为培育未来的支教志愿者奠定了基础。此次培训活动之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刻苦学习,支持支教事业,力争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之人。
为帮助电信院同学明晰海外名校申请路径,提升学生留学申请竞争力,3月25日上午,电信院生涯发展中心创业与留学部在线上举办了留学经验分享沙龙系列活动——曼彻斯特大学专场。活动邀请到目前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通信与信号处理专业的邵婉清担任主讲嘉宾。邵婉清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曾担任电信院第十七届学生会副主席,丰富的履历使她的分享兼具深度与实用性。分享沙龙上,邵婉清结合自身的申请历程,围绕四个关键板块展开细致讲解。在英联邦院校申请全流程中,深入剖析选校策略,详细介绍了材料准备的要点与注意事项;对于申请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她给出精准把控建议,避免同学们因错过关键时机而影响申请;针对面试常见问题,她分享了实用的应对技巧,助力同学们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此外,她还贴心准备了行前准备和留学生活指南,让同学们提前了解留学生活。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围绕着申请需要的实习经历、成绩要求、雅思备考、申请材料文书准备、申请面试、毕业后工签等详细问题展开探讨,分享沙龙结束后,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2022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李同学称赞道:“邵婉清学姐的分享很细致,让我对申请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尤其是面试技巧部分,非常
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同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支撑气象研究也服务日常生活。3月21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李昕研究员应邀主讲2025年第4期全球视野与学术素养讲堂,与雷丁学子共同探索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同化在气象学中的作用。雷丁学院副院长陈耀登教授主持此次报告会。李昕研究员作为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模式团队首席,在资料同化和数值天气预报领域成果丰硕,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报告中,李昕围绕“数值天气预报与资料同化”的主题,详细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在报告中,李昕研究员追溯了数值天气预报的由来,提出在此之前天气预报依赖主观技术并且时效短。接着李昕循循深入讲解了数值预报的发展,让同学们对数值预报有了基本的认识。在资料同化方面,李昕详细介绍了其概念并提出其解决的问题,由两个关键词讲述了其观测信息与模式。李昕研究员谈及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时,深入探讨了江苏的精确化天气分析与预报系统,江苏的PWAFS系统也展现了强大实力。高性能计算集群为其提供了硬件支撑,在多时段预报中均有广泛应用。同时,他也讲解了多普勒雷达同化 - 反射率等相关专
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落地,3月14日上午,雷丁学院于N314举办了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前结项答辩会。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李昕,雷丁学院副院长陈耀登、团委书记李鸣出席并参与指导。本次答辩活动由雷丁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承办。本次答辩会共四个项目参加,涵盖脑科疾病诊断穿戴设备,遥感树种识别,高温少雨复合事件,毫米波通信四个领域,包含三个省级项目以及一个国家级项目。各项目答辩人对项目开展情况,研究成果,创新亮点等方面进行了展示。项目答辩结束后,老师们分别对四个项目做了细致点评,针对不同项目提出问题以及宝贵的修改意见,肯定了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醒了结项要求,助力创新创业项目通过答辩并成功结项。本次答辩活动充分彰显了雷丁学子敢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精神。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育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将持续为青年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全方位支持。
2025年3月25日上午10点,雷丁学院十周年院庆活动之“全球视野与学术素养提升讲堂(2025年第5期)”在文德楼N614举行。本期讲堂特邀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气候与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石阳做学术报告,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栋主持本次活动。孙石阳主任是气候与气象服务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广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角色,也是国家级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关键人物。在长达30多年的基层气象预报服务及研究历程中,成果斐然,本期他的讲座主题为“气象服务的标准化及实践案例分享”。报告开始,孙石阳主任首先深入阐释标准的定义、内涵与作用。他指出,标准并非简单的规则罗列,而是气象服务规范化的基石,是确保气象服务科学性、准确性与一致性的关键。专业气象服务需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统一,从而极大提升服务的规范性。而从社会效益层面看,标准化气象服务能让社会各界更高效地获取和理解气象信息,在防灾减灾、生产生活安排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比如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气象指导,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保障粮食安全。随后,孙石阳主任结合深圳案例,着重介绍轨道交通气象服务的创新实践。在深圳这样的超大
慎终追远,薪火相传。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彰显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弘扬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增强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3月30日,雷丁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成员前往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 追忆先贤志,赓续中华魂”—清明主题团日活动。30日上午,同学们从雷丁学院集合出发,抵达雨花台烈士陵园后,全体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并敬献鲜花、默哀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主持人李多娇深情讲述了雨花台烈士的英勇事迹,带领大家回顾南京在革命历史中的峥嵘岁月。团员代表罗锦悦分享感悟,表达了继承先烈遗志、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在烈士纪念馆内,同学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了邓中夏、恽代英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与奋斗历程。先烈们不惧牺牲,敢于斗争的奉献精神,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也更加坚定了弘扬民族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理想信念。参观烈士陵园的过程中,青马班的同学们参与了以清明节文化为主题的团课学习。团课从清明节的起源、踏青插柳等传统习俗出发,结合中国革命历史,阐释了清明节在当代所具有的爱国主义内涵,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这一节日在
实践教学是师范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师院从2018年建院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逐步建立了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符合师范生培养的完备的实习管理机制。教师教育学院从师范生素质提升、制度保障、基地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保障实习工作的开展。校内建立了现代化的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扎实做好“三笔一话”的师范生基本功培养,提升学生的说课、授课能力,为学生开展教育实习打好坚实基础。制度方面,先后出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见习、实习和研习管理办法》、《实习指导老师工作规程》、《师范生实习工作实施方案》等管理文件,规范实习的过程管理。同时不断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在江苏省内十三个地市建立了50多所优质中学,为师范生的实习提供有利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引入了教育实习管理系统,在实习过程中为服务师生提供高效、智能的服务。目前,学院共有1900多名本科生和180名研究生参与了实践教学过程。通过专业化的培养,不仅帮助师范生成长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同时更加准确的了解社会对教育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师范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师范生磨课
清明时节,翠柏凝春,思念绵长。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31日下午,大气院本科生第五党支部三十余名党员前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庄重而肃穆的清明祭扫活动。从正义之神巨像步入纪念馆,党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仔细观看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展品生动展现了当年航空烈士们驾驶战机,与日寇在空中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让党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随后,党员们怀着崇敬与沉重的心情,整齐列队于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全体党员向烈士们默哀鞠躬,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与无尽哀思。随后,各党员绕碑一周,敬献鲜花,寄托着对英烈的敬仰与追思。此次祭扫活动,不仅让参与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也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同志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学院发展、学校建设以及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
为缓解考研学子备考压力,丰富课余生活,3月30日下午,大气院“大气·研途”党团共建平台第一小组在晖园社区学生发展中心开展“研途有你 拓印青春”植物拓印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将自然美学融入考研辅导,为小组内备考学子打造沉浸式减压空间,实现心理疗愈与朋辈支持的有机融合。活动现场绿意盎然,长桌上铺陈着新鲜采摘的银杏叶、枫叶、花瓣以及素色帆布包、拓印锤等工具。在指导环节,志愿者们系统演示植物拓印四步技法:择叶构图、布面定位、捶打固色、细节精修,伴随富有韵律的敲击声,叶脉肌理渐次显现,素色织物蜕变为承载自然密码的艺术品。组长高楠介绍道:“植物拓印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压力缓释的创意载体。叶片的重生过程,恰似考研人的奋斗轨迹——历经敲打淬炼,终将绽放独特光彩。”植物拓印在这里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心灵疗愈的过程,小组成员通过亲手创作,短暂抛开书本压力,沉浸于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这场融合自然教育、心理疗愈与同伴支持的特色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落幕。这些镌刻着植物生命密码的手作帆布包,既是备考阶段的心理成长可视化载体,更是美育润心的具象化表达,此次活动为“大气·研途”党团共建平台注入新的活力,小组将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