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调试心理,助力健康成长,4月18日中午,环科院心理健康协会在学科一号楼S205开展“汇聚心力量、共筑心成长”主题心理健康工作会议,辅导员吴樟、环科院心理健康协会主要学生干部和24级全体心理委员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吴樟表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十分重要,并借助《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书》中的研究结果,指出报告中提到大学生日均短视频观看时长长达三小时,高强度使用与抑郁、焦虑风险呈现显著正相关,鼓励心理委员拓展心理健康工作方法。她希望心理委员有效发挥在预警防控体系中的作用。随后,她通过破冰游戏“大风吹”、“滚雪球”等团体游戏向大家演示了如何开展班级团体辅导,以及在活动环节中的注意事项,通过活动拓展同学的人际互动,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之后,各班心理委员就班级心理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的想法进行座谈交流,如班级同学积极性有待加强,班级内部向心力有待提高,成员间缺乏信任感等等。吴樟对心理委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和解答:一是要建立关系,形成信任,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二是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敢于借力,形成合力,才能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方面展现环科学子精神面貌,为今年的“环保时装秀”积极准备,4月20日晚,环科院在学科一号楼N201举办“青春跃动,模力绽放”模特选拔大赛。比赛邀请到校模特协会会长郭子瑄、刘祎凡与学院老师担任评委。比赛分为自我介绍,个人T台走秀以及组合T台走秀三个环节。选手们展现了他们各自出色的形象气质和极佳的舞台表演能力,并且在不同的BGM中走秀以及在组合T台走秀中展现出了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现场评委们从模特形体,形象气质,台步,舞台控制力,舞台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为选手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经过三轮角逐,谷倩倩,章灏东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左天玉,尹欣雨获得了二等奖;李秋玥,林诗彤,杨哲滔,艾柯热木·艾克拜尔江,朱洺旭同学获得了三等奖。本次模特大赛的成功举办展现环科学子的青春活力,同时营造浓厚的校园美育氛围,让大家在课余放松娱乐的同时提升了审美素养。
4月18日至20日,“第六届国际生物数学与医学应用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疾病建模中心、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设置开幕式、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及研究生论坛等环节,吸引了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以及越南、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96家单位的220余位院士、国家首席科学家、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特聘教授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研究生注册参会。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开幕式由数学与统计学院执行院长刘文军主持。校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李涛致开幕辞。李涛从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强调生物数学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与全球健康治理中的纽带作用,并介绍了我校数学学科依托江苏省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曹进德院士在致辞中指出,AI与微分方程的深度结合正重塑生物数学研究范式,并呼吁深化数学与生物医学的协同创新。加拿大约克大学疾病建
为了庆祝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4月20日下午,由我校文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语贯古今,文承千年”中国非遗文化交流会在南苑校区毓园成功举行,来自5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留学生与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师生相聚于此。今年的“国际中文日”主题为“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因此,活动特设雕版拓印、植物拓染、花灯制作、漆扇彩绘等多项非遗体验项目,作为跨越时空的手礼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绽放中华魅力,促进文化交流,引发心灵共鸣。除文化体验项目之外,本次活动还设置了投壶、踢毽子、锤丸等传统体育项目,为活动增添了竞技性和竞技性。留学生们纷纷积极参与,并在完成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挑战后凭盖有印章的卡片体验了各类非遗文化。植物拓染雕版拓印花灯制作漆扇彩绘中文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非遗则是传统技艺的“活态载体”,不再是封存于时光的静态标本,而是新时代浪潮中焕发生机的文化新形态。本次“国际中文日”活动通过雕版拓印、植物拓染、花灯制作和漆扇彩绘等体验活动为留学生提供了“可触摸、可参与、可创造”的具象化场景,实现了从“学中文”到“懂中国”的深层跨越。未来我校师生将以更富创意的形式搭建文化桥梁,让
4月20日,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西苑文园社区举办了以雨生百谷,粒粒生花为主题的谷雨节气活动。活动旨在传承非遗文化,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谷物的自然之美,体悟粒粒皆艺术的农耕智慧。活动设置了“视频讲解”“知识问答”“粮食画制作”等环节,吸引了30余名学生参与,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 活动伊始,志愿者播放了关于二十四节气、谷雨习俗以及粮食画技艺的讲解视频,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视频结束后,参与者们逐一触摸各类谷物,观察其天然色泽与质感,感受春生万物的生命力。在问答环节中,志愿者围绕视频内容提问,同学们踊跃回答,全部答对的同学获得了粮食画材料包作为奖励。“原来谷雨不仅是一个节气,还蕴含着这么多农耕智慧!”一位参与者在互动中感慨道。也有同学表示“通过活动才深刻感受到,每个节气都有独特的文化象征与农事活动,饱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粮食画制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志愿者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谷物材料和制作工具,并耐心讲解制作步骤。参与者们充分发挥创意,以五谷为墨,在画纸上勾勒出花鸟、山水等图案。现场气氛专注而愉悦,同学们小
4月21日下午,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邀请退休教师、特邀党建组织员钟世礼老师来作专题报告,全院辅导员参加,报告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文镇主持。朱文镇介绍了本次报告会的意义。他指出,学院党建基础良好,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钟老师有丰富的组织工作经验,对学院情况熟悉,能对学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给予精心指导。各支部应对标对表样板支部的建设要求,认真谋划,扎实推动,着力锻造学院“‘计网’开来”党建工作品牌。钟世礼紧扣“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学生党建工作”主题,围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党员发展、党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基层党支部工作做了解读。钟世礼结合自身多年的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经验,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互联网时代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建议基层党务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研究的态度去开展工作,紧贴校情院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学院党建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报告结束后,钟世礼检查了部分学生党员材料,指出其中的问题。此外,钟世礼还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大家作了交
为帮助研究生放松身心、释放压力,4月20日下午,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生会组织部分研究生赴桃湖公园开展了“山野有信,心向春行”心理健康活动。研究生们徒步前往桃湖公园。到达公园后,同学们与大自然亲近,驻足欣赏公园内的花草、绿树,享受春日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随后,研究生们开展了丰富的团体心理活动。在“画出心中的春”绘画环节,同学们通过画笔和色彩表达内心的感受,释放情感,缓解压力;在团体互动小游戏,如“猜歌名”、“知识问答”和“闹钟炸弹”等环节,同学们积极互动,相互交流,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增进彼此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此次“山野有信,心向春行”活动,同学们走出课堂、工位,尽情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温暖,释放了学习科研中的压力,收获了更多的支持与力量,将有更强大的内驱力迎接生活的挑战。
4月18日上午,艺术学院在逸夫楼S402教室开展本学期系列党课培训。学院党委书记詹筱茹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主讲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学院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代表近50人参加学习。詹筱茹从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概况、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障等方面,领学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她指出《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学院师生要真正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学习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校师生的力量。结合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詹筱茹鼓励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珍惜时光、锤炼本领,主动投身科教文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领域,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需求,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实践中,展现青春担当。党课现场
4月18日,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HSE)设计学院院长哈尔沙克·德米特里等一行来校交流,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磊、艺术学院院长沈义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事科科长马婧雯出席座谈会。李磊首先对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提到,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与众多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国际化教育体系。哈尔沙克·德米特里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HSE的教育体系和国际化进展。他期待能够与我校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共同推动学术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沈义贞介绍了艺术学院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他表示,艺术学院高度重视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项目,以提升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期待与HSE开展全学科合作。在交流环节,双方就学生就业、入学要求、专业课程衔接、留学费用以及2+2国际本科合作协议的签署等细节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一致认为,此次交流为两校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未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双方将共
2025年4月18日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环科院N201报告厅举办“创享青春论坛第二期:双创竞赛经验交流沙龙”活动。活动特邀国家级竞赛获奖者顾珈毓、乔悦、吴凯强三位优秀学子担任主讲嘉宾,围绕科研竞赛选题、团队协作及备赛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分享。交流沙龙由学院团委书记阮小燕老师主持,活动吸引了百余名院内外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主持人顾珈毓以“挑战杯”、“节能减排”等赛事为例,结合自身参赛经历,详细解析了“如何从社会需求中挖掘选题”的实践路径。她提到“主动与导师沟通,结合专业前沿动态确定研究方向,是确定选题有效路径。”,其分享的“课题筛选三步法”引发在场学生频频记录。全国节能减排竞赛获奖团队负责人乔悦紧扣“双碳”战略背景,通过分析历年获奖作品,强调“选题需兼具创新性与落地性”。她以自身项目“基于AI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优化”为例,拆解了从申报书撰写到答辩展示的全流程技巧,并建议同学们关注政策热点,以小微切口展现大价值。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双碳竞赛双料获奖者吴凯强则从团队管理角度分享了经验。他提出“跨学科组队、分工动态调整、阶段性复盘”的协作模式,并梳理了全年环保类竞赛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