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科技产业处组织学校电信院一行专家赴天长调研,先后走访了安徽中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京仪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排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交流。在安徽中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实地与企业开展调研,针对电缆制造工艺的优化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在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双方围绕电池性能和存储技术开展了细致研讨;在京仪股份有限公司,专家为企业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提出了优化方案;在安徽排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家与企业就道路环境检测技术进行对接交流。本次天长之行进一步深化了我校与天长市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了我校科技成果的对外宣传,为之后推进产学研项目、联合申报、博士生工作站建设等合作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走访安徽中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访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走访京仪股份有限公司走访安徽排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月10日,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磊、副院长宋永献、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刘强、实验室主任谢军一行来访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中心主任庄建军、副主任陈苏婷和部分教师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庄建军主持。会议现场庄建军对张磊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程、专业设置、学科布局、办学成绩等基本情况,并围绕中心的发展定位,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人员发展与考核、学科竞赛组织与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张磊对我校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并对中心的热情接待表达了诚挚感谢。张磊简单介绍了晓庄学院的办学历史,作为一所师范专业为特色的市属应用型高校,其办定位鲜明,办学成绩突出。近年来,学校也在思考如何在原有的办学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平衡新师范、新文科和新工科之间的关系。接着,双方就学科竞赛组织形式、开课学时、学生结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南京晓庄学院一行参观了中心实验室,并就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筑牢思想防线,4月9日下午,人事处党支部组织召开专题理论学习会,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系统学习与研讨。人事处处长、党支部书记周显信主持会议并领学,教师工作部部长李健、副部长辅连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题发言,支部全体党员参会学习。会上,周显信以周恩来的人格力量为主题,带领全体党员回顾了我党伟大领导人周恩来的政治历程,以及他在领导过程中显示出的人格魅力。他重点提到周恩来身上的四种品质,即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感召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向心力,顾全大局、相忍为党的凝聚力,谦和待人、襟怀坦荡的亲和力,这些品质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领导者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人事处作为服务全校教职工的关键部门,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必须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党的精神和作风建设,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制度执行不打折扣、政策落地不走过场。李健带领支部成员深读了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论述摘编的第九部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他强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持之以恒抓好改进工作作风。他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工作的
4月3日下午,学工处在晖园社区学生发展支持中心组织召开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专题培训会。培训会由学生管理科副科长张伟主持,相关学院辅导员参会。会上,张伟结合系统使用的过往经历分享了学习心得,并以评奖评优场景应用为例,就相关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他指出,要深入了解系统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做好数据动态维护,确保录入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要发挥好信息化在学生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工作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随后,学生管理科王诗圣围绕系统的页面功能布局和基本功能进行讲解,并以信息查询、数据导入导出、账号权限设置、学生状态周报上报、节假日去向登记、寒暑假留校申请、处分上报、文明宿舍申报等常用管理模块进行实操演示。 培训现场,参训老师们边学边操作,并结合实际问题开展互动交流,将所学知识及时转化为手上本领。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帮助解决了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盲点难点问题。未来,学校将持续强化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学工队伍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学工队伍工作水平,全面助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园区后勤保障和餐饮服务工作,近期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伍宏发带队赴安徽建筑大学进行调研,园区后勤服务部相关人员参加。在座谈交流和实地走访中,伍宏发一行详细了解安建大在后勤保障方面的举措与经验,与安建大学生处、后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围绕食堂管理、菜价管控、宿舍空调管理、宿舍洗衣房设置等工作做了深入交流探讨。近年来,园区管委会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新要求,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今后要紧密结合园区实际,坚持后勤工作“精、准、细、严”高标准,努力打造园区后勤保障服务新格局。会议交流现场考察
4月8日,工程训练中心与墨问科技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暨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临江楼举行。墨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辉、市场部经理顾健、销售经理陈修胜、技术部经理曹寿宇,中心主任庄建军、副主任陈苏婷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仪式。会议由庄建军主持。会议现场庄建军对宋辉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信息工科的快速发展,并围绕中心的定位,着重介绍了竞赛组织和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回顾了与墨问公司合作的过程。他期待与墨问科技有限公司在师资培训、竞赛指导和实验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宋辉对中心的热情接待表达了诚挚感谢。他分享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一系列与学校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嵌入式、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创新实验室等全系列产品及建设规划。这些系统涵盖从芯片、传感器到板卡,再到智能车、机器人、AI大模型等多个层面,能有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同时宋辉强调公司拥有从嵌入式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完整支撑体系,尤其在竞赛培训方面经验丰富,近年来,先后承办了计算机设计大赛智能物流赛项、睿抗机器人开
4月7日,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南自”)一行14人来校座谈交流。国电南自研究院院长朱明、副院长丁泉,我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参加座谈会。会议由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主持。王军对朱明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他说,南信大专注于特色学科办学,一直以来以培养高素质气象人才为发展目标,并建立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门新兴交叉学科。学校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江北新区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引导学校科研专家到企业落地服务,服务地方科技发展转型需要。他指出,国电南自是国家电力系统首家上市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双方多年来保持着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党建合作、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开展了广泛且深度的合作,尤其在新能源、电力自动化等领域合作紧密。此次交流旨在进一步探讨校企双方在科研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方向,共同探索产学研融合的新模式。朱明对南信大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了双方已有的合作成果。她说,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弘扬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校团委以“传承英烈志 赓续中华魂”为主题系列清明节主题团日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学思践悟并行的形式,以“沉浸式学习”“互动式追思”“创意化传承”为主线,引导万余名青年学子在追思中铭记历史,在行动中砥砺担当。“红色记忆·追寻行动”——沉浸式红色教育各学院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师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和雷丁学院带领学生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通过肃穆祭扫、文物展陈和“红色讲解员”导览,重温革命年代峥嵘岁月;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通过VR技术“云端探访”全国知名烈士陵园,在虚拟展厅中点亮英烈纪念灯,书写电子寄语。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英雄故事·传承行动”——多维化精神赓续以“讲好英烈故事”为纽带,文学院开展“声动清明”主题诵读会,学生用中英双语朗诵烈士家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团联动赴桂子山烈士陵园共缅英烈,讲述红色故事、以法治护家国庄严宣誓;长望学院结合清明追思与气象学科特色,发起“缅怀先贤 传承使命”主题活动,以诗文等形式致敬气象先辈,书写英雄故事。各学院还
为提升招生宣传队伍新媒体运营能力,4月2日,我校招生办公室在东苑晖园社区党建园地举办小红书平台运营专题培训。活动特邀新媒体运营领域资深专家授课,风云招生助理团全体成员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平台特性解析、账号定位、内容创作等核心模块。专家结合高校招生工作特点,系统讲解了账号搭建方法论,通过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用户画像分析、标题创意、封面设计等关键环节。在互动环节,参训学员围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官方账号运营中的实际问题踊跃提问,专家逐一给予专业解答。实践教学环节别开生面,学员们在专家指导下现场完成创意提案设计。专家从标题吸引力、视觉呈现、内容架构等维度进行专业点评,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帮助学员快速掌握运营要领。本次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招生宣传队伍的新媒体运营水平。近年来,我校招生办公室积极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已全面入驻B站、抖音、小红书等主流平台,多维度展示办学特色。未来,将持续加强新媒体团队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招生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优质生源。
为进一步夯实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切实解决行政管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的问题,积极推动实验教学领域的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技术人员自治委员会。4月2日,实验技术人员自治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自治委员会成员及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上,自治委员会主任吕晶晶详细介绍了委员会成立的背景、目标和意义。他指出,实验技术人员自治委员会是学校首个由实验技术人员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自发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其核心宗旨在于搭建一个“技术同行间互助互学、管理上协同参与”的优质平台,致力于解决技术人员在职业发展以及实验室建设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切实提升实验室的整体运行效率,推动实验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夏艳东对自治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实验技术人员是学校实验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隐形支柱”,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同时他表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全力支持自治委员会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度协同和紧密合作,助力实验室各项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我校实验技术人员自治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