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招聘季,既是大学生就业的黄金期,也是企业揽才招贤的关键期。江苏各高校的线下大型招聘会正密集举行,现场提供岗位数比求职人数还多的比比皆是,如何更好推动企业和毕业生实现“双向奔赴”?招聘会场内外各方主体正在牵线搭桥,联手破题。线下荐才,教师比学生更忙在各大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很多学院的就业老师、院领导在会场穿梭,与招聘会沟通,有老师还拿着学生简历亲自荐才。3月24日,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23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上,95家招聘单位3000多个岗位“虚位以待”。在太仓市华顿外国语学校摊位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助理倪嘉丹一边问,一边拿着小本记录着,“学校招的体育老师不少呀?大概有什么要求?待遇如何?”根据学校的需求,倪嘉丹重点推介了几名大学生。“今天有不少学院的老师在现场,遇到匹配度较高的单位他们会及时对接,带回学院再进行针对性宣讲。”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招就处副处长李佶莲告诉记者,当天到场的企业中,近40家为民办学校及大型培训机构等教育类单位,薪酬可观,还有租房等补贴,但学生反应平淡。“受各种因素影响,毕业生‘考编’意识强烈,‘慢就业’现象增多,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接触和引导,让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胜任力进阶计划”启动仪式暨国际胜任力论坛举行。本次活动是南信大主动拓展办学视野,聚焦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实力,优化国际化办学体系,不断提升青年学子国际胜任力培养的有力举措。该校以沃特福德学院为试点,聚焦信息工科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同时以雷丁学院为主体,致力于气象国际化人才选育,先行先试,逐步向全校辐射。据悉,南信大率先在全国高校中设置“国际胜任力学分”。“国际胜任力进阶计划”可被解读为“4+1=6”。即在试点的基础上,未来让每一个南信大学生,在大学4年里,都有不少于1次的国际胜任力进阶历练,使同学们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外语技能、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家国情怀”等6种核心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根据计划,学校将争取100%学生参与“国际胜任力训练营”,推荐60%的同学加入到一个国际化双创团队,选拔25%的同学参加短长期出国交流项目,鼓励10%左右的同学选择“3+1”模式到外方高校培养,择优5%的同学到国际组织、国际协会、国际团队任职实习,让每一位南信大学子逐步成长为具备国际胜任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教育现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跨国界与跨文化合作交流频繁,青年学子该如何做好准备,迎接未来机会与挑战?3月2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胜任力进阶计划”启动仪式暨国际胜任力论坛举行。本次活动是南信大顺应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主动拓展办学视野,聚焦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实力,优化国际化办学体系,不断提升青年学子国际胜任力培养的有力举措。学校以沃特福德学院为试点,聚焦信息工科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同时以雷丁学院为主体,致力于气象国际化人才选育,先行先试,逐步向全校辐射。据悉,南信大率先在全国高校中设置“国际胜任力学分”。“国际胜任力进阶计划”可被解读为“4+1=6”。即在试点的基础上,未来让每一个南信大学生,在大学4年里,都有不少于1次的国际胜任力进阶历练,使同学们逐步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外语技能、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家国情怀”等6种核心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根据学校计划,学校将争取100%学生参与“国际胜任力训练营”,推荐60%的同学加入到一个国际化双创团队,选拔25%的同学参加短长期出国交流项目,鼓励10%左右的同学选择“3+1”模式到外方高校培养,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以生为本、帮困育人”工作理念,精准、规范、创新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努力提升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水平。 用好“两个平台”,资助对象认定精准。充分利用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比对的特殊困难学生信息库,实现学生资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精准化转变。根据政策形势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变化,不断优化困难生认定等级划分标准,通过走访、谈话等方式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动态复查管理,力求资助对象再精准化。 构建“三级机制”,资助政策落实精准。积极拓展解困助学渠道,建立奖、贷、助、补、勤、免等为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构建校、院、班三级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在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三级学生资助工作机制下,学校不断完善各项资助评审办法,规范评审程序,加强过程管理。积极开辟勤工助学岗位,设立资助类和志愿服务类勤工助学岗位,有效保证各项资助政策精准落实。 关注“学生发展”,资助育人模式精准。学校重视资助与育人并重,形成资助工作特色。开展“励志起航”,汇编《优秀学子风采录》,开展风云学子宣讲团系列报告会等,激励学生自强进取。注重资助过程育人,帮助学生制定发展规
3月23日,又是一年“世界气象日”,本次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想要开启一场沉浸式气象之旅,不如先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看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围绕多源资料融合与同化技术、天气和气候动力学、多模式集合预报技术、大气成分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和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5个研究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传播。实验室整合科技优势平台、实验教学资源和科普专家资源,通过向公众展示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开放体验类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气象特色科普教育功能,引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水平气象科技发展和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位于南信大地标建筑气象楼里的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拥有气象协同创新成果展示、气象国际合作展示、气象科学家展示、气象环境虚拟仿真等多个板块的室内展示,面积近500平方米,科普长廊近150米,以及可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和科普教室2间。实验室拥有面积30多亩的大气综合观测场,设有户外科普展示牌和室内气象仪器科普室、气象预报模拟绿幕室。揭开“观云识天”神秘面纱,走近“感知气象”探测系统,了解“风四卫星”遥测技术,
http://m2.nbs.cn/video/602665.html?id=602665mid=420230319 直播南京节目
http://www.nbs.cn/tv/njjytt/2/202303/t20230322_663773.html20230322 南京教育头条栏目
【#南信大发布全国首张校园百花地图#】3月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届 百花双创节 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南信大面向社会持续开放一个月#。现场,南信大首发全国高校 独一份 的 AR 百花地图 ,通过扫一扫,校园里的鲜花跃然眼前。你想进校园赏花吗?https://s.weibo.com/weibo?q=%23%E5%8D%97%E4%BF%A1%E5%A4%A7%E9%9D%A2%E5%90%91%E7%A4%BE%E4%BC%9A%E6%8C%81%E7%BB%AD%E5%BC%80%E6%94%BE%E4%B8%80%E4%B8%AA%E6%9C%88%23s_trans=1062187357_s_channel=4#_loginLayer_1679455559508
用手机扫码地图启动AR程序,地图上标注花名的位置即可呈现三维立体花型,3月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届“百花·双创节”发布全国高校独一份的“AR百花地图”,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赏花体验感。本届“百花·双创节”以“百花绚丽亮风采 青春绽放创未来”为主题,展现百花齐放的美好校园、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创新创业的师生风貌,将面向社会持续开放一个月。去年9月,南信大创新开设元宇宙工程系。“AR百花地图”正是利用元宇宙涉及的虚拟现实技术呈现校园百花形象。南信大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潘志庚介绍,学校后续还将陆续推出校园建筑、学院风采等系列AR模型,让“元宇宙信大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未来。http://xh.xhby.net/pc/con/202303/21/content_1175991.html20230321 4版
【#南京多所高校邀请公众进校赏花#】眼下,藏在高校里的春天正火热上线中。南京多所高校向社会发出春日请柬,邀请公众到校欣赏美丽春光。@南京理工大学今年有限开放,向中学生和家长发出了赏花邀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将对社会持续开放一个月。@南京林业大学则邀请公众于3月15日至26日到校赏花踏青,免预约进校。https://m.weibo.cn/status/4881421820758957?wm=3333_2001from=10D3293010sourcetype=weixin#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