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徐东海来校调研指导我校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工作。我校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理论分众研究基地(律师行业统战工作研究院)主任、副校长朱大梅出席调研座谈会并作基地建设情况报告,座谈会由我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主持。 徐东海充分肯定了我校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的建设成效。他说,南信大党委对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围绕基地建设采取了系列措施,形成了工作合力,基地建设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他希望研究基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开展统战理论研究的根本遵循,聚合各方资源,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不断挖掘潜能,拓展研究思路,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研究等方面下功夫,注重扩大影响,通过召开学术会议、开展建言资政、推动统一战线学科建设等,在律师行业统战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朱大梅对省委统战部关心支持学校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建设表示感谢,并从基本情况、运行机制、研究能力、系列成果、未来方向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她说,学校党委对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近日,我校收到省档案局、省档案馆发来的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书,意见书反馈我校档案工作位于本年度受检单位前列。2024年10月11日,江苏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校开展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通过听取介绍、实地查看、询问情况、查阅材料等方式,对照检查清单逐项检查,对我校档案工作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检查组对我校档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校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单位考核评价体系。专门成立档案工作委员会,建立档案工作协同机制,管理责任明确,工作网络健全。档案队伍力量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与档案科学研究。档案制度较为完善,整理较为规范,档案数字化工作有序推进。定期开展档案文化宣传,举办档案馆开放日等活动。深度挖掘档案资源,档案资料汇编、开发文创、举办陈列展成果显著。同时,检查组也指出了我校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宝贵建议。近年来,档案馆紧紧围绕学校一流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特色工作等,并取得相应成效。档案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12月21日,由江苏省通信学会卫星通信与导航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行。此次会议聚焦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前沿,吸引了2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低轨卫星通信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江苏省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戴源致开幕辞,强调了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在当今全球通信格局中的重要性,以及本次会议对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交流的意义。介绍了卫星通信与导航专业委员会的基本情况,指出学术会议的召开将积极推动卫星移动通信与北斗技术快速、健康的发展。金自康在致辞中表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作为我校重点学科方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卫星通信与导航应用领域,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学校科研优势与国防需要相结合,取了长足进展。 在学术报告环节,浙江大学杰青金仲和以“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和运行的挑战和技术途径”为题,深入剖析了当前低轨卫星系统的架构设计理念,详细阐
2024年12月20日,由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文联盟共同承办的2024“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总交流活动在北京圆满落幕。我校学生团队继在华东片区交流中获“汉教精英团队”称号之后,作为华东片区的3支学生团队代表之一参与了此次全国总交流,并凭借精心打造的“中文+气象”特色课程荣获“最佳教学设计团队”荣誉称号。“汉教英雄会”是语合中心和教指委持续打造的国际中文教学专业性活动,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响亮品牌。本年度“汉教英雄会”活动主题为“标准引领,创新驱动”,自7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112所院校、146支团队的600多名师生参与交流。经过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6个片区的交流推选,18支教师团队和18支由中外学生组建的学生团队进入总交流活动。此外,今年特设了东南亚、中亚、非洲3个海外赛区,吸引了21个国家近400名本土中文教师参赛。共约600人到现场参与活动,海内外中文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观摩了交流活动,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我
为更好的倾听学生心声,助力发挥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全链条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月23日,我校举行第六期“青声朗朗·我与书记面对面”教育教学专场座谈会。分管教学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出席活动,与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本科、硕士、博士生和留学生代表深入交流。“为公共课‘挂牌授课’和‘翻转课堂’点赞!”“如何进一步丰富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如何让课堂互动更富有成效?”“期待更多‘有趣更有料’的通识课程。”座谈会上,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目标愿景分享了在学业上的收获与困惑,现场师生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学习资源、学业评价、教学设施等相关问题充分交流,学生代表就优化学业考核评价机制、集中实习实训安排、实现校内外教学联动、改善学习场所环境等方面建言献策。校学生会作教育教学调研工作汇报。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满意度高,报告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同学们关于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学资源充裕度、教学方法多元性、实践教学实效性、学业评价客观性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学校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闵锦忠认真倾听了学生代表发言,结合自身经历逐一回应并解答了同学们在学业上的问题和困惑,对同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评选结果,我校荣获4项典型案例,同时1名教师和1名学生均被授予“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称号,在各个项目均斩获殊荣,取得优异成绩。“苏乡永助”资助育人活动旨在推动建立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教育教学各环节协调联动的发展型资助机制,培育和发掘一批示范性、可借鉴的资助育人优秀案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逐步完善保障与发展并重的一体两翼资助服务体系。今年的“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重点开展五类项目,分别是发展型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征集、生涯规划指导优秀案例征集、研学实践优秀案例征集、“访家之路”优秀案例征集、推荐“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含学生和资助工作者)。在案例类项目评选中,我校辅导员丁杰老师的《“四航”助力逆境成长:从受助者到助残先锋》获评发展型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学生工作处王韵璐老师的《从“大就业”到“大生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大文章”》获评生涯规划指导典型案例;研究生工作部佘正昊老师的《点志愿实践之烛,传资助育人之光:铺就乡村宣讲的研学实践》获评研学实践典型案例;辅导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为表彰学院优秀学子,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弘扬学院优良学风,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奋勇拼搏,12月19日,电信院在风云剧场举办2024年“北斗繁星”表彰大会暨第十四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战子秋,电信院全体院领导、各系主任、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2024级全体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其他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代表1000余人参会。 金自康回顾了电信院“北斗繁星”育人体系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充分肯定了该育人体系所取得的成效和品牌影响力。他要求学院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新质人才培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并对学院新质人才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化“北斗繁星”育人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要强化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要注重提升责任感,培养有担当的人才。最后,他还对在场同学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同学们做到“追求卓越、勇于探索”“培养品德、完善人格”“服务社会、勇于担当”,争当电信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学会倾听不一样的声音”,12月24日下午,西苑红色驿站热闹非凡,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班主任胡明保深入文园社区参加2022级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1班主题班会,讲授“未来已来 你真的准备好迎接它了么”专题思政课,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华、班级辅导员、副班主任等参会学习。会上,班级党建领航员沈徐培汇报校级先进班集体建设情况,重点汇报了班级文化、学风建设、党团发展、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成效。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班级学习委员蔡嘉麒作经验分享,他从“拆解”和“拼装”两个层面分享了自己的积木式复习方法,为期末考试周的同学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胡明保认真听取了校级先进班集体建设和学习经验分享活动,对过去一学年班级在学风建设、学科竞赛、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很自豪、很欣慰”,并对2025年度班级建设工作提出了“找准定位”的目标和要求:一是珍惜大学时光,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二是拒绝躺平,愈挫愈奋,努力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三是肩负责任,勇于担当,立志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四是学会沟通,善于沟通,在沟通中学以致用。胡明保表示,学校安排校领导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姜彤教授带领团队于2018年10月2日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上发表“Drought losses in China might double between the 1.5 ℃ and 2.0 ℃ warming”重要论文。2024年8月,该文章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评为地球科学领域全球前1%高被引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图1)。研究团队于国内外首创“强度-面积-持续时间”多维极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辨识方法,运用22个GCMs计算SPEI、PDSI和SPI等多种干旱指数,辨识中国干旱事件的强度、暴露面积和持续时间;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框架下,构建中国31个省市的强度-损失脆弱性曲线,科学评估全球升温1.5 ℃和2.0 ℃干旱带来的经济损失及损失。全球升温1.5 ℃和2.0 ℃,干旱事件强度和影响范围比当前现状均呈现增加趋势(图2)。未来损失大幅度增加不仅是干旱事件的强度、暴露
12月20日,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物联信息处理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2024年联合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研究员李柏、东南大学教授时龙兴、南京大学教授王体健、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太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周建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研究员高仲辉、苏州大学教授沈纲祥、江南大学教授刘飞、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云飞、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忱、智慧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越等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中心委员会委员3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马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科技处副处长李蓓蓓主持。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马嫣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等发展情况,她强调作为“一体两翼”的高校建设总体布局要求,信息工科是支撑南信大“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翼,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正逐渐建成以气象为特色的信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她同时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并恳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