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科协联合省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了2024年度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省科普摄影大赛等活动,经组织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共遴选出266项2024年度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我校9项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其中,《科技强国——给青少年讲述中国 当代重大科技成果》(王会军、夏军、嵇刊)获科普图书二等奖,该奖项全省仅19项;《从画笔到阿秒激光,定格流光瞬息的一段传奇》(刘玉柱、陈子昂)获短篇科普作品一等奖,《流纹岩地质科普》(梁磊 李知非 张旭 刘前伦)科普影视一等奖,《节气的特性》(梁磊 刘前伦)获人工智能生成艺术(AIGC)一等奖;《24节气游戏部落》(梁磊、李知非、王凡)获文化创意二等奖;《“雪国”会降临吗》 (龚昕宇、李蓓蓓 )获短篇科普作品三等奖、《蝴蝶宝贝——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蔡思奇、周越、冯茜)获科普影视三等奖、《滁州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展馆设计》(蔡海涛、钱春和、李凤麒)获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三等奖、《农业防灾减灾系列图》(李知非)获人工智能生成艺术(AIGC)三等奖。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旨在鼓励更多科技工
9月29日,我校在藕舫楼举办“携手江来 宁聚优才”江宁区2024年秋季校园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吸引南京能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新知艺测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我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等共计16家优质企业,共提供五百余个岗位,岗位涉及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毕业生们积极与企业代表交流,了解岗位需求,探讨职业发展前景。企业代表们也热情地为学生们介绍公司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和福利待遇等情况,并对学生们的提问进行了耐心解答。南京市江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晓龙一行与我校学生工作处、科技产业处、教务处代表围绕才培养模式改革、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和国际驿站等内容开展座谈交流,并走访调研了招聘会、创业园、一站式社区等,双方就持续推动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表达了强烈意愿。招聘会现场座谈会现场调研指导招聘会走访调研一站式社区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党组织工作标准和流程,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结合我校党务工作实际情况,9月24日下午,党委组织部、党校开展了党务工作培训交流会,来自二级党组织60余名党务秘书和负责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人员参加了本次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主要围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及材料要求、师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组织会议记录、党费收缴、基层党组织设置等专题工作做了交流。参会人员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梳理问题、深入思考,积极参与现场交流。通过本次交流会,我校党务工作人员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思路,改进方式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解决基层党务问题,提升了业务素质和实践本领,推动了我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写新闻稿一点思路也没有,怎么办?”“新闻稿如何写得更鲜活?”“开展了一个活动,忙前忙后拍出的照片,新闻稿里一张也没用上”……近期,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工委调研党建联络员的新闻采写需求,主动谋划搭建交流平台,邀请行家里手来答疑解惑。9月27日下午,“机关书院·党建课堂”在晖园社区党建园地开讲。本期新闻采写实践讲座邀请到的是学校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科长林雯。林雯从新闻基本写作技巧、党建新闻采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拍好新闻图片等三个重点方面来讲述新闻撰写的关键环节。她结合工作体会与具体案例,与大家交流新闻采写心得,“应当‘好中挑好’,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具有新闻价值、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部分,突出的写在导语里”“要多走、多看、多想、多练,时刻清楚为何要写新闻稿、为何要做宣传”……她把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案例,一篇篇熟悉的校园新闻稿,一个个不易察觉的小细节与大家分享,小切口但专业的分析,让党建联络员们听后意犹未尽。在讲座开始前,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工委书记、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郭杨为林雯颁发了党建课堂讲师聘书。“听一次课,做一次改变,上一个台阶”,打造机关书院,营造书香机关。机关书院计划通过开展一系列党建
“强军在召唤,报国正当时”。9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某所一行来我校开展2025年度海军文职人员招录宣讲会。宣讲会上,海军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海军研究院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海军军队文职人员的招录政策,并对研究院人才引进政策、待遇保障、职业发展等情况展开了全面详实的宣介,鼓励更多优秀应届毕业生加入到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科技强军,建功海疆。海军研究院新入职文职人员也给与会的同学们分享了军营成长经历并送上文职人员报考小贴士,鼓励同学们加入“浪花白”队伍,逐梦星辰大海。互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围绕专业岗位契合度、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积极咨询,宣讲团成员一一作详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提问踊跃,众多应届毕业生现场投递简历并与海军研究院达成初步报考意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按照岗位性质分为管理类文职人员、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管理类文职人员和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最高科研机构,是海军唯一综合性科研机构,也是海军科研体系骨干力量,承担着国家军队重大科研任务,是广大有志青年矢志科研、献身军旅的理想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科技奖励申报与组织工作,9月27日下午,特邀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付章杰、南京农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陈俐作报告,报告会由科技处副处长王小曼主持。各理工科学院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申报科技奖励团队教师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上,付章杰作题为《奖励申请浅见》的报告。他根据自身丰富的奖励申报经验从奖励谋划、素材搜集、材料撰写等方面给出了很多建议,并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申报材料的撰写为例,从框架搭建、要点凝练、撰写注意事项等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陈俐作题为《科技奖励政策与申报》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级各类奖项的区别,并对近年国家科技奖励政策的重大调整做了详细解读,认为科技奖励申报是个战略工程,必须提前布局,立足项目、定向培育、加强标志性成果的总结和凝练,同时知己知彼、吃透各类奖项的评审要点,才能获得突破。会后,专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和讨论,对老师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9月25日,由我校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藕舫学院)主办、工程训练中心承办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工科类赛项) 校内选拔赛在临江楼举行。选拨赛现场本次校内选拔赛吸引了13支队伍共50名学生报名参加,分别来自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等。各小组自主选择太阳能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工程场景数字化等5个赛项进行方案设计和实践探索,通过现场汇报答辩,评选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并确定了10支队伍进入后续省赛集训。本次校赛在赛项类别上实现了更多的覆盖。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面向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每两年举办一届,采用校级初赛、省级选拔赛、全国决赛三级赛制。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决赛将于2025年6月份举办,大赛主题紧绕“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此次大赛(工科类赛项)共设3个赛道8个赛项,分别为:(1)新能源车赛道,包括: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2个赛项; (2)“智能+”赛道,包括: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3个赛项;(3)
9月25日下午,我校联合江北新区“就业帮帮团”、“一职为你”工作室开展秋季首场“风云职场 ‘职’得一学”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形势分析与求职技巧,讲座邀请江北新区“就业帮帮团”专家团导师、上海人资书院、HR成长公会联合创始人、 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贾伟主讲。“人生是旷野,是一场不断遇见自己的旅途。”贾伟以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为抓手,从就业基本盘、企业供给、毕业生需求三维分析当前“招工难”“求职难”矛盾。结合市场新职业、企业新需求、求职者新观念,围绕关于找工作的十个忠告展开详细介绍,勉励青年大学生勇于尝试,突破自我,遇见更多可能性。本次讲座是我校“风云职场 ‘职’得一学”就业指导系列讲座之一,学校将会持续加强就业服务保障工作,不断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化指导以及全方位地支持,帮助毕业生洞悉职场趋势,明确职业定位,掌握求职策略,提升就业竞争力,助力高质量就业。活动现场贾伟主讲
9月25日下午,我校开展首场“‘驿’路同行”系列活动——简历门诊,活动邀请领航集团校园事业部总经理,职业生涯规划师、咨询师、培训师周建政主讲。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大家围坐在一起,以互动聊天地形式开展。周建政以一位同学简历为例,从HR视角给大家介绍了简历筛选的逻辑,通过“清晰简洁”“走进内心”“与职相关”“呈现价值”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制作一份优秀的简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优秀简历的必要要素。同时,他与大家一起分析了现场同学的简历亮点与不足,并指出毕业生简历制作的常见误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收获满满,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简历制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即将迈入职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讲座是我校人才驿站开展首场“‘驿’路同行”系列活动,学校将会持续发挥人才驿站服务平台作用,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服务,主动把职业引导、政策宣传、人才引进、企业宣讲等各项服务送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公寓门口”。活动现场周建政主讲
9月26日下午,由学工部(处)主办的“话学工·强技能·共成长”主题辅导员沙龙活动在东苑“一站式”晖园社区学生发展支持中心举行。本次沙龙邀请自动化学院杜林老师作专题分享,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此次沙龙。杜林老师结合自身十二年一线辅导员工作经历,聚焦辅导员技能提升,以辅导员的使命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三个不同类型的学生工作案例将个人的“工作理念”、“育人理念”和“工作室建设情况”与在座的辅导员们做了分享。杜老师鼓励大家找准职业角色和定位,注重日常工作积累,学会主动了解学生,将工作经历转化为工作成果,做好学生的提灯人、引路人,为个人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在研讨环节,参会的新入职辅导员老师围绕近期学生工作难点发出了“求教信号”:“大一新生挂牌课多,班级学生上课分散,学风怎么抓?”“我所带的毕业班学生专业不是我的毕业专业,就业指导怎么做?”“学生心理问题数量增加,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该如何释放?”“辅导员的科研如何做好?”“如何拒绝学生不合理的诉求?”新老辅导员场面热烈,共话、共研、共议学生工作创新开展的方式方法。 本次辅导员沙龙活动圆满落幕,新入职的辅导员老师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