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江苏省法学会气候法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发展气候法学新兴学科,助力双碳法治体系建设”开展主题交流,邀请国内气候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法律问题研究、涉碳立法相关问题、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涉气候立法问题研究等主要议题开展深入研讨。中国气象局、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常州大学以及《江淮论坛》《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阅江学刊》等部门和高校80余位领导专家参会。会议由江苏省法学会气候法学研究中心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江苏泰坤律师事务所、南京元普生态环境与能源研究发展中心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尚洪波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指出在优势学科引领和学科交叉互融背景下,我校气候法学研究在大气污染防治、国际气候谈判、双碳治理等关键领域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未来,学校将给予气候法学研究中心全方位支持,明确发展特色,突出学术引领,创新
12月28-30日,“智荟江北”人才工程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十届龙山论坛——国际青年学者专场在气象谷报告厅召开。活动深入贯彻活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及江苏教育大会精神,通过学科推介、专题报告、现场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为优秀人才搭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和产学研用对接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了解南信大、感受新区发展,扎根南信大。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怡萱,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南京市委人才办副主任殷洁,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伟,牛津大学学联、江苏省人才集团、我校战略合作企业等社团和企业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金自康主持。我校校长陈海山在致辞中表示,自建校以来我校始终把握发展机遇、不断与时俱进,坚持发挥特色学科引领作用、促进学科互融,近年来打造“气象+”“+信息”学科品牌,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为高峰,以环境生态、信息工科为高原,以基础学科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维”学科体系。坚持师资队伍选优配强、积聚前进动能,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突破创新,提高综合实力,推动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有力提升了我校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我校在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
12月25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分两个阶段举行,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第一阶段举行了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校党委书记尚洪波、校长陈海山出席仪式,副校长赵强主持。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主持第二阶段学术委员会会议。陈海山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学校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双一流”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新一届学术委员发挥好“学术领航”、“学术监督”和“学术催化”作用,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王会军表示,我校向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校学术委员会的责任与使命更加重大,校学术委员会将努力强化使命和责任,发挥好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建设的“硬作用”和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软作用”,切实履行规定职责,逐步推进学校学术治理体系日臻完善,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学术支撑。尚洪波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内部治理体系,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实现形式,学术委员会是在党政领导下的学校最高学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关于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分类指导工作机制要求,进一步加强南京地区二组高校间的交流协作,12月20日,2024年度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南京地区二组会议在我校召开。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警官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10所高校的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及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会议,省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列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尚洪波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周乃贵主持会议。尚洪波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特别是今年来大力构建学科融合综合体系等方面情况。对学校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构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坚决贯彻省委和省纪委监委开展派驻改革试点工作等重点方面进行了阐述。学校党委将根据省委和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纪检监察工作,推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会上,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和南京审计大学作为两个调研小组的牵头单位,分别就聚焦“两个维护”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和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
12月20日上午,我校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学习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布置、通报相关工作。校党委书记尚洪波,纪委书记周乃贵,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出席,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大梅主持。各二级党组织、党群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党委组织部传达了上级关于“党建引领”“高校党组织对接产业链党组织”等相关工作规范性要求,并就规范领导干部信息公开、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做有关提醒和部署。党委宣传部通报了第四季度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履行情况。党委统战部通报了相关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纪检监察机构通报了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纪学习教育及相关案件警示情况。朱大梅指出,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人心,各党群部门、二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强化政治意识,切实将高校党建落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争做行家里手,不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金自康强调了近期防范诈骗和大学生心理问题防范的工作重点,要求各二级党组织进一步关注师生切身利益,高质量做好有关工作。周乃贵结合工作实际强调了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有关工作,要求各二级党组织贯彻执行好述责述廉制度,认真梳理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尚洪波在总
近日,我校1996届天气动力学专业校友王俊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年会上荣获Joanne Simpson Medal 奖章,并被授予 AGU Fellow(会士)。如奖章授予引文所写,这一荣誉旨在表彰他“在野火与气溶胶遥感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在大气组分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以及为AGU团体所作出的杰出服务”. 今年的AGU年会于12月9日至13日举行,吸引了约三万人参加,其中包括近2.5万人现场出席,以及五千人在线参与。 作为全球最大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研究非营利组织,AGU每年仅向2至3位职业中期科学家(博士毕业20年内)颁发该奖章。Joanne Simpson Medal以美国首位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科学家Joanne Simpson命名,获奖者同时被授予AGU Fellow称号,并受邀在AGU年度庆典上发表致辞。新增AGU Fellow的人数每年不得超过AGU会员总数(约50万,来自全球135个国家)的0.1%。该奖章旨在表彰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取得变革性或突破性进展的科学家,同时认可他们在科学领导力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卓越表现。自该奖项设立以来,王俊是首位
12月16日上午,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Panayote M. Pardalos受邀来访我校,校长陈海山在行政楼429会议室与院士会见。人事处、国际处、商学院负责人出席。陈海山对Panayote M. Pardalos院士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南信大自1960年建校以来,以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为主,大气科学具有全球影响力。学校从单一学科,转变为地球科学、信息工科、人文社科等多学科领域协同发展。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人文学科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商学等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气候变化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希望院士的加盟能够为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Panayote M. Pardalos院士对受邀来访表示感谢。他指出我校与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构在科研合作,特别是在工业工程领域的合作可能性,并强调多学科融合是未来趋势,计划与我校在大数据应用、气候变化、灾害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此外,拟将我校作为下一届全局优化世界大会召开地,以整合学校学科资源,提升国际合作的层次与影响力。Panayote M. Pard
我校王会军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于12月3~4日在中山大学组织召开年度学术交流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1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项目咨询组专家陈大可院士、费建芳教授、翟盘茂研究员和胡永云教授,以及近20位国内相关领域特邀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陈海山校长代表项目依托单位致辞。本次会议首先由王会军院士、戴永久院士、范可教授、罗京佳教授和李天明教授分别报告了各团队围绕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陆气相互作用与区域气候模拟、季风系统动力过程与机理、海气相互作用与ENSO动力学,以及季节内振荡动力学与延伸期天气预报等方向开展的创新研究工作,并与特邀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期间还就团队未来工作计划、团队协同研究和创新成果凝炼等进行了具体研讨,为项目下一年度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各研究团队骨干研究人员分别报告了过去一年的代表性成果,内容精彩纷呈,涉及极端气候动力学机理、气候模式研发、气候预测方法与应用等诸多方面,与会专家开展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本次会议还组织了团队研究生专场报告会,由各团队安排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全面摸清家底,深化资产盘活利用,完善科学监管体系,12月12日,我校召开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部署会。校长陈海山,省纪委监委派驻南信大纪检监察组组长、纪委书记周乃贵,副校长韦忠平出席,中层正职(含主持工作)参加。陈海山表示,一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全面准确了解学校资产实际状况,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购置,服务学校发展。二要明确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的重点,推动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总量全面覆盖、动态实时更新、产权规范交易、收益清晰可查、全程闭环监管、全量盘活利用、管理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三要系统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保障工作进度,严守工作纪律,深化培训学习。周乃贵阐明了当前工作面临的紧迫性和高要求,要求各级人员高度重视清查工作,确保履职尽责,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并对不尽责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警示。同时,他提出立行立改的时间要求,要求各级人员需承担起责任,确保清查工作顺利进行。韦忠平表示,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国有资产清查利用工作,全面彻底清查土地、建
12月11日下午,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校长Vaclav Snasel等一行四人来校访问,我校校长陈海山会见了来访嘉宾。陈海山校长对捷克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代表团的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1960年建校以来,便肩负着作为新中国首所气象学特色高等学府的历史使命,致力于培育气象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不仅为中国气象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气象学界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鉴于气象学与信息科学的紧密联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保持气象学科优势的同时,近年来不断拓展信息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材料科学、信息工程、自动化等学科迅速发展,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自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便开启了国际化进程,于1993年成立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至今,已与全球1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包括哈佛、耶鲁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学校还与英国雷丁大学、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共建气候学院。鉴于两校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共同点,我们期待双方以科研合作为起点,聚焦国际合作项目,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