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规划和执行大学生涯目标,以积极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12月18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深入沃特福德学院2022级电气合作1班召开“以行动追逐光影,秉初心奋楫前行”主题班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丁媛媛、副班主任曹永娟、辅导员郑晓坤及联系班级全体同学参加会议。班会由团支部书记陈羽珊同学主持。在“脚踏实地,做追光的行动派”的环节中,班长李宇航就一年来班级取得的各项荣誉和进步进行了总结汇报,并结合自身感受分享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大三下学期如何做好科学规划、争取有所收获。学习委员金灿杰带领同学们重新学习了“考试纪律及考试违规行为认定”的相关文件,倡议大家要严肃考纪、诚信考试、理性对待成绩。副班主任曹永娟围绕复习迎考给出了具体建议,鼓励同学们根据期末考试日程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做好查漏补缺、知识归纳,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调整好心态,同学之间发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风气,她希望同学们能够把知识学习与积累的功夫用在平时,用探索、研究、创新的态度对待所学专业。接下来在“团结有爱,做逐梦的同路人”部分,在心理委员李思彤的带领下,在场师生一起参与了“扩字游戏、抛掉
12月19日下午,学校召开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第2次会议。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主持并讲话,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招标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上,财务处处长朱晓东汇报了2024年度招标采购工作情况,他从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规范完成招标采购业务、有效落实政府招采政策、主动改进招采工作机制、持续加强代理机构管理等方面对全年招标采购进行了总结。会议听取了2024年度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年度综合考核情况;审议了近期特殊采购事项;研讨了舞美设备租赁、舞台搭建服务项目学校集中采购方案等。总会计师胡明保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招标采购工作在学校基础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同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实施,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招标采购内控管理,持续完善招标采购制度,规范招标采购行为,细化招标采购流程,有效防范招标采购风险;二是加强对招标采购代理机构的日常监督和考核管理,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对于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代理机构应予以严肃处理;三是招采归口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强化意识,遵纪守法,履职尽责,对招标采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月18日晚,校长陈海山在风云剧场为龙山书院大气科学专业新生讲授题为《气象报国 争创一流——奋力书写气象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的思政课,龙山书院领导班子、全体辅导员及879名2024级大气科学专业学生参加。 陈海山回顾了大气科学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世界大气科学从定性到定量、经验到理论分析,再到综合气象科学体系建立的发展过程。他列举了气象领域古今中外一流大师在大气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卓越贡献,讲述了中国气象发展的传承以及数值天气预报的演变和气象卫星观测技术的进步,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作出的贡献。随后,陈海山以时间顺序为经,以政策规划为纬,介绍了我校的初创使命、发展历程与当下的学科布局构建,回顾了我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未来学校将通过学科再造、专业拓展、平台升级、校地融合、国际合作等多种途径,持续推进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创建世界一流大气科学学科为目标不断前进
12月14日,2024年下半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如期举行。本次考试我校共有17143名考生参加,总计572个考场,其中四级考生8398人,设280个考场,六级考生8745人,设292个考场。学校成立了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务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周密部署,要求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紧密配合,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考试监督,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做好有关突发情况工作预案,确保考试安全、平稳。考前,教务处按照要求,组织了全体考试工作人员的线上学习考核和线下集中培训工作,明确了监考岗位工作职责,熟悉了监考要求和操作流程。同时通过学校官网、教务处官微向学生发布考试注意事项和温馨提醒。考试当天,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带队到考试现场进行了巡视,对考试组织保障、监考人员履职、考试运行状况等进行检查。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履行职责,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从考生入场、证件查验、身份核实、试卷发放到考试结束的各环节秩序井然、规范有序,全体考生遵章守纪、认真作答。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考试管理工作安全平稳、规范有序。考试期间,各考场监考老师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学生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场秩序井然,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12月18日下午,2024级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于东苑气象餐厅举办“风雪知时节,冬情随冬至”主题班会,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2024级大气科学拔尖班学术班主任陈海山出席。大气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艳艳、24级拔尖班副班主任陈国森、辅导员范楚楚及2024级拔尖班同学共同参加活动。陈海山勉励大家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劳动和体育锻炼,锻炼体质磨炼意志;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班会上,2024级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班长郭怡冰从历史由来、气象变化、物候现象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冬至节气,各位同学也就各自家乡冬至当日传统习俗分别做了分享。师生围坐桌前同包饺子,共叙情谊;同搓汤圆,齐话团圆。大家纷纷显身手,把浓浓冬至情包进了圆鼓鼓的饺子里,融进了甜蜜蜜的汤圆中。活动中,师生们创意布置现场,亲手制作还走到一个个悬挂的红灯笼下,竞猜气象元素灯谜,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一体的灯谜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本次班会大气院以“气象文化+”创新班会形式,创造性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一
12月6日至8日, 2024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总决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举行。来自全国767支高校优秀队伍参加了这场公益性大赛的现场总决赛,入围选手是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120多所高校的22万多名在校大学生中,经校赛、省赛(区域赛)的层层选拨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的,今年92%以上的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参与了该项赛事。经过激烈的角逐,总决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13项,二等奖192项,三等奖284项,我校学生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奖成绩名列前茅,我校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选择,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正是契合这一战略要求与需求的重要平台,大赛致力于通过构建赛事全过程闭环竞赛服务机制,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应用落地。自2021年以来,大赛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不断攀升。从2021年的1.2万名大学生参赛,到2023年的18万名大学生参赛,再到今年的22万
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苏布达教授率领团队于2021年3月16日在《Atmospheric Research》发表的论文“Insight from CMIP6 SSP-RCP scenarios for future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该文章于2024年8月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列为地球科学领域全球前1%高被引文章 (ESI 1%),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图1)。研究团队采用1961-2020年2400余个气象台站的六类气象要素数据(降水量、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风速、短波辐射和相对湿度)、四个CMIP6模式(CanESM5、IPSLCM6A-LR、MIROC6和MRI-ESM2-0)和七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1. 9、SSP1-2. 6、SSP2-4. 5、SSP3-7. 0、SSP4-3. 4、SSP4-6. 0和SSP5-8. 5)的气象要素数据,对2021-2040年、2041-2060年和2081-2100年三个时期的中国未来干旱特征开展研究。2021-2040年,降水量的减少和潜在蒸散量的增加将导致长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12月18日下午,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以《感恩新时代 奋发有作为——用今天的努力照亮未来的道路》为题,在千秋会堂101报告厅为2024级2+2国际本科师生讲授思政课。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辅导员、学生等170余名师生参加。胡明保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围绕“何为新时代、如何认识当下的中国、青年学子如何奋发有为”三个方面,以中国迈进新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受益者的视角,详实叙述了中国从落后到赶超部分发达国家的历程,用自身多年的亲身经历,从制造业规模、贸易总量、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展示了新时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阐述了党领导全体人民奋斗是成功关键,诠释了“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的深刻内涵。胡明保对同学们提出三点。一是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为谁而学”;二是合理规划时间,做好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管理;三是注重身心健康,锻炼强健体魄,保持阳光心态。他寄语同学们既要胸怀梦想、也要脚踏实地,通过不懈努力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讲课结束后,在场
12月11日-13日,2024年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重庆大学举办。我校研究生团队斩获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三等奖1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首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本届大赛共吸引了全国274所高校(研究所)的3378支队伍、11275名研究生报名参赛,共提交有效作品3085件,参赛队伍数、人数及作品数增幅均创历史新高。经过专家组盲评初审,最终共有200支队伍、700余名研究生进入国家总决赛。作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企业真实需求,涉及智慧建造、智慧能源、绿色生态、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一直以来,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学科竞赛,持续推进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学科竞赛获奖数量、质量同步提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第六届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征集工作中,我院两篇教学案例通过评审,被推荐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入库。两篇教学案例分别是汲安庆教授的《指向审美创造的高中语文小说群文阅读教学探索——Z老师《复活》(节选)的教学进阶之旅》,付钰博士主笔的《从教学生“学变式”到让学生“会变式”——一位高中教师基于“利用函数性质解不等式”公开课的探索》。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指导,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牵头,各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建设的国家级案例中心,其案例库涵盖专业类别最全、案例数量最多、特色显著且广受认可,代表着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的最高水平,入选案例库数量更是国家专业学位授权审核与评估工作的关键考核指标。本届教学案例征集工作共收到全国123个单位提交的808篇教学案例,经专家初审、初评、复评、修改后再评审和终评,有229篇教学案例通过评审,并推荐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申请入库,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有22篇案例入选,学科教学(数学)有24篇案例入选。本次两篇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