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以“蓝色印度洋的未来——全球南方的发展实践”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昆明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发表主旨演讲,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巴巴多斯参议长法利、马尔代夫副总统拉提夫分别致辞。作为本届论坛的主要活动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举办“推动海洋气变治理,助力落实《巴黎协定》”圆桌会。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胡张良出席圆桌会议并致辞。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以及来自缅甸、阿富汗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共9人作主旨发言。非洲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席阿菲安、斯里兰卡水产资源研究开发署主席赫蒂亚拉奇等8位代表进行圆桌会对话。胡明保在主旨发言中提到,推动海洋气变治理,助力落实《巴黎协定》,不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更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愿意与各方一道,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他重点分享了学校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服务设想:一是依托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围绕世界气象行业发展
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于12月10日至12月12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火热展开。我校由潘莉老师带队女排以及杨绮老师带队男排,蔡沈杰、俞冰洁等23名运动员参赛,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校运动队凭借着顽强拼搏的毅力、精湛卓越的技艺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一路过关斩将,喜获双季军。比赛日的赛场上,每一场对决都是意志与实力的巅峰较量。循环赛中的惊心动魄,我们的队员们如勇士般冲锋陷阵,强攻得分瞬间点燃全场激情,众志成城的团队配合则多次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以及一次次奋不顾身的鱼跃扑救为比分带来优势。在这场赛事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教练团队精心谋划每一个战术细节,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套克敌良方。队员们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从体能训练的咬牙坚持到战术配合的反复磨合,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们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团队的荣誉,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如今赛事虽已结束,但这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带着这份荣耀与经验,在未来的训练中更加刻苦,在接下来的赛事中继续拼搏。我们会不断提升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迈进。
12月17日,省委驻淮安区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江苏省绿色食品协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举办乡村振兴成果展暨绿色优质农产品集市活动。我校副校长朱大梅,淮安区委副书记、省委驻淮安区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余灏,党委组织部、工会负责人等参加现场活动。集市以“乡村振兴•绿色共享”为主题,通过产品自主推荐、现场品鉴体验、惊喜抽奖赠送等多样化形式,面对面地分享淮安特色农产品。在集市现场,淮安土特产让学校的师生们大开眼界:药膳同源的车桥芡实、香脆可口的岳家茶馓、Q弹嫩香的钦工肉圆、肉质鲜嫩的博里羊肉……还有古黄河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的秋月梨、碧根果也凭借其甘甜的滋味吸引了不少眼球。这趟载满“淮安”风味的便捷购物之旅,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师生们满载而归。不少师生表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农产品便宜又好吃,为淮安土特产点赞,支持乡村振兴。朱大梅表示,感谢省委驻淮安区乡村振兴工作队为学校师生送来淮安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学校党委历来重视乡村振兴的工作,依托学校资源开展特色帮促,力求在强农兴农上贡献力量。此次活动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捷的采购渠道,也为淮安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圆满落幕,未来可期
近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2024年中国研究生媒体联席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浩、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出席开幕式。我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及新媒体指导老师、校研会主席团成员参加本次会议。会议旨在集中交流研讨研究生媒体建设赋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经验与成果,助力高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致辞。他分析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格局、研究生媒体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研究生媒体工作肩负着思想引导、文化传承、信息传播、综合服务等重要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网络育人、媒体宣传工作要守好阵地,把准铸魂育人方向;要融合发展,画好服务大局蓝图;要以“生”为本,筑牢凝心聚力根基;要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传播高地。希望中国研究生媒体联席会议平台能够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筑牢坚实根基,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力量,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拓展广阔空间。本次会议设有6个主旨报告,围绕教
12月17日,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六研究所(简称206所)来校推进合作。206所副所长马汉清、民品发展部副部长辛海涛、气象产品总设计师苏小敏、气象产品执行总师雷连发、民品发展部项目经理张宇萌,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会议由金自康主持。陈海山对马汉清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从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办学成效。他说,气象雷达发展是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和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在气象雷达方面合作基础深厚。他希望,一是加强双方精准化对接,共同培育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从单一合作向全方位常态化校所合作的转变。二是推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围绕气象雷达探测装备和人工影响天气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发挥双方优势特色,组强研究团队,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技术攻关、联合申报重点项目任务,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马汉清对与南信大下一步开展合作充满期待,他简要介绍了206所的发展历程、业务板块及研究领域。他表示,206所主要从事气象领域雷达探测设备整机研发,希望依托南信大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206所在气象雷达硬件方面的技术
12月13日,甘肃省教育厅在河西学院召开全省高等学校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全省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深化支援受援高校合作关系,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推动甘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武世兴,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白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副校长朱大梅出席会议。武世兴在视频讲话中充分肯定甘肃高等教育取得的进步。他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34所部属和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内的东部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甘肃19所高校,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实施树了典型,立了标杆。武世兴强调,要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区域发展全局中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工作。要聚焦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要聚焦特色发展,塑造办学优势,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好服务区域和高质量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 白江平系统总结了全省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他指出,支援受援高校累计联合开展各类学术活动700余次,共建各类高层级科研平台40个,互派教师交流3159人次,互派干部挂职329人次,626名教师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方式攻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科生1014人,保送支援高校硕士3
12月14日,第四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协办。 本次研讨会包括4场大会主报告、4个分论坛及46场报告,来自40多家单位、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希腊国家研究基金会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前任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Efthymios Nicolaidis,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广西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原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万辅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石云里,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自然辩证法通讯》副主编王大明,东华大学教授、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杨小明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李晓岑主持, 本
浙江海洋大学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12月13日,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健鑫等一行三人来校开展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见了来访嘉宾,会议由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院长主持。 马嫣副校长对王健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及海洋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等情况。她指出,作为省属行业特色高校,我校与浙江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双方此次的交流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王健鑫副校长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浙江海洋大学的发展历史、学科设置、师资力量及科研成果等情况。他表示,浙江海洋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希望与为我校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交流会前,浙江海洋大学一行参观了我校的风波流水槽实验室和海洋声学综合教学实验室,深入了解了我校在“实验海洋学”特色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在会议交流环节,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董济海与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科学系主任韩国庆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发展情况。双方围绕“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海洋学论坛”、学生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商学院学风建设,持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商学院于12月11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2024年学风建设总结大会暨新生入学仪式。出席本次大会的有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商学院院长邱玉琢,商学院党委书记孙再春,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田智,副院长张慧明,副院长何正全,院长助理魏向杰,院长助理汪峰,商学院全体辅导员、获奖代表以及2024级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大会由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田智主持。胡明保在致辞中对新加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的同学表示欢迎,他强调全体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为自己而学习,加强自我约束。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在责任担当中明理立德;在创新实践中励学成才;在兼收并蓄中涵养情怀。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规划时间,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四年的大学时光,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邱玉琢作学院情况介绍,她详细介绍学院专业概况、师资情况、校企合作进展、学科竞赛成果等情况,她提出商学院新生要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随后,何正全介绍学院本科教学情况、汪峰介绍研究生培养及科研情况。大会对过去一年中在学业成绩、党团
2024年12月12日-13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无锡市区块链高等研究中心与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承办的CCF第三届区块链安全技术与创新应用总决赛在上海举行。本次比赛旨在提升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新培养机制,对加快区块链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自8月开赛以来,全国30个城市共80所科研院校的师生同台竞技,我院研究生刘天怿、姚辰昊、颜嘉震、王驰作品《链法智鉴:区块链交易合法性检测》(指导教师:宋甫元)荣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三届大学生区块链安全技术与创新应用竞赛一等奖。《链法智鉴:区块链交易合法性检测》针对现有区块链上交易合法性检测难以兼顾交易本征信息与拓扑结构信息、检测精度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特征增强的比特币交易合法性检测方案。作品贴合现实比特币场景下的交易合法性检测需求,分别在特征提取和模型分类部分进行优化,提升了检测总体性能。通过上述设计,团队设计了比特币交易合法性实时检测平台,为比特币交易的安全保驾护航。此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