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副校长朱大梅带队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幼儿园调研新学期开学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党委校长办公室、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集团总校)相关部门领导及科室工作人员陪同调研。邹云霞园长简要汇报了近三年的办园情况,重点介绍了以“春启新程 ‘咤’响新篇”为主题的开学典礼等新学期工作。幼儿园自2022年9月开园办学以来,凝练形成了“信知行远,气象万千”的办园理念,系统开发了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具有南信大附属学校特质的“万象课程”及工作体系。近三年来,幼儿园获批区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0余项,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信大环游日”“二十四节气”和“奔跑吧,云娃娃”等系列特色园本课程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区域幼儿园同行、家长的好评和小朋友的欢迎。附属幼儿园2023年10月获批“江北新区课程游戏化项目”,2023年12月创建“南京市优质幼儿园”。朱大梅对幼儿园开园办学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新学期组织的仪式感、教育性兼具的开学教育工作给予肯定。她从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战略性的角度,表示要确立“办成人民满意的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系统性建设
2月17日,我校召开2025年第一次科技工作联席会。会议由副校长赵强主持,科学技术处、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产业处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会议围绕2025年学校科技重点工作展开研讨,旨在明确工作方向,形成任务清单,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赵强副校长在会上先后听取了科技处、先进院、产业处工作汇报。他对各部门2024年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2025年科技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多级协作。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同时,要与各学院紧密协作,充分发挥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凝聚起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二是强化组织。各单位要立足学校发展大局,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创新环境。三是抓大带小。各部门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重大项目为引领,充分发挥大项目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小项目的发展,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项目体系。四是以点带面。科研管理部门要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点,连点成线、织线成面,最终形成支撑学校科技发展的坚实
近日,软件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软件服务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发表了题为“Fairness-aware Budgeted Edge Server Placement for 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构建了公平性感知的边缘服务放置问题模型,并提出两种高效公平的服务器放置策略,解决了车联网环境下智能载具计算资源公平使用问题。《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A类期刊,是计算机网络领域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该期刊侧重于架构、支持服务、算法/协议设计和分析、移动环境、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和新兴技术等关键问题。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通过在靠近网联自动驾驶汽车(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 CAV)的路边单元(Roadside Unit, RSU)上部署边缘服务器(Edge Server, ES),实现了CAV对交通实时环境的深度感知。鉴于ES资
近日,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2024年年会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联盟对2024年度技术转移工作创新奖、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技术转移服务精英奖、技术转移优秀案例的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校荣获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全省仅10家高校获此表彰。2024年,我校积极发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潜能,着力提升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的效能。全年参与了高水平建设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发展推进会、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高校院所服务苏北五市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等多场联盟组织的产学研活动,借助联盟平台释放学校人才优势,提高技术转移服务效能。同时,我校在校地及校企合作方面硕果累累。2024年,我校成功对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市盐都区、无锡锡山区和张家港市等20余家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南京鼓楼医院等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先后吸引南通市崇川区、徐州高新区、连云港市和天长市等政府部门来校交流。先后邀请中电工业互联网、南京钢铁、国能江苏分公司、商飞试飞中心等知名企业来校合作洽谈。走
2月15日,中国中检广西公司(西南区域总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洪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出席座谈会。闵锦忠代表学校对罗洪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办学历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成效。闵锦忠说,中国中检广西公司(西南区域总部)是中检集团防雷技术服务的牵头单位,我校是江苏省气象学会防雷协作单位,安全工程专业优势突出。期待双方在防雷专业技术领域建立更加稳定、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人才联合培养、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防雷产业上下链路的打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校企合作新典范。罗洪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概况。他表示,中国中检广西公司(西南区域总部)是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子公司,其中防雷监测服务为公司的重要业务发展方向,与南信大的优势学科与专业非常契合。希望双方在未来可以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在防雷基础设施研发、在线防雷监测、防雷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产教研用的发展,为气象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助力。我校科技产业处、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现场闵锦忠讲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团中央基层建设部、中国青年社报主办的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评选结果公布,经学校推荐、省级初评、全国评审等环节,我校管理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文琦、地理科学学院2023级研究生李斌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自2007年开始启动,每年评选一次,已连续举办了17届,自开展以来,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密切关注。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报工作以“自信自强 挺膺担当”为主题,从高校中寻访产生一批在投身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主法治、文教体育、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统一战线、对外交流等方面事迹突出,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榜样作用的自强典型。朱文琦现为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团)成员,曾是江苏省“青马工程”优秀学员、江苏省青年观察员、信仰公开课省级精品课主讲人,曾任第24届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毕业生、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全国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等省
2025年1月18日下午,学校召开了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招标领导小组”)2025年第1次会议。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主持会议并讲话,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和招标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上,财务处处长朱晓东详细汇报了2025年计划开展的招标采购重点工作,包括学校招标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单一来源采购校内决策机制以及政府采购需求审查机制和实施方案等。会议对以上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给出完善建议。同时,会议讨论了小额零星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集中管理方案、舞美设备租赁与舞台搭建服务集中采购方案等采购事项。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在总结发言中对2025年招标领导小组和招标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招标领导小组会议应坚持“事前调研、依法依规、充分讨论、民主集中、实事求是、廉洁高效”的议事原则,推进议事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会议效率和议事决策水平;二是招标办应对财政部和省财政厅下达的各项文件政策要及时领悟、深入理解、扎实落实,持续完善招采制度、严格规范招采行为;三是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时也是归口管理部门,应充分把握招采政策、压实管理职责、熟悉工作流程,提高人员专业度,强化部
为进一步加强岁末年初园区安全管理,确保寒假期间园区安全稳定,1月18日上午,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到金牛湖园区检查寒假安全生产工作。园区管委会全体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胡明保实地走访了图书馆、晨园食堂、海洋楼。在图书馆,他与园区图书馆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图书馆馆藏及运行情况,他要求园区图书馆要多措并举推进服务工作质效提升,要对图书馆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在晨园食堂,他详细询问了假期餐饮保障、学生就餐人数及档口更新等情况,仔细查看了正在营业的窗口,与餐饮经营人员交流了解相关情况。在海洋楼,他认真查看了实验用房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实验用房规划,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胡明保在检查中强调,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园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寒假期间安全稳定工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筑牢作风建设堤坝,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他要求寒假期间要加强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要密切关注留校学生动态,加强留校学生管理,确保留校学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师生员工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检查图书馆
应南京市中华中学邀请,1月15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教授带队赴中华中学座谈并开展题为“气象万千--走进大气科学”的科普讲座。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校长朱征、副校长钱华参与座谈,我校艺术学院、全国气象科普基地负责人参加。朱征校长首先对陈海山校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从建校理念、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师资结构、高考成绩和近年来录取南信大情况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中华中学的办学特色和成效。李兵书记表达了对双方下一步合作的希望。陈海山校长感谢中华中学持续向南信大输送优秀高中毕业生,表示我校将接力培养好这些优秀学生;并就我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招生政策、毕业生去向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表达了对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期待。座谈会后,陈校长面向600余名高中学生作了题为“气象万千--走进大气科学”的科普讲座,从气象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方面阐释了气象研究的重要性;从古至今回顾了大气科学学科发展历程,梳理了学科演变脉络;揭秘了天气预报制作流程、气候预测难点,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成果,探讨了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聚焦人类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剖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等行为对气候的深远
1月13日,由我校王会军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的前沿交叉研判研究项目“古今气候环境变化融合战略研究”在南京召开项目启动会,陈发虎院士等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十余家单位的40余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首先,王会军院士详细介绍了本项目立项的背景和意义,指出研究过去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是科学评估当今和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重要基础。随后,与会专家围绕古今气候环境融合研究中过去全球增/降温的气候环境影响不同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和机理、过去重大气候/极端环境事件的成因机制以及古今融合研究中地球系统模式偏差等若干科学问题,从模式和记录的改进、技术创新,以及社会和生态系统响应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全面审视了古今气候环境变化融合研究的现状与挑战,应通过优化模式、提高记录质量、推进技术创新,并加强跨领域合作,共同推动古今气候环境变化融合研究的发展。最后,对项目未来一年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做了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