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持续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新工科人才,10月27日,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发布了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通知(中电教[2023]9号)。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复评等工作程序,共评出重点项目14项,一般项目36项。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申请的3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全要素、全方位、全链条’国产化电子信息类公共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项目获评重点项目。面对当前国外对我国半导体等信息技术产业围堵政策的形势,教育部联合相关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2025年实现教育新基建国产化。本次立项的课题“‘全要素、全方位、全链条’国产化电子信息类公共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国产FPGA替代方案在数字电路实验课程中的创新应用与效果评价”探索在实验平台、实验项目、教学资源、竞赛融入、师资培训等多方面构筑一条纯“国产化”实践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实现我国科技自主自强、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最根本的人才保障。为适应“新工科”的人才培养要求,本次立项的课题“‘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改革研
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兼职安全巡查员的技能与素质,11月2日,在科创3号楼1楼会议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总务处、保卫处联合对新聘实验室兼职安全巡查员进行第一轮技能培训。此次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实验室兼职安全巡查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其应对实验室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培训会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于江华处长主持。会上,总务处朱庆峰书记指出,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是我们每位教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我校首创设立由保卫干部、实验楼楼长、实验楼保洁组成的实验室兼职安全巡查员队伍,利用我们平时履职岗位工作之便,关注实验室安全,做到实验室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汇报,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消灭安全隐患于萌芽。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于江华对实验室兼职安全巡查员们表达了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实验室分布,实验室运行安全状况,强调我们都是校园安全链条中的一部分,在平时的巡查中,尤其重点关注由于实验特性,需要长时间运行的仪器设备。他希望兼职安全巡查员们能够认真领会本次培训的精神实质,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希望巡查员能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事务,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高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10月31日上午,唐山市气象局副局长郭丽霞一行4人来校开展“局校合作培养基层气象人才、提升市县科技创新能力”专题调研。我校发展规划处、科技产业处、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郭杨主持。郭杨首先对唐山市气象局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我校的学科布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在局校合作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他说,学校因气象而生、缘气象而兴,大气科学是学校的学科根基和学科之魂。近年来,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大气科学学科为引领,构建“一体两翼三维”学科体系,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共建体制机制,服务气象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着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局校合作工作走深走实,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才和科技支持。郭丽霞对母校近年来取得的快速发展和丰硕成果感到自豪,并表达了唐山市气象局在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迫切需求。她说,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上,市县级气象部门与学校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广阔的合作舞台,希望双方
11月1日下午,我校举行“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信仰公开课暨青年讲师团基层宣讲活动,我校第二十四届研支团(广西团)团长宋佳铭同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96727部队退伍军人马保金同学受邀主讲。宋佳铭同学以《让青春在执教路上绽放绚丽之花》为题,生动讲述了自己在广西支教时的难忘经历。报告从充实、信任、感动、成长、砥砺等多方面展现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的青春担当。他说,既然选择了扎根基层,便只顾风雨兼程和初心坚守,支教的经历是一次磨砺,更是一首超燃的青春之歌。马保金同学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为题,深情讲述了他携笔从戎的军旅生涯,生动展现了他作为追梦人的奋斗历程。他说,一声敬礼、一个背影、一面国旗、一身戎装成就了他最美的人生。他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将爱国之情化为强国行动,以心中红旗,献礼中华,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新榜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广泛发动青年学生、巾帼志愿者等参与基层建设,发挥其主体作用。”青年英雄本色,更显砥柱中流。我校高度重视基层人才培养工作,始终
在10月20日举行的“2023国产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论坛暨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2023年秋季会议”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东南大学大数据计算中心、河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七家单位共同发起的“高性能算力共享联盟”正式成立。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周俊萍参加联盟成立仪式。 (联盟成立仪式)除联盟成员单位外,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常州工学院,以及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Lustre中国社区、联想集团、浪潮集团、中科曙光、超聚变、长虹佳华、燧原科技、奥工科技、南京移动等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和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并见证了联盟的成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主任陆现彩到场致辞。 高性能算力共享联盟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开放、互利共赢的平台,帮助算力资源持有者和需求者进行有效的对接。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伙伴
10月25日上午,2023年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新能源产业专场活动在张家港市成功举办。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主任戴力新,张家港市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团长姜辉,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奇出席,我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应邀率队参加活动。 作为重要议程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张家港分中心在会上正式签约。为充分发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资源,聚焦服务张家港市特别是高新区的优势产业,学校与张家港市高新区管委会、张家港市科技局、张家港市委人才办四方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张家港分中心。四方将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会上,高校代表、新能源企业代表分别作了经验分享,部分金融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随后,高校专家团队代表进行了揭榜路演,并与企业展开了深入的对接洽谈。我校将以此次签约张家港技术转移分中心为契机,与张家港市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科技企业,构建政、产、学、研、金、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优势,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广泛开展技术研
10月24-25日,科技产业处组织我校专家教授10人走访张家港多家企业,并与张家港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张家港高新区分管领导和张家港市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团长座谈交流。我校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程知群教授、物电院院长涂兵教授以及电信、自动化、化材、软件、水文学院专家参加交流,我校挂职张家港科技镇长团副团长蔡惠华和团员叶井飞组织在张家港的交流活动。24日座谈会上,张家港市科技局副局长俞萍对南信大专家教授来访表示欢迎,并对南信大选派两位专家领导挂职张家港促进校地合作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张家港的产业结构、产业链优势与产学研支持政策,期望南信大的专家将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张家港落地转化,为当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南信大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向参会领导介绍了学校的办学优势与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期望学校的专家教授加强科研成果在港的转移转化,为推动校地科技合作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张家港市委人才办对张家港人才项目的支持政策和优势进行了详细介绍,高新区创发部对即将落地的南信大技术转移中心张家港分中心的定位、运行模式与各方职责等进行了说明,期待双方能够实施全方位、多渠道和多层次的科技交流合作。我校专家教授也分别介绍了校企合
11月1日下午,学校在学科1号楼N201-213会议室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会。本次培训会是我校2023年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的系列活动之一。江北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孙晖应邀作专题培训。相关学院、总务处、银河物业等分管压力容器(含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负责人和各类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电梯维保作业人员参加培训会。设备处副处长吕红主持培训会议。培训会上,孙晖结合相关典型事故案例,从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特种设备分类、安全主体责任体系落实、检验周期、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与会人员还就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进行了交流讨论。此次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10月28日上午,我校在风云剧场、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滨江楼报告厅分组同步举行了2023年本科生校长奖学金差额评审公开展示会。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各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观摩。展示会上,来自29个学院的87名候选学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分别围绕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创新发明、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个人陈述。他们的生动实践和青春风采,充分彰显了我校学子自立自强、踔厉奋发、昂扬向上的优秀形象。展示结束后,各评委组组长分别作总结点评,对选手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号召同学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校长奖学金是我校本科生校级层面最高等级奖学金,自设立以来,不断激励着广大学子志存高远、刻苦学习、追求卓越。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原动力,学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主题学风建设月活动,营造乐善好学、比学赶超的校园氛围。展评会现场选手风采
10月27至29日,“2023年‘联通杯’江苏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我校参赛学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该赛由江苏省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会、江苏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组委会主办,吸引了来自省内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3所高校的252支学生团队参加比赛。参赛队员合影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的组织工作,通过开设“工程实践竞赛班”,配备指导教师,提供竞赛场地,给予经费支持等措施保障参赛学生的日常训练和作品完成,竞赛组织期间也到了教务处(藕舫学院)、实验室管理与设备处、管理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此次比赛我校共派出6支参赛队分别参加了“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工程场景数字化”和“企业运营仿真”4个赛道的比赛。同学们通过比赛展示了专业技能和拼搏精神,与省内同学切磋了技艺,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序号竞赛项目类别获奖等级参赛队员姓名1企业运营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