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我校举行“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信仰公开课暨青年讲师团基层宣讲活动,我校第二十四届研支团(广西团)团长宋佳铭同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96727部队退伍军人马保金同学受邀主讲。宋佳铭同学以《让青春在执教路上绽放绚丽之花》为题,生动讲述了自己在广西支教时的难忘经历。报告从充实、信任、感动、成长、砥砺等多方面展现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的青春担当。他说,既然选择了扎根基层,便只顾风雨兼程和初心坚守,支教的经历是一次磨砺,更是一首超燃的青春之歌。马保金同学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为题,深情讲述了他携笔从戎的军旅生涯,生动展现了他作为追梦人的奋斗历程。他说,一声敬礼、一个背影、一面国旗、一身戎装成就了他最美的人生。他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将爱国之情化为强国行动,以心中红旗,献礼中华,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新榜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广泛发动青年学生、巾帼志愿者等参与基层建设,发挥其主体作用。”青年英雄本色,更显砥柱中流。我校高度重视基层人才培养工作,始终
在10月20日举行的“2023国产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论坛暨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2023年秋季会议”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东南大学大数据计算中心、河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七家单位共同发起的“高性能算力共享联盟”正式成立。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周俊萍参加联盟成立仪式。 (联盟成立仪式)除联盟成员单位外,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常州工学院,以及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Lustre中国社区、联想集团、浪潮集团、中科曙光、超聚变、长虹佳华、燧原科技、奥工科技、南京移动等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和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并见证了联盟的成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主任陆现彩到场致辞。 高性能算力共享联盟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开放、互利共赢的平台,帮助算力资源持有者和需求者进行有效的对接。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伙伴
10月25日上午,2023年江苏省J-TOP创新挑战季新能源产业专场活动在张家港市成功举办。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主任戴力新,张家港市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团长姜辉,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奇出席,我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应邀率队参加活动。 作为重要议程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张家港分中心在会上正式签约。为充分发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资源,聚焦服务张家港市特别是高新区的优势产业,学校与张家港市高新区管委会、张家港市科技局、张家港市委人才办四方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张家港分中心。四方将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会上,高校代表、新能源企业代表分别作了经验分享,部分金融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随后,高校专家团队代表进行了揭榜路演,并与企业展开了深入的对接洽谈。我校将以此次签约张家港技术转移分中心为契机,与张家港市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科技企业,构建政、产、学、研、金、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优势,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广泛开展技术研
10月24-25日,科技产业处组织我校专家教授10人走访张家港多家企业,并与张家港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张家港高新区分管领导和张家港市第十六批科技镇长团团长座谈交流。我校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程知群教授、物电院院长涂兵教授以及电信、自动化、化材、软件、水文学院专家参加交流,我校挂职张家港科技镇长团副团长蔡惠华和团员叶井飞组织在张家港的交流活动。24日座谈会上,张家港市科技局副局长俞萍对南信大专家教授来访表示欢迎,并对南信大选派两位专家领导挂职张家港促进校地合作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张家港的产业结构、产业链优势与产学研支持政策,期望南信大的专家将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张家港落地转化,为当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南信大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向参会领导介绍了学校的办学优势与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期望学校的专家教授加强科研成果在港的转移转化,为推动校地科技合作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张家港市委人才办对张家港人才项目的支持政策和优势进行了详细介绍,高新区创发部对即将落地的南信大技术转移中心张家港分中心的定位、运行模式与各方职责等进行了说明,期待双方能够实施全方位、多渠道和多层次的科技交流合作。我校专家教授也分别介绍了校企合
11月1日下午,学校在学科1号楼N201-213会议室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会。本次培训会是我校2023年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的系列活动之一。江北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孙晖应邀作专题培训。相关学院、总务处、银河物业等分管压力容器(含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负责人和各类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电梯维保作业人员参加培训会。设备处副处长吕红主持培训会议。培训会上,孙晖结合相关典型事故案例,从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特种设备分类、安全主体责任体系落实、检验周期、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与会人员还就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进行了交流讨论。此次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10月28日上午,我校在风云剧场、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滨江楼报告厅分组同步举行了2023年本科生校长奖学金差额评审公开展示会。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各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观摩。展示会上,来自29个学院的87名候选学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分别围绕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创新发明、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个人陈述。他们的生动实践和青春风采,充分彰显了我校学子自立自强、踔厉奋发、昂扬向上的优秀形象。展示结束后,各评委组组长分别作总结点评,对选手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号召同学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校长奖学金是我校本科生校级层面最高等级奖学金,自设立以来,不断激励着广大学子志存高远、刻苦学习、追求卓越。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原动力,学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主题学风建设月活动,营造乐善好学、比学赶超的校园氛围。展评会现场选手风采
10月27至29日,“2023年‘联通杯’江苏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我校参赛学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该赛由江苏省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研究会、江苏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组委会主办,吸引了来自省内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3所高校的252支学生团队参加比赛。参赛队员合影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的组织工作,通过开设“工程实践竞赛班”,配备指导教师,提供竞赛场地,给予经费支持等措施保障参赛学生的日常训练和作品完成,竞赛组织期间也到了教务处(藕舫学院)、实验室管理与设备处、管理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此次比赛我校共派出6支参赛队分别参加了“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工程场景数字化”和“企业运营仿真”4个赛道的比赛。同学们通过比赛展示了专业技能和拼搏精神,与省内同学切磋了技艺,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序号竞赛项目类别获奖等级参赛队员姓名1企业运营仿
为做好新教师主讲资格培训,切实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于10月25日-27日举办新教师主讲资格集中培训。培训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的开展等内容开展了六场高质量的报告。人事处处长周显信出席培训会开班仪式并讲话。周显信处长强调新教师要重视教学,加强对教学规律的把握,要向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同伴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态度和对教学的投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赵海燕教授指出教师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强调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注自身的穿着打扮与言谈举止,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裴世鑫教授从督导的角度详细讲解了优质课的评价标准,他结合典型的案例和自身教学经验,为优质课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方法。顾韵华教授从上好一门本科生课程出发,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及课程教学各环节的要求。南师大张一春教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谈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以及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王黎娟教授结合《天气学原理》课程建设,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各类在线资源的建设与运用,构建立体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互动。上海交大梁竹梅副
10月26日下午,图书馆(档案馆)在图书馆724报告厅举办第3期万卷讲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工作分会理事长、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吴玫应邀作《发现档案工作新价值——新时期高校档案职业发展的新向标》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图书馆(档案馆)馆长周彩红主持,副馆长张艳、陆勇,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及管工院相关专业学生共80余人参加。报告中,吴玫结合《档案法》、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等背景,从理论研究动向、档案文化实践、哲学学术视角、文件档案运动过程等四个维度提出档案工作新价值,并以南京大学档案馆为例,指出档案文化建设要有思维、有战略、有方法。吴玫馆长的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具体案例分析,让现场听众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报告结束后,吴玫与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就数字化建设、库房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讲座现场座谈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教务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10月26日,教务处组织开展本科教务管理人员培训活动。河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玲博士应邀做报告。我校各二级教学单位本科教务管理人员、教务处和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工作人员共6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由教务处副处长邹林斌主持。王玲报告题目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她简要介绍了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新形势、新要求,阐述了教务管理的内涵、功能,从教务管理服务对象的需求点出发,提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方法路径,并分享了河海大学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此次培训活动,是具体落实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本科教务管理队伍业务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教务处将围绕教学改革、政策业务、迎接评估等方面,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