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悉,在首届“圆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中,该校五队伍最终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总成绩名列前茅。其中一等奖作品“智能口罩”经专家投票,摘得最高奖“圆梦杯”。作为捧得本次大赛最高奖项“圆梦杯”的队伍,南信大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夏宇辰代表本科组发言,介绍了他们久经打磨的获奖作品——“智能口罩”。“我们设计了一款集风扇通风、LED照明、无线控制、智能调节、佩戴者摔倒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口罩,配有相应手机APP可对其进行控制设置。”夏宇辰介绍,扇排风改善佩戴口罩的舒适性;装置检测到人员摔倒,将会通过手机APP报警,缩短了一些特殊人群的救治响应时间;正常工作时,电量可以维持8小时,配备自动感知,进入低功耗模式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据悉,该产品还可应用到煤矿、探险等场景。夏宇辰与团队另一个成员——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金立业相识于一节名为“开源硬件与创客”的通识课程。夏宇辰擅长硬件设计,金立业则主攻软件开发,他们原本的目标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但刚好碰上“圆梦杯”的报名通知,于是就先参加了“圆梦杯”。此时,来自2020级通信
来源:南京日报
当田径比赛遇上中华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3月5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2023校园体育启动仪式暨中华传统体育嘉年华”,来自全校各学院的近千名同学组成团队积极参与。运动场上,南信大学子们重拾儿时记忆,丢沙包、滚铁环、跳长绳、踢键子,各个项目信手拈来,尽显青春本色。丢沙包是中国经典集体游戏,用碎布及针线缝成、塞满细沙的沙包作为武器“投杀”对方。此游戏不仅能锻炼小肌肉,还能训练手眼的协调、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训练个体的敏捷性,是一项团结合作的活动。在丢沙包初赛中,南信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运动代表赢得了胜利。他告诉记者,虽然以前在电视上了解过相关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但是第一次参加丢沙包时,还是有一点点紧张,“不过我还是很享受这次嘉年华活动,因为它让我有更多机会和来自各学院的同学们交流。”“在国家号召‘体育强国’的当下,也能增强我们的体魄。丢沙包、滚铁环、踢毽子等运动好像从记忆中活过来一般,同学们体验儿时的乐趣,让青春的光影再次投射在赛场上。”南信大教师教育学院运动员代表表示,体育嘉年华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团结。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校园现代体
来源:紫金山新闻
3月5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校园体育启动仪式暨中华传统体育嘉年华”在主校区举行,来自全校各学院的近千名学生组成团队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洋溢、活力无限、积极参与,展现了南信大学子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喜爱与突破自我的体育精神。近年来,南信大坚持“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多举措推进体育工作,创新体育活动载体,扩大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影响。2022年南信大体育部获评“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彰显了南信大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愿景。http://www.jsenews.com/news/gx/202303/t20230308_7856613.shtml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2022年南信大最新就业情况如何?2023年报考哪个专业?《南信大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近日出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912人,其中研究生141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5.83%;本科生750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4.17%。2022届毕业生中,男生486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4.61%),女生404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39%)。男女性别比为1.2:1。2022届毕业生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其中研究生省内生源755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53.51%;本科生省内生源为4323人,占本科总人数的57.63%。2022届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1%,其中本科生95.23%,研究生96.39%。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文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5个学院研究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达100.00%。机器人工程、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本科专业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达100%。研究生去向较为集中,“协议和合同就业”(87.10%)为主要发展方向
来源:交汇点
2月2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统计显示,江苏省为南信大2022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其中,研究生江苏省内就业占比为62.17%,本科生江苏省内就业占比为67.18%。记者了解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912人,其中研究生141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5.83%;本科生750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4.17%。2022届毕业生中,男生486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4.61%),女生404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39%)。2022届毕业生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其中研究生省内生源755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53.51%;本科生省内生源为4323人,占本科总人数的57.63%。2022届本科生毕业去向分布2022届研究生毕业去向分布2022届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1%,其中本科生95.23%,研究生96.39%。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文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5个学院研究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达100.00%。机器人工程、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农业资
来源:紫牛新闻
2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悉,该校 2022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新鲜出炉。据悉,江苏是 2022 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就业行业分布据悉,南信大 2022 届毕业生共 8912 人,其中研究生 1411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15.83%;本科生 7501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84.17%。2022 届毕业生中,男生 4867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54.61%),女生 4045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45.39%)。2022 届毕业生来自全国 32 个省(市 / 自治区 / 特别行政区),其中研究生省内生源 755 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 53.51%;本科生省内生源为 4323 人,占本科总人数的 57.63%。△重点产业分布2022 届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布,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文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5 个学院研究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达 100.00%。机器人工程、环境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等本科专业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达 100%。江苏省为学校 202
来源:现代快报客户端
我校李晓岑教授讲座节目“中国造纸术的科技探源”,从中华民族科技史的角度探源中国造纸术。李晓岑教授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中国的传统手工造纸有两种不同的造纸法:一是抄纸法造纸,二是浇纸法造纸。这两种造纸方法在技术工艺和关键步骤上截然不同,所造出的纸也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应分属不同的造纸技术体系。“中国造纸术的科技探源”在新华网等重要媒体播放,在新华网上播放量达46万次,在“自信中国说”中位于第1名,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创新理论传播工程”和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领航新时代”重点节目,云南广播电视台发函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致谢。该节目于2022年8月18日和10月24日,两次登录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
来源:法政学院
2009年,李万志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海拔高、条件艰苦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台,后到青海省气候中心,从事气候监测预测、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13年的磨练,使李万志成长为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及气象服务战线上的优秀业务骨干。由于服务产品数量多、任务重,李万志几乎每天都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通宵加班。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抱着笔记本在青海省气象台会商平台和省气候中心间跑动,被同事们戏称为“奔跑的工作者”。2022年汛期,青海省极端天气及洪涝、滑坡等次生灾害广发、频发,尤其是8月,多轮强降水不断突破历史极值。海西州那陵格勒河汛情、果洛州阿尼玛卿雪山融雪性泥石流等突发险情相继出现。李万志顶住压力,科学研判、沉着应对,接连发布重要天气报告、专题服务等各类产品17期,及时精准的服务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和肯定。针对前期连续强降水过程,他统计了全省所有降水超过100毫米以及降水与常年相比偏多的站点,并据此制作专题报告提供给决策部门。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对该报告给予高度肯定,下发给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求以该报告为基础安排隐患点排查和人员撤离
来源:中国气象报
“我觉得这段你可能理解有错误,你把文献原文找出来,我们一起分析分析。”在每周一次例行召开的课题组会议上,盖鑫磊一如往常,就学生阅读文献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详细认真地与课题组内研究生进行讨论与分析。纵使在他看来这些问题,可能只是一些初学者遇见的小问题,他仍旧极有耐心地解释与引导,恰如学生对其处事态度的评价:和风细雨,温文尔雅。当如砚的夜色愈加深沉之时,结束了组会的他,又快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处理工作。这位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以自己的方式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上不断散发着灼灼热光。学成归来守护祖国蓝天白云2013年1月,一场严重的空气污染侵袭北京,紧接着大半个中国都未能幸免,空气污染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不禁令人深深思考。为此,从最初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PM2.5浓度实时监测,到“大气十条”的实施,再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各部门的科研人员也为此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试图寻找到解决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科学方法与可行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守护祖国蓝天白云的使命和责任,2014年暑假,盖鑫磊从海外举家回国,受聘于南京信息工
来源:团结报
http://m.cetv.cn/p/452080.html教育新闻直播间栏目 20230227
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