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共建南京大学等13所“双一流”高校的意见》,决定建立部省共建“双一流”高校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南京大学等13所高校“双一流”建设。我校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意见》内容,教育部将给予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支持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支持我校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用于支持建设一流学科及其支撑学科招生,并对推免生名额给予统筹支持;支持将学校的发展建设纳入国家层面发展规划,在申报重大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等方面,适用教育部直属高校同类标准;支持学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关键环节突破,为全国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先进经验。江苏省也将加大对我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支持学校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我校将以成为部省共建的“双一流”高校为契机,对标国家要求、落实建设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聚力攻坚创新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提高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以特色的一流
1月23日,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带队,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自康、教务处处长郭照冰等一行六人赴淮安区复兴镇大李村开展帮扶工作调研,淮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震生,淮安区帮扶工作队队员、复兴镇党政负责人陪同调研。在座谈会上,刘震生部长代表淮安区委区政府对管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2018年淮安区扶贫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感谢南信大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希望能一如既往地得到南信大的支持。我校派出的帮扶队员、大李村第一扶贫书记陆海钢对2018年度帮扶工作作了汇报。管兆勇书记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后,对淮安区政府、帮扶工作队对南信大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向所有驻淮帮扶队员表示慰问。管书记肯定了我校帮扶队员工作成绩,并对2019年帮扶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是转换一批科研成果为优势项目,筑巢引凤吸引投资;二是在刚需行业中挖掘稳定持续性强的项目,确保项目的稳定收益;三是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品牌项目,提高项目竞争力;四是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吸收发展一批年轻有为的积极分子,加强村集体班子服战斗力。他希望我校帮扶工作人员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有勇气、有担当,继续用心用情用力为百姓办实事、谋幸福。会后
1月23日下午,“气象+”科技产业联盟战略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副会长朱祥瑞,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局长方靖,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校友会会长程建军,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曹兴祥,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园长苗春生以及北京富景天策科技有限公司、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出席战略研讨会,共商“气象+”科技产业发展大计。会议由韦忠平副校长主持。我校校长李北群在致辞中诚挚感谢各公司、企业负责人来校共商气象事业发展。李校长表示,产教融合是气象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南信大发展近60年,奠定了学校在气象人才培养上的坚实基础。学校从单一的气象院校转型为多科性成长的大学,从单一的教学型大学转型为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为气象事业培养了大量交叉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气象产业已到达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节点”,李校长表示,气象服务已深入通信、信息、环境、水文、海洋等各行各业,着力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方能更好地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气
1月20日,校长李北群,总会计师胡明保,副校长张永宏、韦忠平来我院无锡校区指导工作。李北群校长一行先后参加了滨江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与滨江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方举行了会谈,召开了专题校长办公会研究滨江学院工作,并与无锡市有关领导举行会谈。上午10:00,滨江学院教职工大会在滨江大礼堂103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滨江学院党委书记左同宇主持。李北群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深情回顾了为滨江学院创办所做的开拓性工作,阐述了2018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滨江学院发展中具有的重要转折意义,他表示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和关心滨江学院的发展,他指出滨江学院在2018年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所有学院中成长最快,是最有朝气和活力的学院”。李北群校长对于滨江学院未来发展提出重要建议:一是要坚持“四位一体”办学、不断夯实大学基础、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不断提升领导力和执行力,驾驭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彰显服务水平,实现全部专业与驻地最优秀的企业紧密联系,建立合作关系,行政人员、辅导员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基础研究、校企合作、需求引领,不断提升服务地方水平。李北群校长强调,
1月21日上午,我校党委领导班子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在行政楼428会议室召开。会议紧扣“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主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省纪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鹿新志到会指导。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周伟灿、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金自康、陈涛、王苏春出席会议,副校级领导刘宣飞、党委校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会前,校党委领导班子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紧扣民主生活会主题,精心制定活动方案,打牢思想基础,广泛深入听取意见,深刻进行党性分析,认真起草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下了良好基础。会上,管兆勇书记代表校党委领导班子作对照检查,围绕思想政治、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查摆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提出五个方面改进措施。随后,由管书记带头,班子成员逐一进行个人对照检查发言,认真开展自我批评,其他同志分别提出批评意见。管书记代表校党委领导班
1月19日上午,我校第七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召开。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江志红、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刘宣飞,全体教代会代表、列席代表、工代会代表共248人参加大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大会先后听取了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作的财务工作报告;校工会主席顾显跃作的工会工作报告;校工会经审委员会主任杨丰政作的工会经审委员工作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戴跃伟作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说明。随后,第一阶段会议结束。与会代表分组讨论会议报告。下午,第七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召开。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周伟灿、江志红、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刘宣飞,全体教代会代表、列席代表共242人参加大会。会议由校长李北群主持。会议听取了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戴跃伟作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修改情况说明。与会代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表决。总监票人汪保安宣布表决结果:大会实到
冬去春来,辞旧迎新。1月19日上午,全体教职工以及离退休代表欢聚东苑体育馆,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暨第七届“双代会”第四次会议。中科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邓志良、周伟灿、江志红、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刘宣飞出席大会。教职工大会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校长李北群以《发力奔跑追逐》为主题作学校工作报告。“回首过去一年,南信大人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坚定自信,书写了‘奋进的2018’。”李校长细数一年来学校在各项事业上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共建拓展开辟新格局,行业共建、校地共建、海外共建、院所合作、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就业空间;师资建设增量提质,精准靶向汇聚多学科领域英才,引领学科发展攀登高峰;人才培养成效不断攀升,以学生为中心深耕教学改革,以专业认证引领专业建设,就业、升学率及社会认可度位居前列;科研工作蓬勃发展,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平台取得突破,人文社科大步迈进迎来发展“拐点”,打造研发机构推进“两落地、一融合”走向纵深;国际化程度走在前列,提高与国际组织共建层次,丰富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内涵,
1月15日至16日,2019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气象局领导班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气象局负责人、纪检工作负责人,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行业气象部门和高校代表出席会议。江志红副校长代表学校出席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总结2018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9年任务,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高水平保障。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在会上作题为《开拓创新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高水平保障》的工作报告。刘雅鸣局长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气象部门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落实、更大的发展格局保障中央战略实施、更务实的举措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趋利避害气象服务成效更加显著,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圆满完成,为农服务、助力精准脱贫、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有力有效,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创历史新高;气象业务科技实力稳步提升,在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准确率、精细化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新成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我校陈海山、郑有飞教授喜获殊荣。至此,我校先后共有37位专家获得此项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对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和改进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关心和爱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多年来,我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陈海山,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重点学科气象学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大气科学学科的主要负责人;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集成研究计划(iLEAPS)中国委员会、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GEWEX中国委员会、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机理与模拟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陆气相互作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
挪威是现代天气学理论和天气预报业务实践的发源地,卑尔根学派的锋面理论对气象理论和业务具有重要影响。2018年5月,我校与挪威大气研究所(NILU)在北京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与挪威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等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具体落实双方合作细节,我校王会军院士、李北群校长等一行六人于1月11-16日赴挪威开展访问交流。1月11-13日,我校代表团访问了卑尔根大学(UiB),并与卑尔根大学校长DagRuneOlsen博士进行了会谈,双方深入交流了各自在大气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商讨了未来开展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的具体细节,以及未来参与我校发起的国际气象教育联盟和中欧极地研究中心的有关事宜。卑尔根大学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AnnelinEriksen女士、挪威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NilsGunnarKvamstø教授,皮叶克尼斯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ToreFurevik教授,挪威研究中心副主任TrondDokken研究员,以及南森环境遥感中心GaoYongqi研究员等参加了会见活动。访问期间,代表团成员还就具体科学问题与卑尔根大学有关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