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副所长陈大吾、军民融合中心副主任王冬寅,上海航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卫来校签署“南信大一号”GNSS大气海洋遥感实验卫星项目合作协议。
2月27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思政教学一线听课评课,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管兆勇书记随机选取了冯灵芝老师和岳爱武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听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整齐就座,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堂教学井然有序。作为新学期思政课第一讲,老师们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课程核心内容、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并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管兆勇书记在听课过程中认真做着记录,课后着重就教学态度、备课情况、基本教学环节的掌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课堂气氛的调动等与教师做了交流。管书记就如何加强我校思政课建设也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强化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用好讲好新修订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要严守课堂教学规范,凝炼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问题
2月25日上午,由我校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其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以下简称10-30天专项)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宁召开。中国科学院吴国雄院士,中国工程院丁一汇院士,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王会军院士,项目责任专家李维京研究员,江苏省科技厅郦雅芳处长,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及我校等多位领导、专家莅临指导会议。启动会开幕式由我校科技处处长张新厂主持。启动会开幕式上,周伟灿副校长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对莅临项目启动会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10-30天专项的开展,并预祝项目启动会成功举办。责任专家李维京研究员代表科技部表示希望项目承担单位和各课题要强化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各课题间要联合攻关,多出亮点成果,切实解决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研究的众多科学和实际预测问题。郦雅芳处长则从全省科技管理的角度,高度评价了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预祝项目顺利开展实施。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由王会军院士主持。作为项目首席负责人,徐邦琪教授向在场的领导、专家全面地汇报了10-30天专项项目的总体目标
近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公布,经过严格选拔、评审,最终在2018年的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评审出100名优秀学生代表,南京市只有3名学生上榜,其中1名就是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2015级的刘姝。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刘姝第一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综测排名第一、数学建模获奖、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直博清华……刘姝以一项又一项挑战完成了从普通学生到学霸的转变。打破旧我,对自己说“没有什么不可能”高中时,“腼腆”“文弱”“平凡”,是刘姝给自己的标签。但在踏进大学校门不久,一次聆听国奖答辩的机会,让这个女孩有了新的向往:想要成为那个站在讲台上的人。“有些人之所以能不断成长,就在于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坚持一路风雨前行。长望班选拔面试时,考官问她:“你觉得你是学霸吗?”“是!”这是她心底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可一开始,在人才济济的同学中间,她不是神话般的“锦鲤女孩”,亦不是光环加持的满分大佬。大一结束,努力学习的她却沮丧地发现,她的专业排名8/47,而综测却排名20/47。怅然若失的同时,也领悟到了:“原来,大学里的学霸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成绩好,更要有全面
2月25日上午,南京市浦口区举办2019年“创新提档年”集中签约仪式,仪式在浦口高新区科创总部大厦举行。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浦口区区委书记祁豫玮、浦口区区长曹海连及部分驻宁高校代表出席签约活动。我校管兆勇书记、韦忠平副校长应邀出席会议,管兆勇书记在签约仪式上致辞,韦忠平副校长与浦口区副区长陈晓路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管兆勇书记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扎根浦口区近六十年,对浦口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建校伊始就是我国气象学人才摇篮,大气科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在人工智能、海洋、遥感等学科领域也取得飞速发展。共建“南信大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是南信大和浦口区合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利用南信大在人工智能、大气科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和浦口区引资、引智的优惠政策合力抢占新兴产业领域的聚集地和制高点,既是南信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也是浦口区经济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我校将尽全力对研究院的发展给予支持,鼓励学校老师、学生到研究院搞科研、做生产,科研成果、实验设备和数据资源等向研究院倾斜。研究院的核心是人才,南信大作为研究院培养人才的大后方,将为研究院不断输送人工智能、
2月25日下午,张永宏副校长出席基建处新学期第一次处务会并实地检查基建工程。 张永宏副校长在听取基建工作汇报后表示,基建工作与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引进、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加快推进学校基建工程对学校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建处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协作,科学谋划,把握各项工程时间节点,确保2019年我校各项工程建设快速安全稳定开展。张永宏副校长还就校园集中供暖、游泳馆、藕舫楼、阅江楼、海洋科技大楼、东校区南大门等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前,张永宏副校长在基建处人员的陪同下实地察看了游泳馆、藕舫楼施工现场。
早春二月,生机盎然。2月26日上午,我校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大会暨重大平台建设咨询论证会在图书馆七楼报告厅举行。咨询委员会的院士、专家们汇聚一堂,为推动南信大内涵式发展、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献计献策。据悉,我校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已聘任了45位各领域的院士、专家,这是我校加强中长期规划,优化战略决策及顶层设计的重大举措。亲临学校出席会议的有秦大河院士;吴国雄院士;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齐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廉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苏纪兰院士;欧阳自远院士;李泽椿院士;王泽山院士;胡敦欣院士;张祖勋院士;贲德院士;丁一汇院士;李崇银院士;吕达仁院士;刘嘉麒院士;徐祥德院士;许健民院士;潘德炉院士;桂卫华院士;穆穆院士;李天来院士;陈镜明院士;张远航院士;傅伯杰院士;方精云院士;钱锋院士;陈发虎院士;张人禾院士;周忠和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潘家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研究员;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编审
2月25日上午,副校长戴跃伟带队检查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戴跃伟副校长一行先后检查了可视化教学服务中心、明德楼、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金工实习实验室等教学场所。教务处、学工处、教发中心、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陪同检查。在可视化教学服务中心,戴跃伟副校长一行听取了关于常态化教学录播平台使用情况的报告,现场随机点播了相关课程,重点检查了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听课状态、整体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氛围、教学规范执行、教学设备保障等情况。戴跃伟副校长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进一步加强教学秩序的检查和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后戴跃伟副校长来到明德楼正在上课的教室外驻足观看课堂教学情况。教室内,同学们精神饱满,上课秩序井然,教师备课充分。戴跃伟副校长表示,课件准备和上课声音洪亮情况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老师的教学热情,这些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感知,教学工作就是要从细节处着手,细致入微地打造“金课”。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本科教学实验室,戴跃伟副校长一行听取了各实验室开学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详细了解了各实验室的运行机制、设备
2月24日下午,新学期开学首日,分管总务后勤、安全保卫、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邓志良、闵锦忠、江志红分别带队检查后勤保障、治安消防、实验室等安全工作。总务处、保卫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等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邓志良副校长一行先后检查了交通服务中心、硕园5栋门面房、硕园5栋学生宿舍楼、东苑配电房、食堂等地,对各种车辆、设备、器材的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安全防范管控措施到位、食堂新学期开餐准备情况、食品卫生、水电安全情况以及校内商业网点的规范经营安全经营等情况一一进行了排查。邓志良副校长要求各相关部门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排除一切可能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学习和生活。闵锦忠副校长一行查看了校园消防泵房、校园报警中心、中苑学生宿舍和家属区等地,闵锦忠副校长强调,一定要确保各种消防设施的完好和水电设施的安全,尤其要做好学生宿舍的用电、防火、防盗、做好各区域春季火灾防控等工作。江志红副校长一行检查了环科院、应气院、物电院的实验室,重点强调了实验室各类设备器材、危险源的规范管理和安全事项,对于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江志红副校长要求相关单位立即整改隐患,严格执行实验室规范管理条例,做好安全防
近日我校海洋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程晨作为第一作者在《TheCryosphere》“冰冻圈”杂志发表题为“Responsesofsub-iceplateletlayerthickeningrateandfrazil-iceconcentrationtovariationsinice-shelfwatersupercoolinginMcMurdoSound,Antarctica”的学术论文。该项研究主要完成于程晨讲师过去一年在英国南极局(BritishAntarcticSurvey)的访学期间,并与该单位两位知名教授AdrianJenkins和PaulR.Holland、河海大学的王召民教授、我校海科院另外两名青年教师合作完成。该项成果首次给出了南极麦克默多海峡片状冰增长率与当地过冷水过冷温度间的定量关系。片状冰是南极冰架前缘固定冰下特有的存在形式,其主要由从冰架前缘流出的过冷水羽流中悬浮的冰晶颗粒上浮至固定冰下积累而成。片状冰不但对冰架前缘海冰厚度有着不可忽略的贡献,同时也是地球上冰藻最富集的产地。麦克默多海峡有着环绕南极最丰富的片状冰资源,该研究基于一种改进的过冷水羽流模式,通过开展大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