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海洋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程晨作为第一作者在《TheCryosphere》“冰冻圈”杂志发表题为“Responsesofsub-iceplateletlayerthickeningrateandfrazil-iceconcentrationtovariationsinice-shelfwatersupercoolinginMcMurdoSound,Antarctica”的学术论文。该项研究主要完成于程晨讲师过去一年在英国南极局(BritishAntarcticSurvey)的访学期间,并与该单位两位知名教授AdrianJenkins和PaulR.Holland、河海大学的王召民教授、我校海科院另外两名青年教师合作完成。该项成果首次给出了南极麦克默多海峡片状冰增长率与当地过冷水过冷温度间的定量关系。片状冰是南极冰架前缘固定冰下特有的存在形式,其主要由从冰架前缘流出的过冷水羽流中悬浮的冰晶颗粒上浮至固定冰下积累而成。片状冰不但对冰架前缘海冰厚度有着不可忽略的贡献,同时也是地球上冰藻最富集的产地。麦克默多海峡有着环绕南极最丰富的片状冰资源,该研究基于一种改进的过冷水羽流模式,通过开展大量敏
近日,我校与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地球物理和工业研究所(LEGI)签署关于“中法地球流体联合研究中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我校校长李北群和LEGI所长JoelSommeria分别代表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在《中法科技合作协定》的框架之下,双方希望通过研究人员就感兴趣的共同研究领域进行合作,确认成立“中法联合地球流体研究中心”。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协同创新。在科学研究方面,中法联合地球流体研究中心将开展地球系统科学五个领域的研究,包括地球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建设;数值模式系统的开发和改进;海洋遥感技术研发;现场观测技术研发。双方将通过每年定期互派青年学者合作访问、互派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合作完成科研项目、共同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合作。联合研究中心由中方董昌明教授和法方JoelSommeria教授担任共同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行。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将展开全面正式合作,中-法地球流体国际旋转实验平台的建设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中法地球流体联合研究中心”的谅解备
金猪纳福,辞旧迎新。2月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校领导李北群、韦忠平先后来到东大门、学生公寓、高压配电房、图书馆监控中心、校园改造施工现场、老行政楼一楼门诊部、教工食堂等地,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员工和留校学生,并参加留学生新春联欢会,向大家送来新春祝福。发规处、总务处、保卫处、国教院、后勤服务总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慰问。虽正值隆冬,但校园里早已有了温馨的节日氛围,东大门一排大红的灯笼增添着节日的喜庆。“大家辛苦了!我们来看望大家,向你们表达新春祝福。”每到一处,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都热情地和在岗员工亲切交谈。“春节期间各项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安保、后勤、医疗等是否保障到位?值班人员家庭是否有妥善安排……”校领导细致地关心假期校园运转情况,叮嘱大家切实尽职尽责,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向大家送上慰问品。在高压配电房,校领导仔细听取了工作人员的汇报,对节日学校用电保障、配电房安全运行等作出具体指示,并进入配电房深入检查工作。在图书馆监控中心,高清摄像头传回的清晰画面实时显示着学校整体情况。校领导驻足屏幕前,详细询问系统运转状态。工作人员汇报,过去一年学校严抓校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校长李北群看望慰问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符淙斌和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为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做出的支持与贡献。1月24日上午,在符淙斌院士家中,李北群校长详细询问了符院士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介绍了学校新班子运行一年多以来取得的系列成绩,并仔细听取了符院士对南信大发展建设的建议。符院士对李校长的专程看望表示感谢,表示今后将继续促进南京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两校在气象领域的深度合作,并欣然接受邀请将在南信大为广大同学讲授有关课程,他祝福南信大事业发展越来越好。1月26日上午,在中国气象局气科院,李北群校长亲切看望了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在徐院士办公室,李校长向徐院士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最新发展建设成绩,以及下一步的建设目标与规划。徐院士对李校长的专程看望表示感谢,表示今后将继续不遗余力支持学校的各项发展建设,继续为培养青年教师和优秀青年学子成长成才贡献力量,并欣然接受邀请将在2月底来校参加院士咨询大会。他祝福学校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更大成绩。党委校长办公室、大气科学学院负责同志陪同看望院士专家。看望符淙斌院士看望徐祥德院
1月25-29日,校长李北群带队,在京拜访中国气象局、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生产力学会等相关部委司局,汇报学校发展建设最新成绩、达成系列局校合作事项,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了学校协同发展办学路径。在中国气象局,李北群校长向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详细汇报了学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以及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共建平台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产业化建设方面立足行业、彰显特色、戮力打造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和“中国气象谷”的系列创新举措。刘雅鸣局长对学校发展所取得的系列成绩表示高度赞赏;对学校新班子一年多以来的系列改革和创新举措表示高度认可;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直以来扎根行业,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表示感谢。刘局长表示,中国气象局愿意进一步深化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之间的合作,在建机制、抓落实、促跟踪上更下功夫,共同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中国气象局期间,李校长一行还拜访了局领导宇如聪、沈晓农、矫梅燕、于新文、余勇,并和气象局人事司、国际司、科技司等有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双方在人才联合招聘、气象专硕论证、教师工
2月1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428会议室召开化学与材料学院设置专家论证会。专家组组长由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教授担任,成员由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蒋锡群教授,东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顾宁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建浦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霍峰蔚教授,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范曲立教授,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赵强教授组成。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戴跃伟、张永宏及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论证会,会议由校长李北群主持。管兆勇书记首先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表示成立化学与材料学院是我校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希望专家组给予支持与指导。张永宏副校长代表学校向专家组汇报了我校成立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划及发展愿景,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把学院建成教学理念先进、
新春佳节临近,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带队,所有校领导班子成员对学校12位老领导进行了拜访慰问,代表学校送去问候和祝福,感谢他们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每到一处,校领导都与老领导们亲切交谈,介绍学校目前发展的良好态势,深入细致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情况,希望老领导们能够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校各项事业,积极建言献策,继续发挥余热。老领导对2018年学校所取得的喜人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学校党委行政一行的走访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再三表示将离岗不离心,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取得新发展。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办、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科技产业处、总务处等相关单位人员陪同慰问。拜访慰问老领导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出席发布会。会上,刘炳江司长就我校与哈佛大学联合研究成果回答了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提问。刘炳江司长回答时指出,生态环境部已关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发表的关于PM2.5浓度下降导致臭氧浓度上升的研究成果,并表示赞同这个观点。他还指出“这个问题提醒我们在重视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还要协同治理臭氧。关于VOCs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今年都将陆续出台。因为VOCs既可能转化成PM2.5,又是形成臭氧的前体物,控制它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们会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改善PM2.5浓度的同时把臭氧浓度降下来。”据悉,1月2日,国际著名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Harvard-NUIST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的研究论文“Anthropogenicdriversof2013-2017trendsinsummersurfaceozoneinChina”,报道了近几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加剧了地表臭氧污染。(https://news.
1月25日,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带队前往苏州吴江区看望慰问我校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挂任苏州吴江区副区长的刘佳同志。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自康等陪同。苏州市吴江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铭及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春良热情接待了管兆勇书记一行。吴江区领导对我校干部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对我校输送优秀干部,挂职服务地方发展表示感谢。刘佳同志汇报了挂职期间主要分管的“放管服”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工作感受和收获等。在领导关怀和集体努力下,2018年吴江区行政审批改革相关工作获得江苏省表彰,智慧城市建设获得“中国标杆智慧城区奖”。管兆勇书记代表学校党委,感谢吴江区委、区政府为挂职干部提供了基层工作的平台,促进了挂职干部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工作能力的提升。他指出,干部挂职锻炼是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不仅推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而且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学习锻炼机会和施展才华平台。围绕如何做好挂职岗位相关工作,管书记希望挂职干部要充分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断增进校地友谊,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和空间,持续开创校地产学研合作新局面,
1月23日下午,富景天策(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景天策”)总经理张勇一行6人来校,与我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出席签约仪式。发展规划处、科技产业处、研究生院、学工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会议由韦忠平副校长主持。李北群校长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发展的良好形势,阐述了气象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和南京市委市政府打造“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和“中国气象谷”的战略构想,全面解读了学校加大产学研教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他表示,南信大将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包括富景天策在内的落地合作企业依托南信大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江北新区配套政策等优势,把企业做强做大,推动气象科技产业的发展。张勇总经理表示,富景天策将以合作协议签署为起点,抓住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的新机遇,搭上南信大迅猛发展的快车,全面落实协议项下的所有工作,实实在在地推动合作项目稳步开展,为气象科技产业,尤其是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为母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随后,副校长韦忠平和富景天策总经理张勇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