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南京市人社局、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主办,我校和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承办的“正青春 创无限”南京市第二届青年大学生双创节开幕式在我校体育馆成功举办,属于南京市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狂欢节”就此拉开帷幕。南京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莅,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吕璟,市财政局总会计师、党组成员张海燕,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开幕式。启动仪式上,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代表学校向南京市第二届青年大学生双创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南京市委市政府聚焦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是极具引领性、开放性、精准性的战略举措。推进校地融合发展、集聚创新资源,也是高校融入全市创新名城建设主战场、成为创新名城建设主引擎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双创节正是深化创新名城建设、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展示青年学子创新实力的重要平台,也为青年大学生们提供了展示风采、追逐梦想的绚丽舞台。他希望广大青年学生以双创节活动为契机,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竞展风采,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莅介绍了双创节的活动安排,呼
近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官方网站揭晓了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获奖名单,我校费文龙老师指导的毛军翔、夏诗禹、孙媛团队获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这是我校连续第二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也是我校历史上第三次获得该项桂冠。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有25370支队伍参赛,共设特等奖36项,获奖比例仅为0.14%,江苏省仅有我校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四所学校各获得一项特等奖。另外大赛设特等奖入围奖(Finalist)43项(0.17%),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799项(7.09%),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3895项(15.35%),整体获奖比例为22.76%。今年我校共派出42支队伍参赛,共有27支队伍获奖,其中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1项,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1项,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15项,获奖比例64.29%。我校自2009年参加该赛事以来,经过十多年磨砺,竞赛成绩稳步提升,于20
2019年3月29日,新学期伊始的南信大校园,草木蔓发,春山在望。一场集结20余位院士专家的“江北新区建设发展咨询座谈会”在南信大召开,建言“中国气象谷”建设成为议题之一。“气象产业庞大,发展前景广阔,南信大要夯实基础学科不放松,并通过推动产业化发展加快气象谷建设。”院士专家们表示,中国气象谷建设要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注重营造文化创新氛围;着力在气象模式、资料、探测、产业四方面进行探索;一定要针对社会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3个月,完善修订学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卡脖子”之痛!南信大人深有体会。曾几何时,科技成果转化一度是南信大发展的短板,制约着学校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一边是大量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实际业务难题亟需解决;一边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呼唤高校创新智慧,一边是信息、环境、海洋等多学科需要落地生根;一边是纵向项目突飞猛进,一边是横向经费增长乏力。破局,迫在眉睫。从顶层设计着眼,谋划资源投入、政策配套、成果产出的最优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2017年11月,南信大将科技产业管理部门从科技处独立出来,成立科技产业处,从组织架构层面加强学校科技产业发展力
4月22-23日,由我校和中国气象局共同发起、第三次气象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专家论证会在广东海洋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吕达仁、我校校长李北群、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副司长李红山、全国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胡勇有教授、海南省气象局局长辛吉武、广西省气象局巡视员姚才、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梁建茵、我校副校长张永宏,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监测中心、南部战区海军作战勤务保障大队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我校党校办、学科建设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大气科学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论证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吕达仁主持。 李北群校长在致辞中对中国气象局、广东海洋大学以及各位专家对气象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气象硕士专业学位的论证工作,自2017年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已经牵头举办了两次气象专业学位设置专家论证会,得到了高度认可并达成广泛共识。专家组听取了张永宏副校长关于气象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专题汇报,
4月19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教学与学风督导聘任会议在行政楼428会议室举行。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戴跃伟出席会议,15名增聘校教学与学风督导员、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聘任会议。会议由戴跃伟副校长主持。李北群校长为增聘校教学与学风督导员颁发了聘书并发表讲话。他首先对各位老师加入督导队伍表示感谢,对督导工作的重要性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质量监控体系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而教育教学督导是学校质量监控体系中最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因此对我校督导工作开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教学与学风督导员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政治修养,切实完成好自己的职责,督教风、促学风,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着力点,勇于发声,善于发声,发现问题,大胆管理。二是教学与学风督导员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研究,积极思考如何创新督导工作的方式方法,科学设定督导工作的目标定位,促进督导工作理念由“督”深化到“导”的转变,使督导作用在调查研究、督导检查、分析评价、指导帮扶、建议反馈和参谋咨询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聘任会上,王骥主任介绍
2019年4月19日至20日,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庆科技月活动之一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届“长望”生态高端论坛暨生态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我校气象楼报告厅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中科院及高校等8家单位的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做了特邀报告。来自我校、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苏省林业局等8家单位近300名师生参加了论坛。大会开幕式由科技处处长张新厂研究员主持,校长李北群教授致辞。李校长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生态学科建设的历史、现状及教研平台建设等情况,并表示学校对生态学科建设高度重视,会在人才队伍建设、办公实验用房及基地建设等加大投入,办出有南信大特色的国内一流的生态学教学与科研单位。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大力支持我校生态研究院的发展、生态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共同推进生态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随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研究院院长周国逸教授为生态研究院揭牌。高端学术论坛由周国逸教
4月18日下午,我校保密委员会2019年度第一次会议在行政楼428会议室召开。保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保密委员会副主任王尧、闵锦忠、韦忠平,保密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保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会上,王尧副书记传达了省委保密委员会最新会议精神和2019年全省保密工作要点,指出2019年保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依法治密原则,有序开展保密管理系统化、保密工作规范化、保密技术国产化,推进形成全面的“基本防控能力”。保密办公室主任郑伟汇报了学校2018年度保密工作总结和2019年度保密工作要点,布置了军工保密推进实施方案、涉密领域国产化替代方案等具体工作。委员们认真学习了上级保密工作精神,审议通过了相关议题,对2019年学校保密工作进行交流和研讨,并评选产生了2018年度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管兆勇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深刻认清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做好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党对保密工作的绝对领导,进一步提高警惕性、绷紧保密弦、打好主动战,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秘密
4月17-18日,《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科学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第二次核心作者会议在南京召开,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各大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丁永建研究员主持。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等出席会议。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姜彤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廖宏教授、大气科学学院周波涛教授等作为评估报告主要作者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管兆勇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我校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表示将以更加有为的进取姿态、更加有效的资源优化、更加有力的基础支持持续为中国和世界气象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管书记指出,地理学是我校“大地学”学科群中的关键一环,对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我校重点培育和支持发展的学科。管书记表示,参会代表都是IPCC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军人才,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殷切期望专家们对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和帮助;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4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江海学刊》杂志社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处、《阅江学刊》编辑部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全国高端论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4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师生,共计120余人参加了论坛。4月20日大会举行开幕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勇教授主持开幕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教授致欢迎辞。李北群校长对学界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在介绍了我校发展的辉煌历程和美好前景后,着重强调,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学校发展相伴而生,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学校将持续不断地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与繁荣。开幕式上《哲学研究》陈德中副主编、《江海学刊》编辑部战炤磊主任、南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