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我校举行游泳馆“水雲方”启用仪式,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于玉斌,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小奇,南京市国资委副巡视员王开平,南京市体育局体育产业管理处副调研员庞云洲、南京江北新区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赵伟伟应邀出席仪式,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王敦宝、王尧、戴跃伟、闵锦忠、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刘宣飞出席仪式。仪式由副校长韦忠平主持。 仪式上,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和章小奇董事长分别致辞,校长李北群和章小奇董事长代表双方签署南信大与市体育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与会领导在大屏幕前按下手印,共同点亮“水雲方”,江苏省花样游泳队还为仪式带来了精彩的花游表演。 据了解,游泳馆按照国际标准室内游泳馆建设,馆内设有50×25米国际标准泳池,10条国际标准泳道,水深1.2米至1.8米,同时满足游泳新手和专业选手的需求。游泳馆建筑面积计约3700平米,其中泳池区约2600平米、附属用房约1100平米。馆内设有更衣区、服务大厅、小型超市、医务室等配套设施。学生更衣区男生471柜、女生429柜。 泳池周边活动区域安装有地暖系统,确保地面恒温。馆内配有三集一体游泳馆专用热泵型
五月的校园,煦日和风,朝气蓬勃。学校东大门旁,60周年校庆倒计时牌分秒不舍地指向甲子华诞。体育馆南广场上,红黄蓝相间的“60”字样展架醒目树立,传递着喜庆的氛围。5月10日上午,体育馆内济济一堂,庆祝建校59周年暨6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启动大会在这里举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于玉斌、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世界气象组织代表Yinka、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章基嘉院士的女儿章琳,“当代气象教育挑战”国际研讨会参会代表、我校老领导、离退休职工代表、校友代表、企业代表,全体在校校领导,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近3千余人出席此次大会。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大会。“5月10日是个美好的日子,是南信大人共同的节日。”校长李北群在致辞中表示,每当此时,我们相聚一堂感受学校历史传承,会更加凝心聚力,围绕共同目标团结奋斗。他说,回顾59载校史,我们长期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的政策方针,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办学成绩得到多方认可。他表示,体制划转以来,学校紧抓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步入快速发展通道。今天的南信大进一步优化育人理念,汇聚多方名师大家,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多元,多学科发展齐头并进
六十年弦歌不辍,久历风云变幻; 一甲子薪火相传,广育气象万千。 2020年5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在此,我们谨向长期以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各界贤达、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溯三江而续学缘,求高远以图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其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过几代师生共同奋斗,学校已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 与时俱进常擘画,牢记使命勤耕耘。60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了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
“大气无边界,合作无国界”,为了应对当代气象教育面临的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精准化等诸多挑战,5月8日-9日,“当代气象教育挑战”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学会以及我校联合主办,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等全球15个国家的40余名气象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8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WMO助理秘书长张文建、WMO教育培训司司长Yinka Adebayo、江苏省教育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韩小杰,以及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副校级领导刘宣飞主持。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致开幕式辞。他首先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及学科体系,特别是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及开放发展战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管书记以一句古语道出了举办此次研讨会的意义所在。“面对气象教育中的共同问题,我们需要携起手来,攻坚克难”,管书记表示,只有建立多边平台,才能携手消除壁垒、整合资源,开展更加深入、全面的交流合作。江苏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韩小杰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江苏社会经济情况及高等教
5月6日下午,我校2019年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剧场举行。校领导李北群、江志红、闵锦忠,江苏省教育厅科学与技术产业处副处长丁同玉、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秘书长华子春教授、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险物品管理大队中队长戴宏飞出席仪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兄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公安分局相关领导,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以及师生代表600余人参加仪式。启动仪式由副校长闵锦忠主持。 启动仪式上,校长李北群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共建平台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及创新举措。 他着重阐述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李校长要求,要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安全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同时将实验室安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他表示,“只有安全上水平,发展才可持续”,此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提升我校实
为了弘扬五四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团员青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4月30日下午,我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大会做了讲话,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校工会、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科学技术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保卫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各学院团委书记以及师生代表出席5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校团委书记俞书平宣读表彰决定。大会表彰了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和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的集体和个人,还表彰了获得学校荣誉的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青年五四标兵、青年五四奖章、团学之星、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员。出席会议的领导依次为获奖者颁奖。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代表张皓、校五四红旗团支部代表、校青年五四标兵代表王耀彬、校青年五四奖章代表咸鸣霞先后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前进路上的工作经历和感人故事,抒发青春心向党、建
4月29日,我校隆重举行社会主义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瞿超,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统群处副处长郝峰,南京市浦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雯懿,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贲国栋,南京市江北新区宣传部副部长陈文,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出席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仪式。李北群校长表示,我校社会主义学院成立并揭牌,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党政对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省委统战部、省委教育工委、浦口区、江北新区以及兄弟高校的关爱和支持!李校长希望我校社会主义学院笃行“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构建务实合作平台,拓宽校地融合内涵,服务学校和地方事业发展。瞿超副部长对我校社会主义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统战成员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积极开创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并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强化省、校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人士教育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全省输送更多优秀的党外人才。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副处长郝峰、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近日,我校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这是我校首次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此荣誉称号,全省有三家高校获此殊荣,我校位列其中。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是表彰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是江苏省总工会系统设立最高荣誉称号。此项荣誉是对我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综合办学成果的充分肯定。近年来,我校在省教科工会及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焦立德树人、聚力内涵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招生就业、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我校的应有作为。近五年连年我校承担重大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百项以上,积极建设国家气象谷、与华为公司等著名企业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体制、机制、管理创新,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就业率位列全省前列;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位列全国第一和A+等级,4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极大提升,在国际和国内著名大学排名中均位列国内高校前80位,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校之一。在办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将思政教育贯穿到“金课”建设的全过程,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中创造性地实现“两性一度”,推进南信大金课建设,4月26日我校在气象楼报告厅举办“融合创新,强化课程思政,打造南信大金课”专题报广告会。校长李北群,副校长张永宏,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徐庆副处长,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中心王建平主任,全校各学院院长、教学院长、系主任、各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负责人和团队成员、2019年度校级“优课计划”与“全英文”立项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教师,马院全体教师和校教风与学风督导20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副校长张永宏主持。李北群校长介绍了我校加强课程思政和金课建设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多年来我校一直以人才培养为宗旨,始终把课程建设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今年开学第一天,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文章介绍信大金课建设情况。李校长介绍了近期我校“三百工程”、优质教学资源积聚、公共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他说,在课程建设中我们特别关注MOOC建设和课程思政的变化,我校在线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后在课程融合创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作报告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作总结发言校长李北群作报告副校级领导刘宣飞主持表彰分组讨论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