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至27日,由中国气象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和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承办的2021年度“记录–模式融合学术研讨会”在扬州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以及我校约一百余名专家应邀参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我校王会军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出席并作大会主旨报告,50余位专家作邀请报告。该会议旨在推动不同时间尺度环境记录与模式模拟研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对“内源驱动”和“外源驱动”下地球多圈层链式响应及其影响的认识,并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发展。王会军指出,观测与模拟融合研究是目前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前沿,而基于指标的古气候重建是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他进一步提出古气候研究重点是理解气候机制、确定关键因子并用于评估模式,因此可通过典型时段、关键时间尺度变率特征、重大事件和确定关键因子、驱动力、机制、预测进行古今气候的融合研究。陈发虎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过去气候变化代用资料的冲突,认知全新世温度变化需要厘清温度的季节性偏差,合理评估影响温度变化关键因子
4月28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成立大会在我校召开。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江苏省委主委洪慧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常本春、民建江苏省委组织处处长、民建省直工委办主任卞虓、民建省直工委副主委、民建河海大学支部主委史安娜、民建省直工委副主委、省直工委办副主任王鸿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民盟南信大委员会副主委巩在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体民建会员参加成立大会。大会由常本春主持。大会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的决定》和《关于周宏仓等会内任职的决定》,宣布中国民主建国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正式成立,周宏仓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主委,张泓波任支部副主委,韩其飞任支部委员。史安娜和巩在武分别代表民建江苏省直工委兄弟支部和我校兄弟党派致贺词。洪慧民颁授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印章。周宏仓代表民建南信大支部发言,他说,民建南信大支部的成立,为南信大民建会员搭建了更大的参政议政舞台,提供了更好的政治协商平台。民建南信大支部将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才能走好未来的路。”4月27日下午,我校在大地电影院举行“四史”教育电影课千人观影启动仪式。这是我校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千余名师生将陆续走进影院,重温经典,感悟精神,致敬百年。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并宣布千人观影活动启动,在宁全体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离退休教师代表、海外归国教师党员代表、研究生学生代表、本科生学生代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党员代表百余人参加了首场观影活动。启动仪式由副校长闵锦忠主持。管兆勇在致辞中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等八部委精心推出的这20 部经典红色影片,上映时间跨越1950年至1996年,很好地反映了“四史”历程和故事,对我校广大师生特别是年轻的学子们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珍贵修复版本。观影的《英雄儿女》是一部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师生们应当铭记抗美援朝战争中蕴含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大家要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拼搏进取,砥砺奋进。他说,我校开展“四史”教育电影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切实提高我校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增强我校统战干部、统战对象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推进“大气•同心”统战教育实践基地建设,4月26日下午,我校2021年“同心讲坛”暨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班正式开班,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统战工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监事,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姚跃传教授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主持。管兆勇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学习好、宣传好、领会好、贯彻好《条例》是统一战线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项重要而光荣的政治任务。学校党委对学习贯彻《条例》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强化对《条例》的学习贯彻。他强调,要以学习贯彻《条例》为契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管兆勇还就学习贯彻好《条例》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深刻领会,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学习贯彻《条例》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
4月26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工资福利司副司长吴常信一行来校,就绩效工资实施情况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题调研。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及江苏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科技厅相关处室随同调研。座谈会由管兆勇主持,总会计师胡明保出席。会上,吴常信表示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充分了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员薪资等方面的政策需求。下一步,调研组将会研究,进一步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及高校薪酬制度,做好人才管理、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等服务工作,为高校发展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人员释放政策活力。管兆勇对吴常信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上级相关部门一直以来对我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坚持政治引领、履行大学职能、高质量发展、按劳分配四个原则是学校近年来快速发展和教师获得感不断提升的政治和制度保障。胡明保介绍了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情况。他说,我校通过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全面激发教职工活力动力;实施龙山学者支持计划,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建立了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分配体系。吴常信在听取了汇报和交流意见后,充分肯定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改革发展成就。他表示,南信大能
4月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如期迎来了“2021年科技活动月”的首场学术活动,第一届“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北京大学胡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暨南大学郑君瑜教授、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南京大学丁爱军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车慧正研究员、北京大学吴志军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郭松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化学研究所佟胜睿副研究员受邀参加会议。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以及科学技术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科学技术处处长张新厂主持。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致开幕词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代表学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与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学校发展现状以及校重点打造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取得的成绩。他高度肯定“北大-南信大”的交流合作模式,期望两校继续保持着深层次、多元化、常态化的交流。他指出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我校重点科研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4月24日下午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课开讲,邀请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朝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畏作为主讲嘉宾,三位主讲嘉宾分别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为题,为我们呈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峥嵘历程。为保证师生能够及时收看,明晰课程时间安排,我校发布了《关于组织师生参加“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的通知》,组织师生员工以多种形式收看学习,各学院在活动后组织学习讨论,师生畅谈学习感受。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奇说,授课老师讲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时我很有感触。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更加需要我们学习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作为一
为进一步促进学院语言文学跨学科发展,4月21日下午,由文学院组织召开的“明德·语言文学跨学科高层论坛系列讲座”在气象楼报告厅举办。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作“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文学院院长吴志杰、党委书记朱庆峰、副院长杜玉生及200余名文学院教师及学生参与讲座。管兆勇书记主持讲座讲座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并致辞。管兆勇书记首先对莫砺锋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莫砺锋教授的学术成果,希望在座师生能够抓住机会,在此次讲座中领悟文学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莫教授首先从当今时代的角度来解说“为什么今人要阅读古诗词”这一问题。第一,诗词都是由汉字写成,是中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诗词可以最大程度反映汉语汉字的审美功能。第二,今人要想表达某种情感,在唐宋诗词中都可以找到金句,晏几道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所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便用隐喻表现了思恋和苦恋的情感。如果说现代汉语表述简单直白,没有办法表达更深一层次的意境,那么古诗词、古言就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特色且不显庸俗的载体。古诗词讲究少而精,唐宋诗词人更是把其精髓运用得出神入化,所
4月23日我校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学习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布置通报相关工作。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并讲话。管书记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政治引领,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百年。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群部门及部分机关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金自康主持会议。会上,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金自康通报了2020年度党费收支情况,通报了2020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验收评选情况并就2021年发展党员工作情况摸排等其他相关工作做出部署。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苏春就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及开展“四史”教育电影课等相关工作做出部署。党委常委、统战部长陈涛传达了省教育厅2021年统战重点工作,就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近期统战工作做出部署。纪委办主任蒋元春传达了上级关于“严禁以建党百年庆祝名义从事商业谋利活动”的有关要求,并就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向分管(联系)校领导汇报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做出部署。武装部部长陈相勤就近期校园安全稳定相关事宜作了提醒。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吴广宇提醒了巡视整改相关事项。管兆勇在总结讲话时指出,近期很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统筹安排,
牢记气象人使命担当,争做新时代新型人才。4月22日下午,我校在明德楼N107智慧教室举行我校举行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学生“与院士面对面”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戴永久,大气科学学院部分中层干部以及大气科学拔尖班全体学生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主持。 陈海山简要地向同学们绍了两位院士,对两位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同学们能够敞开心扉地与两位院士进行交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庆存在讲话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声情并茂地向大家讲述了“明德格物”的由来。他寄语同学们为人要注重道德修养、求真务实,能够拥有包容容纳之心,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系统地学好大气科学专业,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做一个一专多能、学识渊博的人,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与挫折要勇于面对,敢于挑战。他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期待大家能够有能力加入中国科学院大数据研究所、戴永久的团队或者更高更好的平台。 戴永久在讲话中对同学们能够进入大气科学拔尖班表示祝贺。他说,同学们要珍惜当下的荣誉,肩负起时代使命,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拓宽学习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