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1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举行。本届高博会以“校地聚合·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信息化及智慧教育类”“实训及机电类”“实验室及科研仪器设备类”等展区。校长李北群、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教务处、教发评中心、发规处、设备处等单位负责人参会。李北群校长应邀出席了“第三届高校校长论坛”,以《行业特色地方高校治理的信大探索》为题作专题报告,指出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深化多元共治是地方大学治理转型和现代化发展方向,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南信大坚持“开放、协同、特色”的发展理念,创新“科教、产教、国际”融合路径,以多元共建汇聚办学资源,推动实现跨越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对标世界一流、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展会上,马廷淮处长等前往展览展示区,着重参观了“教学数字化平台展示区”“混合教学方案展示区”“智慧考试智能测评区”“研讨教学方案展示区”等,与参展商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教学新产品、教研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参加了“第三届高校校长论坛”、“第二届高校教务处处长论坛”“高等教育智慧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论坛”“高校产教
4月7日晚,我校举行2023年度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党校校长管兆勇出席并作开班动员讲话。开班仪式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主持。管兆勇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职工党员发展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坚持常态化举办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他提出教师入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开展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对促进高校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意义重大。同时,他对全体参训学员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理论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端正入党动机,找准前进方向;二是锤炼党性修养,对标党员标准,坚定信念,提升能力,严肃纪律,做到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入党,强调讲政治、守纪律、有作为,严格要求自己;三是珍惜培训机会,坚持学思践悟,主动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希望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干成事”上,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建设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本期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校史
4月7日,我校罗京佳教授团队与上海AI实验室合作共同研发的全球天气中期预报AI大模型“风鸟”正式发布。基于多模态和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构建,AI大模型“风乌”首次实现在高分辨率上对核心大气变量进行超过10天的有效预报,并在80%的评估指标上超越此前全球公认最好的AI大模型——DeepMind发布的模型GraphCast。此外,“风乌”仅需30秒即可生成未来10天全球高精度预报结果,在效率上大幅优于传统模型。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时效和准确度,一直是业内的重点课题。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各界对天气预报的时效和精度的期待更是与日俱增。在气象气候预报任务中,全球中期天气预报是最重要的预测任务之一,它以预测未来14天内的大气系统状态为目标,不仅是当前广泛使用的集成天气预测系统的基础,也是区域性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背景场和边界条件。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和框架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为地球科学等领域带来全新的研究思路。“风乌”提供了一个强大有效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的AI框架,其领先性体现在预报精度、预报时效和资源效率三方面。”在预报精度方面,相比DeepMind的GraphCast,“风乌”的1
4月6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316会议室召开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所作《序言》重要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相关专题。全体在校校领导、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会上,校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监察专员周乃贵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所作《序言》重要精神,介绍了《复兴文库》主要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序言》全文。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序言》,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宏阔视野,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主题主线、光明前景,精辟论述了编撰出版《复兴文库》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是一篇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重要文献。《复兴文库》对于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好用好《复习文库》,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将《复兴文库》融入教学育人实践,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副校长马嫣领学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四章《努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4月4日,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并成立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副局长毕宝贵,科技部、教育部有关领导,31所高校领导和相关院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会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设立分会场。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听取合作高校的意见建议,建立新时代局校合作新机制,开创高效务实合作新格局,协同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目标任务落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气象力量。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部、科技部对气象工作和气象学科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与高校和相关院所的密切合作下,局校合作取得重要成效,有力支撑了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围绕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局校合作,奋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陈振林希望
3月30日下午,欧洲科学院、芬兰科学院院士MONCEF GABBOUJ(蒙塞夫·加布伊)教授正式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MONCEF GABBOUJ院士及其团队成员、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人事处、科技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见。MONCEF院士在交流中提到,很高兴能够加盟南信大“海外院士工作站”,并推动南信大在信号、图像处理分析方面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他说,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很大,科技水平研究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他曾在多所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在推动信息科学的国际合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MONCEF院士表示,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他对与南信大的合作以及科研的交叉融合研究充满期待。党委书记管兆勇对MONCEF院士的加盟表示诚挚欢迎,他向MONCEF院士简要介绍了我校学科分布以及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我校高度重视引进全球优秀人才及团队加盟,将在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科研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好全方位服务,借此机会达成更多合作,促进我校在信息学科和相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MONCEF GABBOUJ教授,欧洲科
3月30日下午,浦口区第二届“浦芯精英”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我校体育馆举办。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朱世培,浦口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平,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以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领导出席活动。浦口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平首先致辞,他希望“浦芯精英”奖学金的设立,能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动力、助力创新人才培育,持续不断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新血液、新动能,期待更多高校精英学子,深耕集成电路产业,共绘浦口发展蓝图。他表示,浦口区将尽最大努力让企业全心全意谋发展,让人才心无旁骛干事业,让在宁学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致辞中表示,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高质量人才培养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科技孵化能力,力争培育更多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打造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新增长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健全鼓励产学研合作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双聘”等
3月29日下午,龙山书院2022级8班在尚贤楼611会议室召开“春风润雨塑青春,接续奋斗向未来”主题班会,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作为思政班主任出席会议,倾听同学们的心声,解答同学们的困惑,与同学们一道展望美好未来。党委校长办公室、龙山书院有关负责人及2022级8班全体同学参加班会。班会上,管兆勇亲切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他风趣幽默、平易近人,整个班会进程轻松和谐、笑声不断。管兆勇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对同学们提出的课程学习、理想目标、专业分流、心态调整等问题做了解答和交流。对于课程学习问题,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的课程学习情况,特别关心了解了同学们数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告诉同学们要重视数理基础课程的学习,努力提升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对于青年人的理想目标问题,他以“古代名言名句带给当代青年哪些影响”这一话题进行随机提问,提出当代青年应当以“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人生进取和奋斗目标,心怀家国,矢志前行。对于专业分流困惑,他建议专业分流可结合个人兴趣、就业选择、师长建议等几方面综合考虑而定,同时也指出,无论选择什么方向,学好专业,练好内
3月2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胜任力进阶计划”启动仪式暨国际胜任力论坛举行。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Wendy Dorman-Smith,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汝益仙,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院长印凯,昆山杜克大学副校长常晓林,欧洲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院士Moncef Gabbouj,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国际事务经理Sinead Day,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特邀专家江波,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党委副书记闵锦忠,纪委书记周乃贵,副校长韦忠平、金自康、马嫣等出席。本次活动是南信大顺应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主动拓展办学视野,聚焦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实力,优化国际化办学体系,不断提升青年学子国际胜任力培养的有力举措。“国际胜任力进阶计划”将优先于全国高校中设置“国际胜任力学分”。学校以沃特福德学院为试点,聚焦信息工科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同时以雷丁学院为主体,致力于气象国际化人才选育,先行先试,逐步向全校辐射。管兆勇代表学校向嘉宾表示欢迎。他说,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对
3月27日上午,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司长艾廷元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嫣主持。管兆勇对艾廷元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建设。他表示,我校是一所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多次获评A+等级,信息工科发展迅速。近年来,我校完善学科平台搭建,提高科研创新水平;重视国防科技工作,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强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他希望,此次交流共建能够将“气象+”“+信息”学科发展特色与军工服务相结合,促进未来国防科技人才的精准培养,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贡献高校力量。艾廷元表示,南信大学科优势明显,专业特色鲜明,高端人才云集,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十四五期间国防科工局新增一批共建高校,为加强国防特色学科建设,深化“省校局”三方合作共同发力。他希望,此次调研交流南信大能够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完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国防战略需求;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军工行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会上,我校国防军工科研处处长章炎麟从创新发展、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