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城市比邻近的乡村更热。随着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城市居民面临的热迫越来越严峻。在高温高湿的地区,还有另一个更加复杂的因素—城市湿热。 近日,我校大气环境中心联合耶鲁大学,在国际期刊《Nature》上发表研究成果《Increased heat risk in wet climate induced by urban humid heat》。研究提出“湿球城市热岛”的概念,建立了计算“城市热岛”和“城市干岛”对城市湿热贡献的理论框架,包括:湿球城市热岛强度的理论表达式,湿球温度变化和非绝热过程的关系,以及近地面大气层湿静能(moist static energy)的交换过程。研究发现,在温带、寒带等气候区,温度和湿度对热胁迫的贡献相反,城市干岛效应要强于城市热岛效应;在高温高湿气候区,温度效应和湿度效应均加强城市热胁迫,导致每年城市热胁迫天数比乡村高2~6天。该研究结果是基于全球多站点的观测数据和城市气候模型共同得出的。 文章第一作者为耶鲁大学博士生Keer Zhang,第二作者为大气环境中心曹畅副教授,其他作者包括我校博士生楚淏然、赵佳玉博士后等。三个气候区城市与乡村湿热胁迫天
4月25日,伊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海军率队来校交流,并与我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嫣主持。管兆勇对伊犁师范大学一行来校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他表示,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不断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深度,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全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校围绕“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持续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办学活力,优化办学空间,学科整体实力持续攀升,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将立足新起点,抢抓发展新机遇,助推实现“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蓝图。蒋海军在讲话中对我校支持伊犁师范大学发展表示感谢,对南信大办学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伊犁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长期以来,坚持“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发展目标,被誉为“天山脚下人才摇篮 伊犁河畔教育名校”。当前,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强,期待南信大在相关科学发展、师资力量给予更多支持,希望两校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特色,携手共进。随后,伊犁师范学院与我校
4月25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全体成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等书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会上,管兆勇领学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的相关章节。他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六个必须坚持”从不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阐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一个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管兆勇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强调要深刻领会“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坚持人民至上之“理”、自信自立之“理”、问题导向之“理”、系统观念之“理”、胸怀天下之“理”。管兆勇强调,要把理论学
4月25日上午,淮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立驰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总会计师胡明保出席座谈会。会议由胡明保主持。 管兆勇对淮北师范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学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在合作共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研攻关等多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南信大人共同努力、步调一致,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生态和政治生态。希望与淮北师范大学加强交流,推进合作。 张立驰介绍了淮北师范大学的建校历史、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等情况。他说,淮北师范大学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一院一业一特色,一系一企一品牌”为学科专业群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博士点申报等工作,努力打造教师教育特色,为推动安徽高等教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希望南信大发挥特色优势,给予关心支持。期待两校在人员互聘、师资交流、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座谈会后,张立驰一行参观了我校光电实验室、见山园、智能遥感工程研究院,胡明保陪同参观。 当天下午,张
4月23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于线上组织召开2023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江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出席并讲话,副厅长杨树兵主持会议。我校在气象楼报告厅设立分会场,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金自康,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各学院副书记,各学院负责就业辅导员、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办、研就办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江涌带领全体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深刻分析了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并重点对下一个阶段做好就业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希望各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强化上下联动,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强大合力;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重点任务,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当前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顺利完成2023届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后,李北群肯定了我校在前一个阶段开展的就业工作,并强调,
4月21日下午,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颖一行来我校交流。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陈海山主持。李北群对国电南自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南信大是一所以气象学科为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气象人才培养规模全国占比70%。近年来我校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以大气科学为特色,推动“气象+”“+信息”深度交叉融合,气象等传统优势学科继续保持领先,信息工科也取得快速发展。学校坚持开发发展,立足于自身学科优势,注重校企合作,先后与华为、腾讯、奇安信等公司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长效合作机制。希望双方围绕人才双聘、联合培养、平台共建、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校企携手服务地方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刘颖代表国电南自对南信大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企业的历史沿革。近年来,国电南自积极向“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化、国际化”转型升级,打造了电网自动化、电厂自动化、轨道交通及工业自动化、信息安全与技术、电力电子等5个核心业务,以及系统集成中心、生产制造中心两个支撑板块,形成了“5+
4月24日,根据学校主题教育总体安排,我校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式暨开班第一课。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作开班动员。省委主题教育第十八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吴建华到会指导。 管兆勇在作开班动员讲话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全校上下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要以主题教育读书班为契机,深刻领会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主题教育的逻辑考量、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实现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党性大淬炼、能力大提升,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管兆勇强调,要全面对标对表,抓好集中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政治再对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握学习要义,做到“三带三入”,带着嘱托学、带
2023年4月22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支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社会保障评论》杂志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江苏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决策咨询培育研究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承办的“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教授、国家医疗保障局原副局长陈金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北群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国家发改委、人社部、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教授致欢迎词,代表会议主办方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江苏省社科联对南信大的信任与支持,向长期以来关心和帮助南信大建设与发展的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介绍了南信大近年来聚焦“一
4月22日下午,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召开。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廖湘科,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丁丽萍,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仲盛,360集团首席安全官杜跃进,南京市公安局二级巡视员蒋平,我校校领导管兆勇、陈海山,原副校长戴跃伟,我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科技产业处、电信院相关负责人及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体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陈海山主持。管兆勇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本情况、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历程,并分析总结了中心当前存在的不足。他希望专家们不吝赐教、充分交流,助力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产学研融入、市场化方面的发展进程。廖湘科表示,南信大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区域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技术委员会希望在新的发展阶段,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新步伐,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新成效。随后,廖湘科院士向新增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蒋平教授、潘成胜教授、付章杰教授颁发了聘
Normal0false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4月19日上午,天津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关福来率队来校推进局校合作并签署合作协议。我校校长李北群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主持。李北群校长对关福来局长一行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社会声誉持续彰显。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气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秉承优良的办学与发展理念,在“气象+”、“+信息”特色学科领域不断开辟新赛道、谋求新突破,以新动能、新优势来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关福来局长深情回顾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对学校的快速发展表示祝贺。看到母校近年来不断攀登事业新高峰、获得各方赞誉,特别是对气象行业发展、气象人才培养不断做出卓越贡献,他感到由衷的自豪。他说,南信大为天津市气象局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天津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他表示,面向新时代新需求,要以深化局校合作为契机,聚焦气象行业的核心难点和重大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全面提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