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滁州市党政代表团和高校代表到我校调研座谈、招才引智和签约合作,携手推动长三角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安徽科技学院校长李震,滁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文芳,市政协副主席陆峰,滁州学院副校长陈桂林,以及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韦忠平、陈海山、朱大梅等出席活动。管兆勇代表南信大对滁州市党政代表团等一行来学校表示欢迎。他说,今天是南信大建校63周年校庆日,滁州市领导、安徽兄弟院校代表到校洽谈新一轮合作,令我们心情愉悦、欢欣鼓舞。当前,南信大正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今天座谈为发展出计策,也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关键环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南信大和滁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倾力合作共建的南信大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已成为校地合作的创新工程。校地共荣的协作典范要续写时代佳话,我们要更进一步“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示范园区。要更进一步“融通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滁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环滁皆产业。要更进一步
5月1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3周年校庆日活动暨中国气象谷产业发展推广大会在我校体育馆举行。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矫梅燕,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徐韬,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亮,我校校领导李北群、周乃贵、韦忠平、陈海山、朱大梅出席大会。 校长李北群向与会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今天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3周年校庆日,中国气象谷产业发展推广大会的举办让校庆日倍添光彩。作为气象行业特色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发展,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气象科技产业的跃升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说,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未来的高等教育必将走向组织融通、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近年来,南信大勠力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共同成长,为气象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同时,南信大创造性地推动增设气象专业学位类别,倡导设置气象技术与工程交叉专业,在气象产业人才储备和专业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其坤说,江
5月6日,我校和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合作共建“开源硬件框架+软件服务”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签约仪式在行政楼528举行。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蒋华荣,党工委委员、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董事长周荣,党工委委员、管办副主任胡俊,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副总经理马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南信大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软件学院负责人以及园区企业代表出席本次签约仪式。本次签约仪式由陈海山主持。李北群对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研创园一直以来对南信大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学校有技术优势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愿望,地方政府和企业有产业发展的合作诚意,这是校地双方合作可实现互惠共赢的现实土壤。南信大目前是参与共建最多的大学之一,让每个学院都和地方政府、头部企业建立起密切联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南信大的重要发展方向。江北新区软件行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优势,与学校软件学院等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空间,他期待双方今后可在教育教学、教学实习、师资共享、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交流。蒋华荣介绍了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发展概况,强调研创园多年来充
5月5日下午,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举办专题辅导报告,我校人事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显信教授以“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题作精彩报告,全体在校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到场聆听。报告会由副校长朱大梅主持。周显信指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会上,他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校近年的教育实践成果等三个方面做报告。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他表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他表示,我校近年来切实践行“六个必须坚持”原则,以生为本、聚焦特色、培根铸魂、协同培养、开放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等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希望未来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主题教
5月4日上午,我校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天琦,我校校长李北群出席协议签订仪式并讲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钱江,我校副校长陈海山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协议,会议由钱江主持。这也是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与高校签订的首个战略合作协议。李北群在讲话中对省生态环境厅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他说,南信大着力打造以大气科学一流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品牌,不断向海洋、地理、水文、遥感等领域辐射拓展,气象环境大学科群呈现优良的成长性。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南信大更加重视生态环境领域的学科布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李北群表示,此次学校与省生态环境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学校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将大力推动学校在大气环境、气候变化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也将推动江苏省生态环境领域走在深度国际化的前列。王天琦感谢南信大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他说,南信大在生态环境科学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双方以合作协议的签订为新起点,共同打造更高层级的科研创
4月28日下午,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举办专题辅导报告,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胡宗仁以“新时代干部领导能力的提升”为题作精彩报告,全体在校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聆听报告。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胡宗仁表示,新时代、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推动干部领导能力不断迭代升级,实现适应性转换,是当前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他深刻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重要讲话中对干部能力提出的要求,围绕干部能力建设的要求、干部能力的内涵界定、新时代干部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在管理学和领导学层面上与读书班成员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更好地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胡宗仁指出,干部能力建设既事关事业的成败,也事关个人的成长。新时代领导干部应着重培养七种能力,即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他结合典型案例和重要观点,深入挖掘干部领导能力的深刻内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升
4月27日,202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涉外办学研究委员会暨江苏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省高等教育学院涉外办学研究委员会及江苏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书记于天琪、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汝益仙、研究会理事长、联盟理事长、我校校长李北群、温州肯恩大学党委副书记严晓鹏、天津大学校长助理肖松山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省涉外办学研究委员会及孔子学院工作联盟72家会员单位代表近200人。会议由我校副校长马嫣主持。李北群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南信大一直以来将国际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和办学路径,有力推动了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在涉外办学方面,作为拥有两个本硕一体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南信大引进成熟、先进的国际化教育教学资源,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来华留学教育方面,作为“全国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和首批“留学江苏目标学校”,南信大学历留学生总规模居江苏高校前列。于天琪代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对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4月26日,我校在图书馆会议室举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证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项目主管古阳、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韩叶祥、三级调研员徐宁,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会议由陈海山主持。参会的专家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14研究所贲德院士、陆军工程大学王金龙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姚富强院士、战略支援部队航天侦察局余晓刚副局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高天成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陈钱副校长、国防科技大学张韧教授、东南大学王承祥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周亮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戴跃伟教授。李北群致欢迎词。他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及近年来所取得的办学成果与未来发展规划。他说,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育人理念,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致力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明晰“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持续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走创新发展之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开放合作,先后实现多方共建,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深度,聚焦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他表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获批是对学校创新理念发展战略、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
4月26日,我校举行2023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班仪式暨第一课。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开班仪式并授第一课。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开班仪式。活动由校团委副书记饶建主持。管兆勇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肩负青春使命担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会议精神》为题为青马培训班作首场报告。他通过具体生动的英雄战绩讲述百年伟大建党征程,围绕中华民族文明史、人类文明史、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四梁八柱”等方面深入浅出、精彩生动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会议精神,提出了准确把握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阐明了新形势下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管书记的报告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他勉励同学们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工作研究,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
4月26日上午,自然资源部遥感导航一体化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图书馆724报告厅举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陈小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龚健雅,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王春峰,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等专家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陈海山主持。 李北群向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我校大气科学学科作为龙头学科,在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蝉联A+等级,而遥感学科作为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学校建校之初就建立起来,与大气科学学科相伴而生、相互融合、共同成长。当前,学校积极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学使命,勠力打造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以气象、环境、遥感等学科为搭载平台的中国气象谷已现雏形,将在推动区域气象相关产业建设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表示,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是我校遥感导航相关学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和重要里程碑。希望在各位专家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进一步推动学校遥感导航学科发展。南信大人将始终坚持创新精神,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革新,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遥感导航一体化应用水平提升。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