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一行5人来访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金自康、副校长马嫣会见了代表团成员,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文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谈。李北群对香港浸会大学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重点阐释了学校的学科特质、开放办学理念和创新发展举措。他表示,希望通过交流洽谈,进一步拓展两校在学术科研、学生培养、教师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周伟立简要介绍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发展历史及与内地高校合作情况,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卓越成就表示肯定和赞赏。2022年两校已签署校际合作交流协议书,他期待在此合作框架下,两校深化务实合作,精准推进各项交流合作项目。马嫣副校长和周伟立副校长代表两校签署了《香港浸会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协议》。随后,周伟立副校长一行参观了我校气象台和见山园。李北群讲话周伟立讲话签署协议
8月7日下午,广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旭东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江苏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严明良,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陈海山主持。李北群首先对庄旭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自划转地方以来创新发展取得的办学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绩。五年来,学校气象人才培养规模翻番,培养模式更加多元;持续拓展气象学科外延,加强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应急管理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不断推动气象产业化,通过中国气象谷等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无缝衔接;积极推动中国气象走向国际,在教育培训、人才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他希望能与广东省气象局携手,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人才互访等方面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贡献南信大力量。庄旭东表示,看到母校发展日新月异,自己感到非常激动和振奋。他感谢南信大多年来为广东气象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层次气象人才。他说,广东省是首批气象现代化试点省,近年来通过“智慧气象”建设将气象融入各行各业。大力发展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推进粤港澳大湾
为深入推进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突出拔尖人才培养特色,优化培养方案,我校于8月5日上午在行政楼527会议室召开“社科大-南信大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这是我校就该培养方案进行的第三次论证会(此前两次分别在7月31日和8月3日召开)。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乔均教授、《江海学刊》原总编韩璞庚研究员,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马嫣,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北群主持。李北群首先致辞,他对两位校外专家参会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对所有参会人员在暑假期间辛勤工作表示慰问。他简要介绍了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合作办学的过程,表示与社科大合作办学对于全面推进我校拔尖人才培养乃至学校文科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要求相关负责人要将合作办学工作落实落细,从凝练培养方案理念、优化学分设置、细化运行方案和控制运行质量等方面进行汇报。文学院、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和法政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对标国内相关专业的顶尖院校,汇报了各合作专业的培养方案特色、学分设置优化思路、运行预案和质量控制措施。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突出大数据财务特色,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突出科技金融特色。参会人员就师资的遴选和
8月2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529会议室举行气象专业学位相关工作汇报会,江苏省气象局机关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顾亚进,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培训处处长辛源,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任雪娟、教授王体健作为专家出席会议。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陈海山主持。陈海山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我校作为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在前期完成的相关工作。他说,面对现代气象事业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南信大积极牵头推动设立气象专业学位,在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0751气象”专业学位类别,可授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自今年7月26日国务院公布成立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完成各项工作。希望在座会议专家对相关工作进行指正指导,为更好地推进教指委后续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长、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邱新法做相关工作汇报,他分别从当前主要工作任务、气象专业学位领域设置建议方案、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专业学位类别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李北群说,在推动增设气象专
7月31日上午,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主办,我校承办的气象教育培训管理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在图书馆七楼报告厅举行。我校校长李北群,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中国气象局人事司二级巡视员张连强出席开班仪式。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于玉斌主持开班仪式。李北群在致辞中对本次培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给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支持与帮助致以诚挚谢意。他从发展历史、项目类型、发展重心以及国际化趋势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他指出,近年来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不断丰富,服务主体不断扩展,在籍学生不断攀升。学校继续教育立足气象学科,逐渐向环境、水文、海洋、商务等领域拓展,社会声誉持续彰显。他强调,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团队与丰富的教学资源,要通过打造继续教育一流师资、一流项目和一流课程,实现自我提升、服务社会的目的。他勉励学校教育培训部门再接再厉,努力打造满足新时期气象事业需求的立体化培训体系,服务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他预祝本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学员在南信大期间学习生活愉快。张连强代表中国气象局人事司作开班动员,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学校继
2023年7月25-29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19届中美碳联盟(US-China Carbon Consortium,USCCC)年会成功举办。160余名来自中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大会,深入研讨了气候与环境变化下生态系统协同观测、数据融合、模型模拟、圈层交叉和服务功能等方向的重要成果。中美碳联盟年会现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与校党委常委马嫣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他们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本次年会为进一步深化陆地碳水循环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于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美碳联盟首席科学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陈吉泉教授致辞,回顾了USCCC的发展历程并对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王会军院士开幕式致辞马嫣副校长开幕式致辞陈吉泉教授开幕式致辞年会特别邀请英国伦敦国王学院Sampurno Bruijnzeel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研究员、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研究院孙阁研究员、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王应平教授、密歇根州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齐家国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
8月1日上午,江苏省副省长徐缨一行来我校调研,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等参加调研。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陪同调研。徐缨一行实地考察了我校智能遥感工程研究院、光电实验室、可视化教学中心等地,详细了解了学校在激光雷达研发、遥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光通信、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等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勉励科研人员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详细听取了学校大力建设智慧校园,以数字化推动“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做法举措,希望学校继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创新育人模式。徐缨一行还实地调研了东苑体育馆和见山园,详细询问了相关校园建筑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要求将校园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调研中,管兆勇、李北群汇报了学校建校63年来响应国家战略、对标国际先进、培育行业英才的使命担当与创新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以“气象+”“+信息”学科群为抓手,通过创新多元协同共建模式、持续优化师资队伍、构建丰富多元的国际教育体系等举措,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喜人成绩。未来,学校将继续践行一流学科使命,着力打造世界气象中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
专家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为组长,成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原校长王金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超导电子研究所所长吴培亨,中国科学院院士、崂山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线上)吴立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线上)张远航,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半干旱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线上)黄建平,合肥工业大学校长郑磊、同济大学副校长(线上)童小华、浙江大学人事处处长刘旭。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周乃贵、胡明保、金自康、陈海山、朱大梅、马嫣、刘博等出席会议。“双一流”建设相关学院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博主持。王会军院士致欢迎词,对专家组莅临我校指导“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表示衷心感谢,恳请各位领导、院士和专家给学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期进展情况把脉问诊,帮助学校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校长李北群作工作报告,他表示,自南信大入选“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办
7月20日上午,校领导管兆勇、李北群、胡明保、金自康、朱大梅、马嫣在党委校长办公室、校工会负责人的陪同下,向坚守岗位的一线教职员工和留校学生表示慰问,并送上防暑降温慰问品。校领导一行先后走访了东苑食堂、招生录取现场、南阶教室、明德楼教室、人才公寓三期建设现场、沁园40栋、信息科技大楼等地,看望慰问了一线工作人员、留校学生。每到一处,校领导都与大家亲切交谈,向不畏辛劳坚守岗位的教职工表示感谢,对暑期留校备战考研、进行科研、参加竞赛的同学们表示关心和赞许,并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在东苑食堂、沁园40栋宿舍,校领导详细了解了食堂用餐和宿舍管理等情况。“今年暑期留校学生一万多人,创历史新高,大家要为学生学习生活做好服务,确保留校学生‘服务不间断、生活有保障’。”校领导们强调,后勤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是学校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你们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才有了全校师生员工工作学习时的心情舒畅,我们代表学校向大家不辞辛苦地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校领导叮嘱大家做好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向学生传递关爱和倾情的服务。 在招生录取现场,校领导
7月13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交流学习体会,研究部署全校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学习会并讲话。会前,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有关学习主题认真开展自学。会上,管兆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等进行传达学习和领学。校领导胡明保、韦忠平、陈海山、朱大梅、马嫣就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以及学深悟透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等作重点发言。其他中心组成员从深刻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中,结合自身工作,交流学习体会、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大家一直表示,要以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强大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新”“以学促干”等重大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进一步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更大力度激励担当作为,不断为江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更多南信大贡献。管兆勇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考察,是江苏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推进中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