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主办的CCHI2023第五届中国认知计算与混合智能学术大会在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开幕。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业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中心、中国自动化学会共融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南京江北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南京江北新区人才协会、南京江北新区自主创新服务中心、南京南自华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共同担任。开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处处长章炎麟主持。 开幕式伊始,大会程序主席、西安交通大学薛建儒教授报告大会筹备情况,他指出,本届大会旨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发展,共邀请到7位顶尖科学家莅临做大会报告,设有6个特邀论坛,12位行业权威专家进行特邀论坛分享,260余篇学术论文进行演讲汇报,会议期间设置了青年
10月27日下午,云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尹晓毅一行来我校交流合作。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会议由陈海山主持。李北群首先对尹晓毅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南信大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服务气象行业不动摇。近年来,学校气象人才培养规模翻番,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培育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气象人才;完善专业体系,拓展气象学科外延,加强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校企联动,成立“中国气象谷”,推动教育链、产业链条融合发展。他希望,我校能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携手云南气象局设立气象科普站,加强在学科体系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就业指向等方面的合作,为推动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贡献高校力量。尹晓毅表达了回到母校的激动和喜悦之情,并对母校的多年来为云南气象事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表示感谢。他说,南信大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作为气象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表示,云南地势特殊,气候复杂多样,在气象灾害防治等方面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云南发展,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面向南亚、东南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部署要求,切实提升我校年轻干部的政治能力、担当精神和综合素质10月25日下午,我校举办了第四期年轻干部培训班开班式。校党委书记、党校校长管兆勇出席开班式并作题为“深学细悟明方向,敢作善为建新功”的首场报告。开班式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张新厂主持。管兆勇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更是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学校党委定期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提供专业的学习课程和良好的实践平台,努力为学校培养一批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的骨干力量。他强调,年轻干部要站稳立场,强化理论思维,着力提高政治能力,用科学理论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敢作善为,以对学校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全情投入的境界,把承担的工作做好,把负责的任务完成好,扎实有效推动工作;要遵纪守规,团结协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希望学员们把学习锻炼的过程当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学校发展之中,以更加开拓创新的胆识魄力,更加锲而不舍的执着干劲,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聚焦学校高质量内涵式
第六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承办,会议主题为“气象史研究与气象文化传播”。会议开幕式于21日上午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教授,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研究员,国际气象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正洪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气象科技史研究中心)馆长刘东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系主任袁江洋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在线致辞,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于玉斌教授发来书面致辞。李北群校长在欢迎词中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历史与办学特色,阐述了科技史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通识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指明了本校科技史学科的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思路。许小峰研究员在致辞中梳理了气象科技史的发展
10月20日下午,我校召开专题党建工作例会,听取第四批全国党建示范创建申报情况汇报,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主持会议。各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党群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上,大气科学学院党委、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等11个二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围绕党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申报情况、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等内容进行了汇报交流。管兆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从整体情况看,近年来学校各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扎实,富有特色,取得了较好成效。他强调,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需要强调战斗性,要回答好“谁去战斗、在什么方面战斗、战斗的效果如何”等几个关键问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是推动师生党员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作表率、做贡献。在党建引领下,只要每一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有力发挥,助推全校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管兆勇针对学校基层党建和党建“双创”工作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加强组织谋划,进一步梳理
10月20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国家现代产业学院产业拔尖班开班仪式在气象楼报告厅举行,南信大沐曦高性能计算研究院同时揭牌成立。校长李北群,浦口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吴俊,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唐红昇,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彭莉,南京鼓楼医院党委副书记、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张冰等现场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大医院智慧医疗研究院院长滕皋军视频致辞。会议由副校长金自康主持。 李北群感谢与会领导和企业家对学校工作的关爱、指导和推动。他说,我校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面向国家需求、担当国家使命,是对接行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是地方发展的需要,是南信大自身成长的需要。现代产业学院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与优秀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重点围绕智慧气象、智慧医疗、元宇宙与智慧教育等领域勠力而为,助力产业发展。他提出,要建好产业学院,就要开辟新领域、驾驭新赛道,不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挖掘交叉学科潜力,独辟蹊径。同时,还要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寻求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他表示,南信大将秉承开放发展的理念,把地方和企业的
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化办学新格局,推进中爱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产学研融合等方面的深度交流,10月19日下午,我校“爱WO南信大,开拓新视界”活动在大学生二楼剧场召开。爱尔兰驻华大使Ann Derwin,爱尔兰大使馆副馆长Barry Mulligan、政治与教育二等秘书Maureen Ryan,爱尔兰教育推广处亚洲区经理Elizabeth McHenry,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Alan Ralph,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校长Veronica Campbell、副校长Patricia Mulcahy、国际部经理Sinead Day、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Alan Davy,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欧非处副处长孔静,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在校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副校长马嫣主持。首先,管兆勇致欢迎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全球各地文化交流、繁荣发展,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厚持久力量,作为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信大学始终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促发展,为江苏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坚持“开
行而不辍,日月更序。10月15日,教师教育学院在信息科技大楼D区报告厅正式举行了研究生开学式暨“国优计划”开班仪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朱大梅、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三级调研员许李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吴刚,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教育学院全体院领导和导师代表、2023级研究生新生、入选“国优计划”全体研究生出席。开学式由院党委书记李霞主持。研究生开学式暨“国优计划”开班式现场开学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幕,校长李北群代表学校向教师院2023级研究生生表示祝贺。他强调,南信大今天良好的发展局面主要得益于三个关键词:创新、求实、争先。他表示,作为首批“国优计划”试点学校,南信大将勇担国家赋予学校的使命与责任,将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学科教学与教师教育相融合、国际理念与教师教育相融合,将2023级研究生培养成为中国教师队伍里的“尖兵”,希望同学们努力前行,始终努力成为自己理想的模样。校长李北群致辞许李军调研员代表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对南信大承办教师教育的担当和成绩表示赞赏,表示省教育厅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发展。他首先祝贺同学们进入南信大学习及入选国优计划
10月16日,江苏省首期高校党外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无党派人士)在我校开班,江苏省教育厅统群处处长张晓宁,我校校长李北群、副校长朱大梅、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陈涛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省52所本科高校的学员参加培训,开班仪式由朱大梅主持。开班仪式后,李北群校长围绕高等教育改革热点问题作开班第一讲。李北群在致辞中对培训班开班表示祝贺,向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我校的信任支持表示感谢,对52名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江苏省首期高校党外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班(无党派人士)在我校举办,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我校统战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是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日益成熟丰富的体现。我校干部培训工作具有鲜明特色,紧密围绕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面向世界气象事业发展、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提升等组织教学内容,服务高校、地方和世界气象组织培训需要。他指出,学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工作高度重视,学校统战工作有特色、有品牌、有影响,党外干部培养硕果累累,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成果突出。他表示,学校将全力做好培训班的服务保障,为全省党外人士教育培训事业做出南信大贡献。张晓宁在讲话中向参训学员
会议现场10月1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带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就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等工作进行指导。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主持。会上,马院院长张天勇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以下简称“建设标准”),汇报了我校马院建设的结构体系与完成情况。马院党委书记葛昕明从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党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两个方面汇报了学院党建工作情况。与会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就党建工作、人才引进、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支持举措和意见建议。在听取汇报之后,管兆勇就新时代马院的建设发展提出要求。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建设标准”的重要意义。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建设。二要强化组织协同,明确“建设标准”要求的指标任务。要对“建设标准”指标任务逐条分解,厘清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指标任务。三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