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江苏省暨南京市教育系统“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二级调研员李国、南信大校长李北群等出席。活动由南信大副校长朱大梅主持。宪法宣传周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法治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活动由省教育厅和省司法厅主办,南京市教育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本次活动分为参加教育部教育系统“宪法晨读”主会场活动和江苏省暨南京市教育系统“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两阶段。第一阶段中,参会人员同步参加“宪法晨读”活动,并合唱《宪法伴我们成长》。曹玉梅在致辞中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近年来,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宪法宣传教育,连续8年组织开展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成果丰硕。希望全省教育系统以今年宪法宣传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11月25日,由江苏省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我校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教育理论暨“双一流”大学艺术学科内涵建设高端论坛(第二场)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旨在深入探讨艺术教育理论与双一流大学建设,探索艺术学科在提升内涵建设方面的路径等问题。开幕式由我校艺术学院院长梁家年教授主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致开幕辞。管兆勇介绍了我校作为“双一流”高校在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和多学科协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我校在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大气科学学科的同时,高度重视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大气科学学科群为引领,环境生态、信息工科等优势学科为支撑,基础学科、人文艺术学科协同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后将继续依托我校在气象、信息等学科的优势,在艺术学科的建设上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走特色化发展路线,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新,为新时代数字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文化支撑。本场论坛聚焦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十余所省内外
11月25日,由江苏省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我校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教育理论暨“双一流”大学艺术学科内涵建设高端论坛(第二场)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成功举办。论坛旨在深入探讨艺术教育理论与双一流大学建设,探索艺术学科在提升内涵建设方面的路径等问题。开幕式由我校艺术学院院长梁家年教授主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致开幕辞。管兆勇介绍了我校作为“双一流”高校在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和多学科协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我校在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大气科学学科的同时,高度重视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以大气科学学科群为引领,环境生态、信息工科等优势学科为支撑,基础学科、人文艺术学科协同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今后将继续依托我校在气象、信息等学科的优势,在艺术学科的建设上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走特色化发展路线,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艺术创新,为新时代数字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文化支撑。本场论坛聚焦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十余所省内外
11月25-26日,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联合学术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我校学术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海山教授主持,管兆勇书记和王会军院士分别致辞。管兆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国际交流领域取得的成绩;王会军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及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提出需要坚持不断协同发展,推动科研合作创新和人才协同培养,共同推动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和科学进步。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云南大学陈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姜大膀研究员、复旦大学温之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研究员、我校徐邦琪教授分别围绕“东亚气候预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ENSO和平流层QBO对前冬东亚季风的显著影响”“平流层气溶胶注入对东亚气候的影响”“The Triggering, Mainte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s
11月25-26日,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联合学术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我校学术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海山教授主持,管兆勇书记和王会军院士分别致辞。管兆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国际交流领域取得的成绩;王会军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及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提出需要坚持不断协同发展,推动科研合作创新和人才协同培养,共同推动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和科学进步。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云南大学陈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姜大膀研究员、复旦大学温之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研究员、我校徐邦琪教授分别围绕“东亚气候预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ENSO和平流层QBO对前冬东亚季风的显著影响”“平流层气溶胶注入对东亚气候的影响”“The Triggering, Mainte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s
11月26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一行来校访问交流,并在信息科技大楼D区报告厅作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报告会并陪同交流。广州大学副校长田志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首席科学家贾焰教授,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潘成胜、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付章杰、沃特福德学院副院长王保卫等出席活动。管兆勇对方滨兴院士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信息安全强国,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希望参会的200多名同学能够从方院士的报告中启发思维、提高能力、拓宽眼界,也希望学校从事网络安全研究和教育的老师能够了解国内外前沿技术,着力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层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方滨兴院士作了主题为《从孙子兵法的视角看信息战的运用》的学术报告。他将具有千年历史的孙子兵法与现代信息战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具体详实的案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信息战中的情报战、网络战、设施战和认知战四种形式,并从计算机硬件、代码、数据和应用等层面的信息对抗入手,深入浅
11月17日,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带队赴盐城市盐都区佳富村实地调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盐都区委副书记、大冈镇党委书记翟大伟,盐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党建办主任曹阳,大冈镇镇长周冉,我校组织部部长张新厂等同志陪同调研。管兆勇一行首先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参观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了便民服务区的设置和功能划分情况。其后认真听取了我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高权的工作汇报并深入了解乡镇及村“两委”干部对我校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目前学校已投入资金20余万元开展“为村办实事”项目3项,实施“消费帮扶”为村集体增收近7万元。接着实地考察了新型农村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项目建设情况、道路亮化项目及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情况。上门看望村中困难群众,亲切地与他们拉家常、问冷暖,询问他们的家庭生活、身体状况等,送上米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为他们在寒冷的冬天增添了暖意。在实地考察和走访后,管兆勇表示,要巩固好我校帮扶成果,守住不返贫底线,精准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破解乡村振兴领域重难点问题。把我校学科研究优势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起来,找准工作切入点与突破口,积极探索有特色、可持续的新发展路径,确保帮扶不缺
11月14-16日,第八届中国民航空管(气象)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中国民航空管岗位职业技能大赛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国家人社部批准的国家级二类竞赛,每届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目前已成为空管广大职工比拼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的重要平台。本届比赛由中国民航工会联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民航局人事科教司、全国民航团委共同主办,民航局空管局承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民航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协办。作为民航空管系统最大规模的赛事,来自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新疆地区空管局、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中心的148名选手在决赛中摩拳擦掌,展开角逐。15日上午,大赛开幕式拉开帷幕。中国民航工会常务副主席王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民航局空管局工会主席李其国,民航江苏监管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顾青,东部机场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王芳等出席开幕式。各地区空管局和空管局气象中心的领队、联络员、全体参赛选手,裁判员、仲裁员,全体工作人员、新闻媒体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开幕式首先是管兆勇致辞。他表示,民航空管与气象同气连枝密不可分。我校和民航空管渊源深厚,
为了进一步建设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引导师生重视阅读,11月14日下午,图书馆特邀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举办以“阅读与成长”为主题的讲座式座谈。座谈会由图书馆馆长周彩红主持,图书馆副馆长张艳、陆勇以及各相关科室主任参会,6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代表聆听学习。座谈会上,管兆勇向青年学子表达了关心和期望,并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启示和感悟。他围绕“书是什么?”“读书的作用?”“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四个方面层层展开,指出阅读可以“涨知识”、“明事理”、“定行止”,同学们要在阅读中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把牢前进方向,拓展视野胸襟,激发创新创造能力。他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政治历史类、诗词歌赋类、科技科幻类或者文学类经典书籍进行阅读,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大家一定要把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好。他建议大家阅读要成体系,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尤其要重视记笔记,并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最后,他现场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现场气氛非常热烈,青年学子发言积极踊跃。这次座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热情,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是一次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的
党建研学铸忠诚守初心,踔厉奋发践使命勇担当。11月11日、12日,党委书记管兆勇率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工委党支部书记一行,赴连云港连云区开展“党建+”现场研学活动。一行30人应邀参加第二届连云人才发展大会暨区域新材料产业青年学者论坛,管兆勇致辞。我校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合作,聚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自身人才、科教资源优势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多年来,我校与连云港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依托科技镇长团、“双百工程”等项目,持续不断派遣干部专家到连挂职锻炼,牵起了校地合作的纽带,为校地研学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先后有20余名毕业生就职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成为地方发展的中坚力量。管兆勇表示,近年来连云区仅仅围绕“矢志向海图强、赓续蓝色梦想”的发展主题,以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核心区人才高地为目标,广聚天下英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与连云区的交流合作,在科研平台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协同推进等方面加强合作、加深探索,更好实现校地校企互惠惠利、共赢发展,为连云区早日建成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会上,举行了南京信息工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