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以“追梦来‘扬’、‘州’到爱才,期待有‘宁’、向‘扬’而来”为主题的南京—扬州青年人才协同发展推介会在宁举行。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应邀出席并致辞。管兆勇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和建设成果、就业“六大质量工程”和人才培养成效,阐述了扬州作为“创新引领、产业兴旺”好地方的国省战略叠加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管兆勇表示,扬州与南信大产业专业方向高度契合,是南信大产学研合作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地。近几年,累计超1000名南信大学子在扬州就业,学校先后选派7名优秀人才挂任扬州科技镇长团团长、团员,双方合作基础坚实、成果丰硕。近期,南信大扬州经开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即将签约落地,南信大江苏校友会年会筹划在扬州经开区举办,南信大扬州研究院也正在推进过程中,双方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实在、越来越融洽。我们将秉承开放双赢的理念,全面深化与扬州的交流合作,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努力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他说,我们相信,扬州的一腔热忱,一定会赢得广大青年人才的“奔赴”,而“双向奔赴”一定会共同谱写扬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推介会上,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作城市推介。我校与扬
12月9日下午,以“追梦来‘扬’、‘州’到爱才,期待有‘宁’、向‘扬’而来”为主题的南京—扬州青年人才协同发展推介会在宁举行。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应邀出席并致辞。管兆勇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和建设成果、就业“六大质量工程”和人才培养成效,阐述了扬州作为“创新引领、产业兴旺”好地方的国省战略叠加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管兆勇表示,扬州与南信大产业专业方向高度契合,是南信大产学研合作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地。近几年,累计超1000名南信大学子在扬州就业,学校先后选派7名优秀人才挂任扬州科技镇长团团长、团员,双方合作基础坚实、成果丰硕。近期,南信大扬州经开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即将签约落地,南信大江苏校友会年会筹划在扬州经开区举办,南信大扬州研究院也正在推进过程中,双方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实在、越来越融洽。我们将秉承开放双赢的理念,全面深化与扬州的交流合作,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努力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他说,我们相信,扬州的一腔热忱,一定会赢得广大青年人才的“奔赴”,而“双向奔赴”一定会共同谱写扬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推介会上,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作城市推介。我校与扬
12月9日上午,我校举行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建的云雾物理实验室开工奠基仪式。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院长朱小谦,副院长王举,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陈海山,国防科技大学和我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出席奠基仪式。仪式由副校长陈海山主持。朱小谦表示,非常感谢南信大大力支持云雾物理实验室的建设,该实验室是双方不断深化合作、互相支持的有力见证。南信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在气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双方单位在云雾物理机理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深耕不辍,通过共建实验室,对于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气象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两校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各单位同心协力,争取早日竣工。管兆勇表示,自2020年两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云雾物理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合作层次。双方单位要强强联合,共同发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应用示范基地。他强调,要加强校内外高效协同,严格管理工程建设,全力做好保障,保质保量,如期交付。双方学校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依托该实验室平台开展系列科学实验,实现
12月10日,2023年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陈文斌,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唐红昇,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主任骆斌,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出席并讲话,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致欢迎辞;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马廷淮,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卢苇,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吴中海,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朱惠彪,东软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印杲,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赵雷,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刘嘉出席本次会议;我校科技产业处、教务处、发规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省内兄弟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主持。管兆勇向莅临我校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学校党委重视并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打造“气象+”“+信息”两大学科品牌,建成了以大气科学为引领,精品工科和社科文管全面发展的“一体两翼三维”学科体系,同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苏产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培养特色化“高精尖缺
12月10日,2023年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陈文斌,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唐红昇,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主任骆斌,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出席并讲话,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致欢迎辞;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马廷淮,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卢苇,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吴中海,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朱惠彪,东软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印杲,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赵雷,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刘嘉出席本次会议;我校科技产业处、教务处、发规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省内兄弟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主持。管兆勇向莅临我校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学校党委重视并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打造“气象+”“+信息”两大学科品牌,建成了以大气科学为引领,精品工科和社科文管全面发展的“一体两翼三维”学科体系,同时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苏产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培养特色化“高精尖缺
12月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阅江书院揭牌仪式在南信大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新科,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徐子敏,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潺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出席仪式。南信大纪委书记周乃贵、总会计师胡明保,相关部门和学院的领导、专家、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会。仪式由管兆勇主持。李北群说,南信大与社科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成为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信大勠力打造以大气科学一流学科为引领、多元学科互相支撑的学科体系,这就需要在新文科建设上延展与深入,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与国科大以及华为等单位的深入合作,走出了一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他表示,未来两校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集聚更多优质资源,实现本硕博一体化的贯通式人才培养,同时共建研究平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将两校合作打造成科教融合的校际合作样板。高文书表示,南信大是与社科大在本科阶段进行合作培养的第一所高校,本次合作签约对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主办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面对面会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23年11月30日至2023年12月1日成功主办了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International Ocean Vector Winds Science Team)面对面会议。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是一个由全球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国际性组织,致力于推动并支持遥感海洋表面风产品的科学研发、产品验证、产品改进以及用户教育和推广。这是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首次选择中国作为这一国际性盛会的举办地,为我校在全球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领域赢得了国际声望。大会开幕式由我校海洋科学学院何宜军教授主持,荷兰皇家气象研究院的Ad Stoffelen研究员和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分别代表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和我校在大会开幕式致欢迎辞。Stoffelen研究员首先对我校在此次盛会中所做出的贡献深表感激。学校的热情接待、周到安排以及良好的组织能力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愉悦的参会体验。他还标识希望此次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面对面会议将为我校带来更多国际合作机会,推动学校在全球科研和学术交流领域的更大发展。管书记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主办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面对面会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23年11月30日至2023年12月1日成功主办了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International Ocean Vector Winds Science Team)面对面会议。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是一个由全球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国际性组织,致力于推动并支持遥感海洋表面风产品的科学研发、产品验证、产品改进以及用户教育和推广。这是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首次选择中国作为这一国际性盛会的举办地,为我校在全球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领域赢得了国际声望。大会开幕式由我校海洋科学学院何宜军教授主持,荷兰皇家气象研究院的Ad Stoffelen研究员和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分别代表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和我校在大会开幕式致欢迎辞。Stoffelen研究员首先对我校在此次盛会中所做出的贡献深表感激。学校的热情接待、周到安排以及良好的组织能力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愉悦的参会体验。他还标识希望此次国际海面风矢量科学组面对面会议将为我校带来更多国际合作机会,推动学校在全球科研和学术交流领域的更大发展。管书记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
“第四届中法海洋卫星国际科学组会议”在我校召开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海洋科学学院和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四届中法海洋卫星国际科学组会议”于2023年11月28日-30日在我校成功召开。此次国际会议旨在促进中法两国在海洋遥感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围绕中法海洋卫星的数据处理及科学应用展开深入研讨。开幕式由陈海山副校长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法两国在卫星遥感领域取得的丰富成果表示赞赏。管书记还强调了学术合作的重要性,提出中法两国及各国学者借助这样的国际会议平台,共同探索中法海洋卫星这一宝贵数据库,用以面对全球海洋科学面临的挑战,并推动科研领域的创新。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书记林明森研究员、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院长分别致辞。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海洋遥感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了来自国内外4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近150名参会代表。会议集中探讨了中法海洋卫星的散射计和波谱仪载荷的硬件状态及地面处理系统的进展,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了卫星数据处理、风浪
“第四届中法海洋卫星国际科学组会议”在我校召开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海洋科学学院和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四届中法海洋卫星国际科学组会议”于2023年11月28日-30日在我校成功召开。此次国际会议旨在促进中法两国在海洋遥感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围绕中法海洋卫星的数据处理及科学应用展开深入研讨。开幕式由陈海山副校长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教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法两国在卫星遥感领域取得的丰富成果表示赞赏。管书记还强调了学术合作的重要性,提出中法两国及各国学者借助这样的国际会议平台,共同探索中法海洋卫星这一宝贵数据库,用以面对全球海洋科学面临的挑战,并推动科研领域的创新。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书记林明森研究员、海洋科学学院董昌明院长分别致辞。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海洋遥感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了来自国内外4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近150名参会代表。会议集中探讨了中法海洋卫星的散射计和波谱仪载荷的硬件状态及地面处理系统的进展,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了卫星数据处理、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