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自动化学院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隆重举行了2023级国电南自英才班开班仪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国电南自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颖,国电南自市场管理部主任谈永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自动化学院领导干部等出席了此次开班仪式。此外,国电南自子公司的领导和工程师、自动化学院导师代表、2023级国电南自英才班全体同学以及家长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开班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主持。 李北群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他提到,我校始终笃行“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拔尖人才培养已有数十年的办学历史,最早的实验班就是深入践行科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培养出了一批批卓越人才,为我校拔尖人才培养树立了典范。2010年,学校响应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号召,全面开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征程,依托优势学科创立了大气科学长望实验班。2020年,我校作为唯一一所省属高校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3年,为进一步深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元进阶”卓越人才培养局面,我校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立了国电南自英才班。国电南自班将不断
11月9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苏省档案馆,南京图书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江苏省档案局局长、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顾俊,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薛春刚,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以及南信大校长李北群、副校长金自康出席签约仪式。李北群首先致辞。他向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馆和南京图书馆长期以来对南信大的关心关爱表示感谢。他说,自2000年体制划转以来,南信大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二十余年。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国际拓展、开放协同、机制创新为路径,不断开辟新赛道,从大气科学一枝独秀到多学科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体两翼三维的多元学科布局,淬炼了“开放、创新、硬核、担当”的南信大精神。近年来,在“气象+”“+信息”等传统优势学科的融合衍生下,学校的管理类学科也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学校将抓住与省档案馆和南京图书馆的合作机遇,进一步推动在管理学科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陈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南京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作为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在古籍收藏保护、数字资源开发等方面特色显著。南信大是一所有情怀、有担当的高校,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扮演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2023年11月4日,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协办的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研究会暨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楼102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江苏省各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江苏省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出席大会的领导和专家主要有: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南京邮电大学原党委书记刘陈、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魏永军,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王志功教授,副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郭宝龙教授和重庆大学曾孝平教授,以及省内高校领导二十余人。大会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教授主持。李北群校长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情况,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教授主持下,经全体与会代表举手表决,选举
11月5日,气候预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建方案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和国家气候中心共同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咨询论证。参会的论证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正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史培军、宫辉力。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熊绍员,江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张少华,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处副处长张洪钢,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长李北群,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副校长陈海山,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副校长黄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宋连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荣出席会议,我校和南师大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实验室骨干参加会议。专家咨询会开幕式由管兆勇主持。会上,李北群致欢迎词,感谢中国气象局、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对南信大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自建校以来,南信大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始终坚持服务行业不动摇,聚焦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建设、拔尖人才培养新
11月4日上午,在全国气象部门2024年度人才招聘会举办同期,我校与中国气象局人事司、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共同召开气象行业人才培养座谈会。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司长王志华、我校校长李北群、中国气象局在京单位和各省(区、市)气象局负责人出席座谈,我校副校长金自康主持会议。会议在图书馆724报告厅举行。 李北群表示,时隔几年,局校重聚一堂共话气象人才培养,深切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喜悦心情。他说,在中国气象局人事司指导下,近年来我校在气象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大胆变革。气象类专业的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学校倡导设置并获批气象技术与工程交叉专业,成立全国首家立足气象灾害领域的应急管理学院,开设国内首个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首批人工智能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等。南信大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气象局和各地方气象局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在今天的气象部门人才招聘会上,气象局拓宽了专业目录,为学子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招聘会同时吸引了其他开设气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组团前来,南信大人倍感自豪。李北群表示,未来学校将不断加大气象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培养模式,将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我校获批增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历来重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渠道。学校在接到2023年度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通知后,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做好各项申报工作,最终获批增设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目前,我校共有大气科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优势学科引领带动、交叉工科创新联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互动”的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布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依托,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大博士后工作招收力度,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推动与工作站的联合培养,积极做好博士后的引进、培养和日常服务工作,为推动我校“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11月4日,全国气象部门2024年度人才招聘会首站在我校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8个国家级直属单位,31个省(区、市)气象局以及市(地、州、盟)气象局、县(区、市、旗)气象局的271家单位提供2300余个岗位。除了我校毕业生之外,还有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等海内外高校毕业生前来参加。 招录规模持续增长,复合型人才需求大 招聘会上,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展位前人头攒动,除了气象业务岗之外,还面向文科、经济类专业招聘教学岗、财务管理岗人才。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不局限在气象专业,更看重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同时今年的招聘岗位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4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司长王志华在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交流并指导招聘工作。王志华介绍,今年的招聘会总体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招录规模持续增长,今年拿出了超 2300 个岗位,相较于过去五年年均基础上增加了3%;第二方面是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专业目录从原先的309个增加到510个,拓宽了选才用才的视野,给更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
11月1日晚,我校2023年下半年发展对象培训班在风云剧场正式开班。校党委书记、党校校长管兆勇出席开班式并作首场报告。开班式由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雨华主持。本期培训班共有693名学员。管兆勇指出,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常态化开展发展对象培训工作,把发展对象培训作为做好新时代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力抓手。他从“深刻领会培训班意义,增强学习使命感”“端正入党动机,上好入党第一课”“持续充电蓄能,巩固学习成效”三个方面对全体学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将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理论学习中提升党性修养;站稳政治立场,牢记入党誓词,时时、事事、处处坚持党性原则,在理想信念中增强党员意识;学深悟透践行,牢记“党员是一面旗帜”,以大局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在学习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开班式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成文教授应邀为培训班学员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为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机关与基层、党建与业务相结合,更加坚定培养胸怀天下的国际化人才的政治自觉与政治担当,10月30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口各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以“党建领航,开放协同,赋能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暨党建共建交流座谈。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我校校长李北群出席活动。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学院的部分党员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主任邱新法主持。李北群首先致欢迎辞,对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化工作在响应国家期待、着力内涵建设、狠抓培养质量、关注产学研用结合以及积极拓展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取得成效,提出了引育优秀外籍教师、承接国际组织重大项目研发计划、设置海外人才驿站、构建“全球校园”中国节点等特色创新思路,他希望以此次党建共建为契机,推动我校国际化工作再迈新台阶,为全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持续献力。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