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人选的通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届大气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陈志立荣获“基层就业卓越奖”,全省本科院校仅10人获此殊荣!“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指导,奖励对象为近10年赴基层就业并做出突出业绩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指导服务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该项目每年遴选一次。我校毕业生陈志立现任四川阿坝州金川县气象局气象台台长,他始终牢记党员使命和气象人职责,自2013年6月起至今连续十年扎根川西高原,曾获评四川省气象局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气象部门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他始终坚守气象一线,在森林(草原)防灭火、追踪特大暴雨等重大气象服务和保障过程中坚守岗位,为当地重大气象灾害“零伤亡”做出突出贡献;业务能力突出,曾连续两届获四川省气象行业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三等奖,多次在四川省气象行业内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助力脱贫攻坚,将专业优势与当地雪梨产业相结合,主持和骨干参与《金川雪梨气
7月3日上午,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主办,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江苏省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干部主体班(第九期)在南气宾馆信大厅举行开班仪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人事教育处二级调研员许力出席开班仪式。活动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主持。陈海山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江苏省各地区领导干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省应急管理厅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致以诚挚谢意。他对学校办学传统、发展历程和应急管理学科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强调我校始终响应国家现实需求,回应人民内心期盼,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他指出,我校应急管理学科立足高端人才培养,发挥气象专业、技术、人才优势,聚焦防汛抗旱、雨雪冰冻和暴雨山洪灾害防范与预警信息发布,为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效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了力量。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坚持科教融合理念,倾注更多优质资源,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型的高层次应急管理人次,积极转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信大力量。最后,他勉励各位学员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悟,将事故隐患防范在早、处置在小,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许力代表江苏省
6月27日下午,明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路海涛一行来校交流校地合作。副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座谈会由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主持。陈海山对路海涛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建设。他表示,我校是一所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多年来,南信大以校地合作为纽带,持续深化与滁州共融共建,建立了天长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 2022年6月,我校与明光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双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加强对接交流,推动双方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路海涛对我校近年来产教融合发展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简要介绍了明光市产业特征和科创面貌。他表示,明光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大力发展高端电子、新材料、凹凸棒等产业,他说,明光市产业与南信大学科方向具有高度耦合性,希望双方围绕数字技术、地理信息等产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会上,明光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局、跃龙集团、商务局、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围绕科技产业、人才、农业生态和旅游产业发展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无锡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地方研究院发展情况。会前,明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等地。
2023年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经过紧张、激烈的决赛环节,于6月13日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落下帷幕。我校自动化学院学生共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 本学期初,自动化学院共选拔了11支队伍参加了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微型无人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无人协同系统)、机器人应用赛(城市道路识别)、机器人应用赛(智能驾驶)四个赛项的比赛。5月20号,经过江苏赛区省赛的激烈角逐,我校有6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最终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国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是国内首个提出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的比赛,自1999年至2022年已成功举办了24届,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该项赛事积极推动国内高校及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实践,助力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目前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大赛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
6月28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团队名单》,我校教师教育学院“江西星火”社会实践团队成功入选。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定于2023年暑期继续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推普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江西星火”社会实践团队计划深入江西省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地区,开展语言文字推广活动以及线上普通话培训,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调查与提升工作,并通过线上课程辐射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同时结合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学子师范专业特长,通过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乡村儿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在暑期为当地的乡村儿童提供优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聚焦乡村思政课堂,将红色火种播进青少年心中。团队还将通过文献研究和乡村调研相
相约仲夏,逐梦赴山海;群英荟萃,奋进新征程。2023年6月27日,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材管理工作委员会2023年常务理事会议(以下简称理事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蔡华、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主任王建平出席理事会,各常务理事单位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长处长、江苏省高校教材工作委员会张炜理事长主持。闵锦忠副书记代表学校致辞,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发展理念、教材建设等情况,其中,他重点强调了教材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基本载体,教材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水平,关系着立德树人成效。教材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性要素,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教材体系,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坚持正确方向,突出思想引领,持续推进“有组织”的教材建设。希望此次与兄弟高校一道共同发挥教材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全力探索新时代教材建设新理念、教材管理新模式以及教材部门工作新方法,努力搭建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信息交流以及
6月14日,吉林建筑大学副校长齐伟民一行来校就本科教育相关工作进行调研。我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马廷淮主持。闵锦忠对齐伟民一行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和近年来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学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特色学科发展为抓手,积极探索办学目标新路径。他希望未来双方加强交流,共同取得事业发展新提升、新突破。齐伟民在讲话中对我校开放办学取得的成绩高度赞许,并介绍了吉林建筑大学的办学情况。他表示,吉林建筑大学与南信大同属特色学科办学,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此次考察交流目的是学习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他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汲取南信大的特色做法与先进经验,分享经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座谈会上,双方就调研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齐伟民一行在马廷淮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智慧教室。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场
6月27日下午,欧洲科学院、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Francois M. Peeters教授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聘任仪式在行政楼429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马嫣,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徐文教授、人事处、国际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负责人出席聘任仪式。马嫣对Francois M. Peeters院士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为之颁发了聘书。她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数理科学及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加强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希望Francois M. Peeters院士的加盟能推动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促进物理与光电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Francois M. Peeters院士表示很荣幸能够加盟南信大“海外院士工作站”,南信大在国际气象领域影响广泛,也很重视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很愿意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高端人才引进及联合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出一份力。希望在未来能与南信大科研团队深入合作,并产出丰硕的成果。Francois M. Peeters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西亚尔联邦大学访
6月21日,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晨鸣等一行来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产教融合暨联学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参加交流,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潘志庚、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吴广宇、副院长李春彪、徐军,副书记兼副院长秦书乐参加座谈。金自康副校长对朱晨鸣总工一行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科布局及发展状况。他说,我校积极对标国家战略和行业建设需求,凝练形成了“气象+”“+信息”独具特色又相互支撑的学科群体,人工智能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院之一,积极依托人工智能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与行业头部企业、地方政府开展产学研用全方位深度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希望与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朱晨鸣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在服务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敢为人先,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同时,也推进了产教融合、产学研用的发展,使得学校一直走在江苏同类高校的前列。中通服咨询设计院的发展与学校同频共振,愿与学校在平台申报、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智慧产业的发展。随后
6月26日下午,马鞍山市当涂县双招双引专题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培训楼C101报告厅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金自康,马鞍山当涂县委组织部二室副主任陈鑫、管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俞书平、紫菁谷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黄锐以及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管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俞书平主持开班仪式。金自康副校长对参加研修班全体学员表示欢迎,对马鞍山市当涂县委组织部、投资促进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快速发展情况,同时勉励各位学员珍惜学习机会,通过培训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成果转换水平,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陈鑫对学校精心组织承办本次研修班班表示感谢。她强调了本次研修班的目的、意义,对参加研修班的同志提出了要求。黄锐介绍了本期研修班的总体安排情况。本次为期五天的研修班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为地方政府人员培训双招双引先进知识,实地感受城市发展,助推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